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2024-04-13 来源:易榕旅网


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犬之死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

那是个炎热的下午,坐在街角的那个上了年纪的女乞丐已经在她的西瓜上睡着了。阳光似乎在空气中嗡嗡作响,衰老的猎狗弗拉希靠街上阴凉的一边,顺着它所熟悉的道路,跨着碎步向市场的方向跑去。整个市场阳光耀眼,到处都是凉篷、小摊和色彩艳丽的遮阳伞。女贩们坐在水果筐旁,鸽子拍打着翅膀,钟声在响个不停,马鞭声辞啪作响。佛罗伦萨的各色杂种狗在市场里跑来跑去,这儿嗅嗅,那儿叽叽。整个市场就像蜂房一样热闹,又像火炉一样灼人。弗拉希到处寻找阴凉的地方。它跑到它的朋友卡特琳娜身边,躺卧在她那大筐子的阴影里。一个装着红黄两色鲜花的褐色水罐在边上投下了一道影子,它的头顶上是一座右手伸向前方的雕像,雕像的影子投下来,加深了这一片阴影,使它成了紫色D弗拉希躺在阴影里,观望着小狗们嬉戏玩耍。它们叫着、咬着,伸懒腰打滚,尽情地享受着青春的欢乐;它们互相追逐,跑来跑去,兜着圈子,就像它曾经追逐胡同里的那条西班尼尔狗一样。

有那么一阵,弗拉希的思绪又回到了雷丁。它想起了帕先生的西班尼尔狗,想起了它的第一个恋人,想起了它青春的狂热和天真。是呵,它有过自己春风得意的日子,它并不妒嫉它们。它已经充分地享受了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快乐,现在已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女贩伸手到它身背后搔了搔。弗拉希过去经常偷吃她的葡萄,或干些别的坏事,为此它没少挨她的巴掌。可现在弗拉希老了,她也已不年轻,弗拉希替她看西瓜,她就替它搔耳朵;现在她在织毛衣,弗拉希则在打瞌睡。剖开的大西瓜露出粉红色的瓜瓤,引得苍蝇嗡嗡地围着西瓜直打转儿。

阳光透过百合花的叶缝,透过那些五颜六色的阳伞惬意地照射下来。大理石雕像减弱了阳光的热度,使它变得像香槟酒一样凉爽、清新。弗拉希躺在那儿,任凭阳光穿过它那稀疏的毛发,直晒在它裸露的皮肢上。市场里的人们一直在叽叽喳喳地讨价还价。买东西的女人不断地走过它的身边,又不时地停下来,用手指摸摸那些蔬菜和水果。集市上永远响着嘈杂的声音,弗拉希很喜欢听这种声音。过了一阵,它在百合花的阴影下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沉入了睡梦中。没多长时间,它的脚突然一阵痉挛——是否它梦到了自己正在西班牙追逐野兔:它正顺着被晒得灼热的山坡往上疾跑,身旁一群皮肤黝黑的人正叫着:“兔子!兔子!”同时,野兔则正从灌木丛中窜逃出来?可再过了一会儿,睡梦中的弗拉希又快又轻地吠叫起来,接连叫了许多声——或许是它听见了老主人正在雷丁催促着它这条灵犬前去追猎吧?又过了一阵,它的尾巴局促不安地摇晃起来——莫非是它梦见了老特福德小姐站在萝卜地中愤愤地挥动着雨伞,而自己则正溜回到她的身边,听着她呵斥:“坏狗!坏狗!”而后,它打起呼噜来,陷入了幸福的晚年才会有的那种深沉的酣睡之中。突然,它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抽搐起来,使得它猛然惊醒过来。它觉得自己似乎在什么险恶之境中——莫非又落入了怀特教堂的那群恶棍之手?莫非刀子又架到了它的喉咙上?

不管它做了什么梦,总之它恐怖地从梦中惊醒了,撒腿便跑,仿佛它正从死里逃生,要去寻找一个藏身之所。女贩们见此状况,全都哈哈大笑,向它扔着烂葡萄,呼唤它回去。但它丝毫不理睬她们。它在大街上横冲直撞,大车的轮子几乎压着它,使得站着的赶车人连声咒骂,举起鞭子向它抽来。它飞跑过一群光着半截身子的孩子身边,那些孩子一

边向它投掷鹤卵石,一边高叫:“它疯了!它疯了!”母亲们赶紧跑到门口,把他们拉了回去。弗拉希真的疯了吗?是太阳晒昏了它的头,抑或是它又听到了维纳斯的猎号,还是某个美国的促战精灵、某个隐匿在桌腿中的精灵终于又俘获了它?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它笔直地往前疾跑着,从一条街跑到另一条街,一直跑到自己家的大门。它径直跑上楼梯,又径直地冲进起居室。

布朗宁夫人正躺在沙发上看书,它冲进去时,吓了她一跳。她抬头看了一眼。哦,原来并非什么精灵,只不过是弗拉希。她微笑起来,它跳上沙发,把自己的脸凑到她的脸旁,她已经开始衰老,弗拉希也一样。她俯身瞧瞧弗拉希,真怪,她那宽大的嘴,大大的眼睛,浓密的鬈发,使她的脸仍然与弗拉希古怪地相像。他们各不相同,却似乎又出自同一个模型。他们或许已互为补充,唤醒了对方身体里沉睡的东西。但她是一个人,而它却是一条狗。布朗宁夫人继续看她的书,过了一会,她又看看弗拉希,可是弗拉希却没有抬头看她,它身上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变化。“弗拉希”,她叫道,但弗拉希一声不吭。它曾经是生命之物,可现在生机已离它而去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描写了一只名叫弗拉希的猎狗死亡的过程,其间充满色彩、声音、气味的印象构成了狗记忆的点点滴滴,与市场里的热闹与嘈杂相照应。

B. 文章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爱犬以人的情感,猎犬弗拉希有爱情的狂热、青春的飞扬,有追猎与打斗,也有希望和懊恼,最后它发疯似的奔跑,回归它栖息的居所死去。

C. 文章开头部分描写了一个炎热的下午、一个嘈杂的集市的场景,生命的声色光影流转不休,众生相伴, 热闹不巳,此场景反衬了爱犬弗拉希的衰老。

D. 文章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比较全面地描绘了猎犬弗拉希的死。事实上,文章中是有“我”的, “我”是隐藏在镜头后面的旁观者,叙述是“我”视线的流动。

(2)文章最后一段耐人寻味,结合你的阅读感受和思考,以此探索文章的思想内涵。

(3)文章对猎狗死的过程的描述运用了蒙太奇(镜头剪接)的手法,结合文本,说说这种手法是如何使用的。

【答案】 (1)B

(2)①爱犬弗拉希的死更多展示的是生的温暖与死的安详。②生命的灵魂寄居在不同的 躯壳内,于是生命不再孤单,回忆不会空白,死亡不再可怖。③在布朗宁夫人的身旁,灵 魂唤醒灵魂的地方,爱重新完整如一,灵魂终于可以安宁地睡去。

(3)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具有生命感的画面:街角,女乞丐和西瓜,衰老 的弗拉希跑来(衰败的景象预示死亡临近)——市场,阳光耀眼,色彩鲜艳,富有生命力(与前一个镜头形成强烈对照)——阴影里,弗拉希躺着,小狗的嬉戏、撕咬、玩耍—— 阳光下的弗拉希,市场里人们嘈杂的声音——弗拉希的梦——弗拉希在街上跑——自己 家,布朗宁夫人,弗拉希一声不吭;②作者釆用“蒙太 奇”切换的手法,把一个生命从年轻到死亡的过程拆分成一个个有质感的镜头,让读者感 受到死亡的过程;③作者以时间为序,用自然的过渡把看似不着边际的各个镜头 组接在一起,通过意识的流动来再现场面、环境和人物。

【解析】【分析】(1)B项,“也有希望和懊恼”分析错误,文中没有“希望和懊

恼”的描写。故选B。

(2)本题是一个探究性、开放的题目,可以有多元理解。解题时可答题时可以从爱犬弗拉希、布朗宁夫人、社会等角度挖掘和思考,透过文学性的语言,发觉作者隐含在句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结合文本,表达自己的观点。可结合最后一段的“他们各不相同,却似乎又出自同一个模型。他们或许已互为补充,唤醒了对方身体里沉睡的东西。但她是一个人,而它却是一条狗。”内容来理解。本篇小说主要通过小狗弗拉希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出布朗宁夫妇二人浪漫的情感世界。猎犬弗拉希在那遥远的逝去的时光中,有爱情的狂热、青春的飞扬,也有追猎与打斗。在梦境的切换中,灵魂抖擞地醒来,驱使它发疯似的奔跑,直至回归它栖息的居所。于是,在布朗宁夫人的身旁,灵魂唤醒灵魂的地方,爱重新完整如一,灵魂终于可以安宁地睡去,不用醒来。生命的灵在人世走一遭,寄居在不同的躯壳内,可以是人,可能是一只狗,也可钻进桌腿中,所以才有天地万物之间的相濡以沫,生命不再孤单,回忆不会空白,死亡不再可怖。有情生命无外乎生、死、爱,而这也是作者要向我们展现的主题,尽管她把这一丰富的内涵投射到一只狗的内心中。围绕这些来分析即可。

(3)解答本题,可从作者描绘了哪些不同的画面,把这些画面的内容总结出来即可。时间选在了一个炎热的下午,生命的热力已然褪去,人和动物昏昏欲睡;地点选在了一个嘈杂的集市,生命的声色光影流转不休,众生相伴,热闹不已,犹如印象派的绘画,为我们的主人公搭建起回忆的幕布。作者以时间为序,用自然的过渡把看似不着边际的各个镜头组接在一起,通过意识的流动来再现场面、环境和人物。如街角,衰败的景象预示死亡临近;市场,阳光耀眼,色彩鲜艳,富有生命力;阴影里,弗拉希躺着,小狗的嬉戏、撕咬、玩耍;阳光下的弗拉希,市场里人们嘈杂的声音;弗拉希的梦;弗拉希在街上跑;自己家,布朗宁夫人,弗拉希一声不吭。作者釆用“蒙太奇”切换的手法,把一个生命从年轻到死亡的过程拆分成一个个有质感的镜头,让读者感受到死亡的过程。

故答案为:⑴B;

⑵①爱犬弗拉希的死更多展示的是生的温暖与死的安详。②生命的灵魂寄居在不同的 躯壳内,于是生命不再孤单,回忆不会空白,死亡不再可怖。③在布朗宁夫人的身旁,灵 魂唤醒灵魂的地方,爱重新完整如一,灵魂终于可以安宁地睡去。

⑶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具有生命感的画面:街角,女乞丐和西瓜,衰老 的弗拉希跑来(衰败的景象预示死亡临近)——市场,阳光耀眼,色彩鲜艳,富有生命力(与前一个镜头形成强烈对照)——阴影里,弗拉希躺着,小狗的嬉戏、撕咬、玩耍—— 阳光下的弗拉希,市场里人们嘈杂的声音——弗拉希的梦——弗拉希在街上跑——自己 家,布朗宁夫人,弗拉希一声不吭;②作者釆用“蒙太 奇”切换的手法,把一个生命从年轻到死亡的过程拆分成一个个有质感的镜头,让读者感 受到死亡的过程;③作者以时间为序,用自然的过渡把看似不着边际的各个镜头 组接在一起,通过意识的流动来再现场面、环境和人物。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作者情感的一般方法为: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解答时,一定要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细读选文最后一段,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爱犬弗拉希的死更多展示的是生的温暖与死的安详;生命的灵魂寄居在不同的躯壳内,于

是生命不再孤单,回忆不会空白,死亡不再可怖;在布朗宁夫人的身旁,灵魂唤醒灵魂的地方,爱重新完整如一,灵魂终于可以安宁地睡去。

⑶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把握能力。蒙太奇,指通过镜头的剪辑、组合等,使节奏连贯,给观众留下生动、明晰的印象(如影片中用多个画面的组合表现人物的行为、性格)。作文中的“蒙太奇”手法,则是指将多组不连贯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例如心理顺序)组接起来,共同表达ー个主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香何来

张玮

文学阅读对于一个民族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总是说要“建立书香社会”。书籍,真的是有香味的吗?

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那时将纸页贴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于原野大地的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纸和墨都是好东西,是大地上长出来的阳光下的生命。大地上的植物经过很多环节,最后转化为书,也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开花结果。它的香味更深地藏在了里边,我们一遍遍读书,打开它,也就是在享受它的气息。

眼下我们谈到阅读难免会有一种忧虑,就是读者越来越少,以前那种万人争读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好像真的出现了阅读危机。其实,我们尽可以放心,这世上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这种阅读,读者是永远存在的,人类这个与生俱来的嗜好并没有改变。问题在于其他,比如说阅读的形式改变了。网络上的小说一个月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击量,杂志、报纸、书籍的出版也増加到前所未有的数量。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印数是一两万十几万不等,而放到网上,短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能达到几十万。这又使我们不免疑虑:纯文学作品在短时间里,会有几十万的阅读量吗?

原来,为数不少的人也就是用鼠标点开看一下,然后就走掉了。他们只是“到此一游”而已。有深度的阅读少了,浮光掠影的阅读多了。据统计,当下的纯文学印刷量已经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翻了好几倍,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教育程度的普及与提高,不同程度上使总的阅读量都较前大为増加了。看来对文学阅读的忧虑,主要是因为缺少高品质的阅读者。

现在的阅读大半是闻不到书香的。这除了因为匆促的浏览,不能感受文宇深处的蓄藏,还因为更多是从荧屏上阅读的缘故。比起印刷的书籍,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离大地生长的意义相隔太远了。从荧屏上捕捉一些信息还可以,要慢慢揣摩文字就困难了。所以,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カ的人却不多。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这个概念。

不过,当我们真的离开荧屏回到书籍,那又会怎样?现在打开一份杂志,翻阅书店或街摊上摆放的一些读物,情况也并不美妙。对不少人来说,这些读物里面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本来是很好的纸印出来的,应该有书的香气,可是由于上面印的是许多不洁的内容,等于藏纳了污垢,这让我们从哪里去找书香?

一个留恋美好阅读的人,除了自己要苦苦寻笕好书,还要同时忧虑这个世界。他常常想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忧虑,可是渐渐发现这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实用主义盛行,到处是只问实利,不问手段。他们痛苦地发现,有许多人为了商业利益,正不断推广文化垃圾,而优秀之作却没什么影响力。那些适应商品社会游戏规则、沉醉其中的人会名噪一时,而那些深沉的阅读者,在群众中却显得很不合时宜。急功近利型的写作,让那些对时代对读者对自己都有承诺的人感到越来越疲惫,因为日复一日的磨损,无论对肉体还是精神,都是严重的消耗。

文明之地不是以金钱多少来界定的,幸福之地也不是这样来界定的。有人说庸俗与否只是个人事情,并不妨害别人。其实哪有这样简单?庸俗的人一旦管理了一个社区,他就会让全社区按他的低级趣味运行,到处散发出庸俗的气味。这样的地方,我们还怎么能闻到“书香”?

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这辈子能到一个大地绿色蓬勃、人们手不释卷的地方去生活,那个地方不需要十分富有,但那里的人群是能够安静读书、不吵闹别人的。是的,爱读书的地方一般都是绿色较多的,日子也安稳富裕。说到底,书香扑鼻之地,也就是人类生存的幸福之地。

(1)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内容分析和艺术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统计,当下纯文学的阅读总量比以前大为増加,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质量也比以前大大提高。

B. 作者认为依赖现代传媒(比如网络)的阅读,不利于引发人们的思考力,很难建立书香社会。

C. 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阅读的现状,表达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忧虑。

D. 作者感叹当下社会“实用主义”盛行,产生的文化垃圾严重地消耗着人们的肉体和精神。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的“书香”包含了哪儿层含义。

(3)作者认为,从屏幕上阅读,难以慢慢揣摩文字。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C

(2)①书籍里藴藏着植物的气息,散发墨和纸张的气味。②书籍中有美好的内容,读书过程中有着读者的思考。③书中蕴含着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同意,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力的人却不多。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

【解析】【分析】(1)选项C,曲解文意。“表达了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忧虑”错误,应该是“表达了作者对创造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期待”。从文本内容可知:所以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梦想:这辈子能到一个大地绿色蓬勃、人们手不释卷的地方去生活,那个地方不需要十分富有,但那里的人群是能够安静读书、不吵闹别人的。故选C。

(2)根据对文章标题“书香何来”的把握,结合文本内容理解“书香”的含义,有

以下文本内容可供答题使用:一般来说,我们年轻的时候,闻到的书香更多也更浓烈一些——许多人还记得好不容易得到一本书,喜欢得不得了,除了看,还要不断地嗅,觉得它真的是香极了。那时将纸页贴在鼻子上闻到的美好气息,并不完全是一种错觉。墨和纸张纤维的气息,那来自于原野大地的气质被提留出来,吸进了肺腑,令人兴奋而愉悦。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这个概念。现在的阅读大半是闻不到书香的。这除了因为匆促的浏览,不能感受文宇深处的蓄藏,还因为更多是从荧屏上阅读的缘故。一个留恋美好阅读的人,除了自己要苦苦寻笕好书,还要同时忧虑这个世界。

(3)首先考生要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如果是认同,就要结合文本中内容进行思考和作答,根据对以下原文内容的把握:比起印刷的书籍,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离大地生长的意义相隔太远了。从荧屏上捕捉一些信息还可以,要慢慢揣摩文字就困难了。所以,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カ的人却不多。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这个概念。考生可以从荧屏阅读的弊端上进行作答,深刻反思现代阅读的现状,进而去呼吁纸质的“书香”阅读。

故答案为:⑴C;

⑵①书籍里藴藏着植物的气息,散发墨和纸张的气味。②书籍中有美好的内容,读书过程中有着读者的思考。③书中蕴含着作者对时代的关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⑶同意,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力的人却不多。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

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书香表层含义书籍里蕴藏的植物的气息和书籍里散发的墨和纸张的气味。深层含义读书过程中读者的思考、书籍中美好的内容和书中蕴涵的作者对时代的关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⑶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无论同意还是不同意从荧屏上阅读,难以慢慢揣摩文字,都要先表明观点,再结合文本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放价救灾

张爱国

北宋熙宁年间,浙江大旱。朝廷虽然口口声声赈灾救民,但雷声大雨点小,下拨的救灾粮本就少得可怜,再经过各级官吏的雁过拔毛,到了灾民手里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为了保命,灾民们到处借债买粮,然而仿佛一夜间,市场上的粮价就高得离谱。

重灾区越州已有数千人饿死。饥民们涌到府衙前,请求州府救命,平抑粮价。知府李之诚深知此种情况最易导致民变,于是紧急张贴布告,严令粮价一律回到灾前水平,严禁粮商私自抬价。饥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奔走相告,然而等他们再来到市场,所有粮行都关了门,就连大街小巷上那些挑着担子、背着褡裢卖粮的也一个不见了。

李知府大怒,将府里的大小衙役全派到市场上,监督粮商卖粮。但粮商们一个个都精得很,多数早已脚底抹油溜得不知去向,剩下没有来得及跑的,阳奉阴违,百般推诿、拖延。总之,任衙门想尽了办法,饥民们也买不到平价粮。

越州饿死的饥民已过万。朝廷责怪知府李之诚救灾不力,革了他的职,重新派来一名叫赵知非的知府。赵知府来到越州,摆在面前的是,土黄色的大地上,除了一具具横七竖八无人掩埋的饿殍散发着一阵阵恶臭外,不见半点生机。大街小巷难闻人声,只有一个个无力逃荒的人或横卧或倚靠路边、墙脚,手里攥着几枚可怜的铜钱——钱买不到粮,钱就只能是废铜烂铁。

赵知府径直走进府衙,命令市场上监督粮商的衙役立马全数撤回。

老师爷闻声,急忙跪下,颤巍巍地说:“老爷不可啊!老爷有所不知,此月余来,全府衙役均已遣去,日夜监商限价,然形势尚且如此,若此时撤回,岂不更甚?”

众官员也急忙跪下,齐声附和。

赵知府请起老师爷和众官员:“诸位,师爷适才所言,可知何故?”

众官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回答。

“本府赴任途中已知晓,越州周边府县皆在限价,但状况均与越州一般——饥民无粮可买。此足可见,限价之举不得要领,甚或南辕北辙!”

什么?限价不对?限了都饿死了人,若不限那还了得?众官员忍不住问道:“大人莫不要放开粮价,任由奸商抬升,盘剥饥民?”

“正是!”赵知府认真地说,“本府正欲放价,随行就市……”

“使不得啊大人,我越州已绵延数千年,望大人开恩,给越州留下几条命吧……”众官员又一次跪下,哭叫着。

“本府所为,诸位自会明白!”赵知府无心多做解释,下令:“即时起,越州粮价一律放开,官府不得半点干涉!”

赵知府命衙役们带上官府布告火速奔赴周边府县广为张贴,又亲率官员到越州城大街小巷张贴——他要让远远近近都知道越州粮食新政。

布告一出,那些数日不见人影的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当然,他们也仿佛要将这些天所受的损失一下子捞回来,粮价高得能吓死人。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饥民,虽然骂着官府与奸商狼狈为奸,但还是拿着钱争相买粮。

粮商们大喜,一面敞开卖粮,一面想尽办法从外地紧急调粮。外地粮商们也火速加入其中,不辞山路崎岖难行,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踌躇满志地要狠赚一把。然而他们万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越州粮食开始积压,供求关系发生了大逆转。

粮商们乐不起来了:粮食运回去吧,山高路险,来回折腾,亏本太重,唯有降价销

售。一家降价,两家、三家,紧跟着降。一次降价,两次、三次,不断地降。转眼,越州粮价像跳水一般,从峰顶直落峰谷,并且这个峰谷还没有底,不断地陷啊陷,直陷得那白花花的米面连个糟糠价都卖不上。更远地方的粮商还不知情,还在将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越州……

“大人真神人也!”府衙里,众官员围着赵知府感叹,“大人何来此等妙计?”

“诸位过誉!本府之计,一乃深谙商人本性之逐利,但有利,其无不可为,无不能为。二乃本府相信,放比堵好。天下万事,堵则必致其反。”赵知府若有所思,“本府提请诸位牢记,官府并非万事皆可为。我等朝中之人,当信百姓信物理:诸事只要官府放得开,百姓自有解决之道,物理自有解决之道!”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5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任知府李之诚救灾时认真负责、遵循民意,严格采取平抑粮价的政策,结果落得个被革职罢官的下场,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官吏形象。

B. 赵知非来到越州,将监督粮商的衙役撤回,放开粮价,受到官员反对和百姓大骂,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写,既使情节起伏,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 “那些数日不见人影的粮商们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冒了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打开粮行”,文章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粮商们逐利的本性。

D. 小说结尾借赵知府之口点明了救灾取得成功的原因,既使上文的谜团得到破解,

又点明主旨,引发读者对“放价救灾”背后原因进行深入思考。

(2)小说中赵知府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3)文章主人公是赵知非,开头四段为什么重点写李知府救灾的情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A

(2)①做事决断、雷厉风行。在越州上任之初,不顾属下官员的阻拦,强力推行自己的救灾政令。

②善于思考,做事讲究方法,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针对严重的灾情、不利的形势,从越州与周边府县的实际情况中找到矛盾的症结点,解决问题。

③具有大智慧,深谙商人经营与为官治民之道。对商人逐利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更懂得物理之道。

(3)①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为主要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②勤政爱民的李知府救灾不力,落得革职下场,为下文赵知府救灾作了铺垫,埋下伏笔。③李知府平抑粮价受到百姓、官员肯定,结果饿死的饥民过万,这与下文赵知府的做法和收到的成效形成鲜明对比,激发读者思考,有助于主旨的表达。

【解析】【分析】(1)A项,“塑造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官吏形象”分析有失偏颇,从文本看,李知府虽一心为民,积极救灾,但由于不懂物理,不得其法,最终导致救灾失败。

(2)此题可根据“在越州上任之初,不顾属下官员的阻拦,强力推行自己的救灾政令”“针对严重的灾情、不利的形势,从越州与周边府县的实际情况中找到矛盾的症结点,解决问题”“对商人逐利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更懂得物理之道”等情节概括其“雷厉风行”、“讲究方法”、“有智慧”等性格特征。

(3)此题是文章的开头,考生要从内容上的分析,根据对前四段的理解,内容主要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后文内容的展开做铺垫作用。开篇四段主要是介绍李知府的事迹,这与后文赵知府的行为事迹做对比。

故答案为:⑴A;

⑵①做事决断、雷厉风行。在越州上任之初,不顾属下官员的阻拦,强力推行自己的救灾政令。 ②善于思考,做事讲究方法,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针对严重的灾情、不利的形势,从越州与周边府县的实际情况中找到矛盾的症结点,解决问题。③具有大智慧,深谙商人经营与为官治民之道。对商人逐利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更懂得物理之道。

⑶①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为主要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②勤政爱民的李知府救灾不力,落得革职下场,为下文赵知府救灾作了铺垫,埋下伏笔。③李知府平抑粮价受到百姓、官员肯定,结果饿死的饥民过万,这与下文赵知府的做法和收到的成效形成鲜明对比,激发读者思考,有助于主旨的表达。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从在越州上任之初,不顾属下官员的阻拦,强力推行自己的救灾政令。可以看出其做事决断、雷厉风行;从针对严重的灾情、不利的形势,从越州与周边府县的实际情况中找到矛盾的症结点,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其善于思考,做事讲究方法;从对商人逐利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更懂得物理之道可以看出其具有大智慧,深谙商人经营与为官治民之道。

⑶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构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回答。内容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概括主要内容,突出对象(形象)特征,表达情感,揭示、升华主题。结构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思考考查的句、段与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关系。开头四段重点写李知府救灾的情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相关背景,为主要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社会环境。勤政爱民的李知府救灾不力,落得革职下场,为下文赵知府救灾作了铺垫,埋下伏笔。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修养的“外在”方面是效法楷模所具备的属性—评价之心充分发挥作用,确立把“义”置于其他一切考虑之上的恒常态度,实行心所命令的某种社会行为。德性的关键在于培养“义”领先的恒常态度,因为这一态度把作出评价与依据评价指导实际行为联系了起来。被仿效的楷模有时是历史上的典范——业绩记录在册的圣贤。荀子说:“故学者以圣王为师。”实行修养就要学习描述圣王行为的著作。有时楷模是活着的人,如教师、父亲、长官或君主。孔子说:“见贤思齐焉。”

中国的学习理论设想:人们天生具有学习榜样的能力,这种学习可能是对周围人无意识的仿效,因此,善择邻人就显得很重要。学习也可能是自觉地试图模仿教师、士大夫或祖先的态度与行为。尽管个人可能受到否定性榜样(如恶邻)的行为的影响,但多数人必定为道德楷模所吸引并自觉仿效。

对儒家来说,效法楷模不仅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途径,更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它能够通过树立正确榜样向人们反复灌输各种德行。中国早期许多政治著作中都暗含这一设想。它们经常描述有修养之人充当他人仿效楷模的责任,赞扬道德楷模在改变众人的行为方面的功效。换句话说,当道德高尚的榜样存在时,社会的混乱就不会长期持续下去。根据《论语》的说法,如果当权者以正直来引导人民,那就没人敢于背其道而行之。孔子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整个中国历史充满了供人民效法而树立的楷模,从古代的崇高人物如关羽(忠诚的楷模)和舜(孝顺的楷模),一直到活着的和邻近的楷模。

楷模理论中另一个信念是,人的行为目的不应是获取财富,而应是做一个模范之人,也就是使他的先天的评价之心和社会倾向得到实现。“圣人”和“君子”是用来称呼这种榜样的,他们应当享有官职并充作别人效法的楷模。这就是儒家所充当的榜样。尽管受尊敬的地位、荣誉等是人的合理要求和天然向往,但对儒家来说,这些没有什么会重于“浮云”。当官的受尊敬是因为他们被当作德性的榜样,理想上,谋求官职之人的目的应当是这种影响他人的机会,而不是物质利益。在以后的很长时期中,有名的“清官”称号就是指居于高位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

楷模仿效不是儒家的专利。在道家思想中,圣人以道为楷模,人民则效法圣人,效法的是楷模的“无为”。儒家思想中,楷模仿效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得很充分。因此,不断出版的用于青年教育、赞扬楷模生平的文学作品,忠、孝等各种榜样几乎被推崇到了神明化身的地步。

从孔子的时代起,楷模仿效已成了儒家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楷模仿效的思想比孔子的思想更为古老,通过研究它的起源,我们就能确切地阐明修养过程的“外在”方面的涵义。

(节选自蒙罗《早期中国“人”的观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圣王,其业绩记录在册,学习相关描述他们行为的著作,是可以实行修养的。

B. 人们学习榜样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善择邻人比身边多个道德楷模更显重要。

C. 儒家楷模理论认为,当官不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成为德性的榜样影响他人。

D. 楷模仿效的思想,虽然不是孔子首创,但已经成为儒家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先阐述了楷模的属性,接着指出培养“‘义’领先的恒常态度”是德性的关键。

B. 文章从学习榜样的两种方式入手,论证了无论哪种方式都关系到楷模的重要性。

C. 文章第四段以儒家的榜样思想为例阐明了人的行为目的就是成为模范之人的观点。

D. 文章将儒家与道家楷模理论对比,证明了楷模仿效理论在儒家思想中发展得更充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立正确榜样,向人们反复灌输正确榜样各种德行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B. 中国早期许多政治著作,通过赞扬道德楷模改变众人的行为的功效来实现社会稳定。

C. 孔子认为,要想让百姓不敢背道而驰,当权者应用正直来引导,胜于用法律来控制。

D. 儒家一些赞扬楷模甚至将楷模神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目的是让楷模具有圣人属性。

【答案】 (1)B

(2)D

(3)B

【解析】【分析】(1)B项 “因此善择邻人比身边多个道德楷模更显重要”说法错误,原文“善择邻人就显得很重要”是对周围人无意识的仿效而言,因此这一说法无依据。故选B。

(2)D项,文中并没有通过“对比”来证明楷模,而是指出两者都有楷模仿效理论。故选D。

(3)A项,文中是讲效法楷模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C项,错在“胜于用法律来控制”无中生有;D项,目的是让楷模具有圣人属性”说法错误,应是目的是“教育青年仿效楷模”。故选B。

故答案为:⑴B;⑵D;⑶B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

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疲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记叙了“我”与女店主的交往。“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而“怂恿”一事让“我”日后心生愧意。

B. “我”听说女店主居然是一个下肢瘫痪者时感到非常意外、吃惊,此处情节的陡转为下文深化文章的主题作了铺垫。

C. 本文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历尽沧桑的香樟树反衬出女店主的明媚阳光。

D. 本文的景物描写对女主人的形象有烘托作用,也含蓄表达了“我”对女店主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

【答案】 (1)C

(2)①女店主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下肢瘫痪的她从不怨天尤人,对顾客总是报以灿烂的笑容;她不向外人提起自己的腿,以至“我”一直没有发现她是一个下肢瘫痪者。②女店主是一个热爱生活、爱美的人。她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编织成各种小饰物;她一直梦想着去黄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她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③女店主是一个心灵手巧、勤劳的人。她一人经营着商铺,在闲暇时光,不停地编织各种精巧的小饰物;她经营的商铺总是一尘不染。④女店主是一个懂得感恩、善良的人。当别人欣赏她或者帮助她时,她总是心怀感激,说自己“真走运”。

⑤女店主是个知足常乐的人。下肢瘫痪并不“走运”的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午饭只是开水就一只糯米团也非常开心知足。

(3)【示例1】我喜欢“香樟树下”。因为:①“香樟树下”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②香樟树象征着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女店主;③标题“香樟树下”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2】我喜欢“一个走运的人”。因为:①小说中女店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作者用它贯穿全文;②标题“一个走运的人”揭示一个并不“走运”的人感恩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样更能深刻表现小说的主题,耐人回味。

【解析】【分析】(1)C项,“本文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历尽沧桑的香樟树反衬出女店主的明媚阳光”表述错误,根据对全文的理解,历尽沧桑的香樟树和女店主的精神是一样的坚强,因此手法应是正衬。故选C。

(2)本题中,女店主下肢瘫痪的她从不怨天尤人,对顾客总是报以灿烂的笑容,如文中所说“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她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编织成各种小饰物,如文中说“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爱美的人;她一人经营 着商铺,在闲暇时光,不停地编织各种精巧的小饰物,如文中说“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灵手巧,勤劳的人。

(3)此题属于开放题,考生持两种态度其一都可。本题中,如果喜欢“香樟树下”

这一标题,从浅层含义看,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从深层入手,其象征意义为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文中的女店主就是这一形象,虽身残,但志坚。如文中所说“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再者,“香樟树下”能吸引读者,到底在香樟树下发生了什么故事,由此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喜欢标题“一个走运的人”。从文章内容来看,小说中女店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从精神层面来讲,“一个走运的人”揭示一个并不“走运”的人感恩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赞扬了女店主的精神品质,也凸显了文章主旨。

故答案为:⑴C;

⑵①女店主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下肢瘫痪的她从不怨天尤人,对顾客总是报以灿烂的笑容;她不向外人提起自己的腿,以至“我”一直没有发现她是一个下肢瘫痪者。②女店主是一个热爱生活、爱美的人。她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编织成各种小饰物;她一直梦想着去黄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她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③女店主是一个心灵手巧、勤劳的人。她一人经营着商铺,在闲暇时光,不停地编织各种精巧的小饰物;她经营的商铺总是一尘不染。④女店主是一个懂得感恩、善良的人。当别人欣赏她或者帮助她时,她总是心怀感激,说自己“真走运”。⑤女店主是个知足常乐的人。下肢瘫痪并不“走运”的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午饭只是开水就一只糯米团也非常开心知足。

⑶【示例1】我喜欢“香樟树下”。因为:①“香樟树下”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②香樟树象征着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女店主;③标题“香樟树下”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2】我喜欢“一个走运的人”。因为:①小说中女店主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

“真走运啊”,作者用它贯穿全文;②标题“一个走运的人”揭示一个并不“走运”的人感恩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这样更能深刻表现小说的主题,耐人回味。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此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小说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概括起来有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和效果五个方面。本题可据此回答。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其降落地点在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那么这个着陆点是如何选择出的?探月专家们对此做出了详细解答。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在论证嫦娥四号任务时,我们感觉应该给它赋予更强的生命力和功能,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风险增大了很多,崎岖的地形给我们带来必须面对的问题。但从技术发展角度来讲,在月面更高精度的着陆是未来所需要的。比如以后我们要去月球南北极,那里地形也很崎岖,如果在永久光照区着陆,对着陆精度要求都很高。”

“如果我们未来要建设月球科研站,需要多组探测器在一个范围内着陆,联合构成更复杂的系统,这更是需要航天器能高精度着陆。所以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孙泽洲说,“我们希望未来具备全月球乃至于全太阳系的到达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也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专家确定去月球背面后,具体着陆区域的选择还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孙泽洲说,嫦娥三号的着陆区在北纬45度左右的虹湾地区,探测器是按照这一纬度的光照条件设计的热控系统和太阳翼。而大部分继承了嫦娥三号设计的嫦娥四号首选着陆区纬度也在40至50度之间。

“纬度上划定范围后,再考虑经度,是落在月球背面的正中间还是边缘呢?由于要实现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通信,中继星‘鹊桥’运行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Halo轨道上。它的全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孙泽洲说,“而且我们不希望探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那样有可能会受到周围高山的影响。”

这样,嫦娥四号的着陆区从经纬度上就基本限定下来了。

在这个大致范围内,科学家们看中了艾特肯盆地,这个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这里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比如是不是有水?对这里

的探测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

而在艾特肯盆地这个直径大约2500公里,深13公里的巨大撞击坑内,还有一个直径为180公里的冯·卡门撞击坑,其底部地势相对平坦,能较好地保证着陆安全。

恰好与冯·卡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克雷蒂安撞击坑,非常适合作为备选着陆区。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以20世纪匈牙利裔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命名的,他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郭永怀都是他的亲传弟子。

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摘编自《嫦娥四号为何去了太阳系最大的陨石坑》)

(1)下列对选址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因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崎岖的地形给着陆带来风险,但解决这次任务面临的挑战,可以为后续的深空探测和小行星探测打下基础。

B. 根据嫦娥三号的设计和中继星“鹊桥”的全实时覆盖区域,确立了嫦娥四号着陆区

的经纬度。

C. 艾特肯盆地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它是太阳系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蕴含着月球最早的信息。

D. 在撞击坑经度上相差约13度的地方,还有一个撞击坑,它们正好可以纪念航空时代的中外科学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点明嫦娥四号登月的意义和降落点,然后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B. 专家介绍着陆点选址原因时,是按照范围逐渐缩小的逻辑顺序讲解的。

C. 文章围绕探月专家解答着陆点选择的问题展开,采用了直接引用的方式。

D. 文末站在世界和历史的高度评价了此次月球背面探测的意义,照应开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四号成功探月说明我国具备全月球的到达能力,能更好地支持深空科学探测。

B. 从专家的具体解说中,可以肯定地说嫦娥四号软着陆点应该是月球背面的中间地带。

C. 专家预测如果嫦娥四号第一天没有成功着陆,它也能在第二天成功地着陆在备选着陆区。

D. 对艾特肯盆地的探测意味着能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过程,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答案】 (1)D

(2)C

(3)B

【解析】【分析】(1)D项,从原文第十二段可以读到,“除了科学上的意义,对冯·卡门撞击坑的探测还有另一层意义”,表明只有冯·卡门撞击坑有这样的纪念意义。A项,原文第三段、第四段可以看出;B项,原文第六段、第七段可以看出;C项,原文第九段。故选D。

(2)A项,原文第一段,此项正确;B项,先选择月球背面,接着确定了经纬度、然后看中了艾特肯盆地里的冯·卡门撞击坑,范围逐渐缩小,不能颠倒,所以是逻辑顺序,此项正确;D项,“为世界做出的贡献”是从世界的角度,“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是从历史角度,此项正确。C项,最后一段,“五院嫦娥四号巡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中振荣说,去月球背面探测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嫦娥四号最终能探测到什么,但是这一探测有可能会影响好几代人’ ”,既有直接引用,也有间接引用。故选C。

(3)A项,第四段,是“我们希望未来具备”的能力,此项错误。C项,第十一段,“假如嫦娥四号第一天在主选着陆区没有成功着陆,第二天还可以着陆在备选着陆区”、可以着陆,但未说成功着陆,此项错误;D项,第九段,根据“将对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的说法,可见此项错误。B项,中继星“鹊桥”“全实时覆盖区域集中在月球背面中心点左右几十度的范围”,“我们不希望探测器与中继星通信的时候仰角太低”,此项正确。故选B。

故答案为:⑴D;⑵C;⑶B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戌:早期王权的象征

王者,一国之主。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戉”的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两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甲骨文存在的商代,钺已经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良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辛”,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

王又有了“辟”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诗经》中有辟王,如《大雅·棫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这里说的“辟王”,就是周天子。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号,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

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璧”字恰恰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称名“辟”。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字的构形是由器具“戊”的象征指代而来的,“戊”像斧头之形,其锋刃向下,就衍生出了“王”的字形。

B. “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戊,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将它认倒了,把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

C. “辟”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戊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达或执行砍头刑罚的主体是王,所以“辟”字又可以用来代称王。

D. “璧”是献给天子的,所以古人造字时借用了代表天子的“辟”字,然后在字下

加上了玉字,于是就是成了“璧”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没有将王字含义解释准确,所以汉字的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而应依据材料,科学推断。

B. 古人造字仅从斧头锋刃的左右旁向和向下方向,就衍生出了不同的系列字形,形成了字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人造字的童趣。

C. 卫侯参见周天子,更改了“辟疆”的名字,才得朝见,可见当时对“辟”字的用法,有明显限制,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取名。

D. 判定文字的构形及意义,可以依据文字象形的特点,还可以用出土文物进行佐证,甚至能在原始的刻画中找到蛛丝马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虽然学者林沄认为表示军事统率权,徐中舒认为主刑杀,但是他们都认为其象征王者权力。

B. 作为斧形的器物,“戊”有石质、青铜质和玉质,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证明“戊”字的出现在商代青铜材质的钺之前。

C. 作者引用《大雅·棫朴》中“辟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辟”可以作为王的代称,这一结构和“戊”代称王是一样的。

D. 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璧形戊,证实了璧是王权的体现,所以璧和戊所代表的含意基本是等同的。

【答案】 (1)B

(2)A

(3)D

【解析】【分析】(1)B项,“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是有的学者的观点。

(2)A项,“采取臆测方法”不准,是“臆断的成分很重”;“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过于绝对。

(3)D项,“证实了”错误,原文为“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故答案为:⑴B;⑵A;⑶D;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

(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

2日)

材料二: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催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

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

(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三: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问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举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进行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那么学生哪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

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表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最终就会迷失自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应再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

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

(摘编自《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

材料四:

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警示教育。文艺会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

(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25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不良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个别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陷阱有关。

B. 在网上借贷、网络支付流行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C. 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大学生要加强财商教育。

D.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通过具体案例对某类非法校园贷的形成进行了报道,材料二则介绍了非法校园贷的一些具体形式并对学生做了提醒。

B. 不良校园贷机构采取“免费”“打折”等虚假宜传,隐瞒了其诈骗意图,这是某些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的原因之一。

C. 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应严厉禁止。

D. 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高警惕、抵制诈骗,即便非法校园贷没有了,还可能会有新骗局出现。

(3)从政府角度考虑,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

(2)C

(3)①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②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③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学校园的网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解析】【分析】(1)C项,“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

超前消费”的说法错误,首先材料未提及“爱好时尚和潮流”;其次,“当今大学生”范围过于宽泛,只能是部分大学生。故选C。

(2)C项,“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错误,因为材料二里说,“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依据上下文知道,“其”指代非法校园贷。该选项混淆了校园贷和非法校园贷,应该禁止的是非法校园贷。故选C。

(3)回答这道题,第一步,通读材料,概括四个材料的中心:材料一,高校学生陷“校园贷”;材料二,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以及学生自身该如何防范;材料三,非法校园贷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潜滋暗长的原因;材料四,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明确四则材料后,第二步,寻找出政府可以插手管理非法校园贷的区域: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 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以及材料四“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第三步,整理答案:依据材料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可以倡议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依据材料三“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材料四,可以看出,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依据材料三“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学校园的网贷市场的基础上,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故答案为:⑴C;⑵C;

⑶ ①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②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③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学校园的网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学生对新闻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本题设置了相关同一话题的多则材料,因此要认真阅读各则材料,抓住每则材料对同一话题的观点态度的语句,然后把选项的观点和对应材料的观点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步骤是:要细心核对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别,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无中生有、语言绝对等问题。

⑶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快速阅读文本,依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圈点勾画,然后进行归类整合,条分缕析作答即可。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教养、重德育、重家教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

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风重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

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

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

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

(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思想及其生活。

B.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倾向。

C. 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

D.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三方面结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

已有之。

B.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

C. 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

D. 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

B. “三纲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C. 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

D. 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

【答案】 (1)C

(2)B

(3)D

【解析】【分析】(1)A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错误,第二段说的是“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原文在“潜移默化”前有“曾经”加以限制;B项,“它还包括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倾向”中“及其价值倾向”错误,第三段是说“和主流价值观”;D项,“不外乎”错误,这种说法过于绝对,第三段是说“主要体现在”。故选C。

(2)B项,“正反论证”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是从正面论证,并没有进行反面论证。故选B。

(3)D项,“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与“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思不一样,前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未然,后者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强调的是一种已然。故选D。

故答案为:⑴C;⑵B;⑶D;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

的合理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深入分析论证思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筛选整合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推断与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炮台山遗骨

陈力娇

水路被苏联红军接管,旱路有地方武装把持,只有沿张广财岭一路西逃。山高林密,气温骤降,饥寒交加,开拓团民死伤无数。到了十一月,他们身上还穿着单衣,实在顶不住寒风的袭扰,才从炮台山上走出来,住进了吉兴村难民营。

这时候,聚集在这里的一万多名开拓团民,已经死伤过半。

当地的民主政府号召老百姓,去救救他们吧,不然这些日本人都得死在这。中国的老

百姓心是善的,他们虽在心里恨着他们,恨他们抢了他们的土地,占了他们的房屋,饿死了他们的孩子,但一看到他们落魄成这样,就一切的恨都不是恨了,钟老头走在难民营的街道上,满大街都是奄奄一息的开拓团民。仅有的两百间房子都住满了,马房也住满了,院子也住满了,人群一直沿乡路伸出两里远。

钟老头想,尽可能地领养一个吧。但却不知领养哪一个。

到处都是躺在地上的妇女和孩子。有一个女人见他走过来,吃力地抬起头,她已经站不起来了,就躺在地上和钟老头说:“①国的回不去了,日本不要我们了,病的多多,救孩子一条命吧。”说完泪流满面。

钟老头停下脚步看她的孩子,大的六七岁,小的三四岁。大的还有活气,坐在母亲身旁冻得哆嗦成一团;小的则快死了,气息微弱,眼看着就睡过去了。十一月寒冷的天气,土地结着冰,孩子尿出的尿,已把他的衣角粘牢在地上。

女人的眼泪催促着他,抱走哪一个呢?哪一个都会给他的生活增加不可想象的负担。但是他们马上就要死了,眼看着他们死掉吗?钟老头脱下自己的棉大衣,铺在地上,把小的抱起来放在上面,想抱起就走,却看到大的也在眼巴巴地看着他。狠狠心,把大的也放在大衣上。

地上的女人露出了苦楚的笑,笑过后闭上了眼睛。

钟老头把两个孩子抱回家,钟老太把他们洗干净,一边放在热炕头的被子里暖着,一边喂他们吃小米粥。一碗粥下肚,两个孩子活了过来,他们没有哭闹,温暖让他们忘记了妈妈。钟老太熬了一个通宵,用自己的衣服给他们一人改做一件小衣服。

人是救了,日子却难熬了。

每天钟老头天不亮就起床,用他那匹瘦马为别人家拉东西,挣得少量的工钱,买回少许的米,勉强够两个孩子糊口。他和老伴则吃秋日里留下来的冻白菜和山蘑菇,或上山找积雪下面的野果和橡子。

转年春天来了,积雪融化了,万物开始复苏,一家人总算有了盼头。大孩子已经恢复元气,能满地跑,帮着钟老太做饭填柴了;小的也能满炕爬,趴在窗台上等钟老头给他带吃的了。他们都叫钟老头爹,叫钟老太娘,甜甜的声音,哄得老头老太乐得合不上嘴。

这天,钟老太答应给他们做粘米饼,大的就到院子里为钟老太抱柴。他站在柴草垛前好半天都不动地方。钟老太出来接他,见他发愣,就问:“想啥呢?”他吸了吸鼻子,指指吉兴村的方向。钟老太问“那里有什么?”孩子说:“味儿。”又吸了吸鼻子。

孩子一闻到这味就指指吉兴村,可是吉兴村有什么呢?什么会散发这种味道呢?

钟老头这天回家,对钟老太说:“你把我最破的衣服找出来,我要去抬尸体了。”钟老太吃了一惊,钟老头接着说:“吉兴村开拓团民的死尸都烂了,雪一化,他们都从积雪里钻出来,一拎不是掉胳膊就是掉腿,再不抬就成泥了。”

钟老太问:“往哪抬呀?”

钟老头回答:“往炮台山抬。”

钟老太说:“那你可得想办法带一点白酒,浑身上下喷一喷,别着了魂。”

钟老头说:“哪有那么多酒呀,三天三夜都运不完啊。吉兴村的菜窖里、壕沟里、大树下,到处都是死尸,人摞人,都成垛了。”

钟老太叹了口气,说:“②这些日本人,蛮横时比谁都蛮横,没想到死得这么惨,他们的国家也真的,自己人都不当回事,难怪那么欺压中国的老百姓。”

钟老头去抬尸了,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去,晚上天黑透了才回来。

但是第五天钟老头中午就回来了,回来后悄声地对钟老太说:“怎么办?我看到孩子他妈了,她也在死人堆里,我一眼就认出了她。你说,也烧吗?”

钟老太说:“怎么能烧呢?入土才为安啊。”

钟老头说:“不烧埋不起呀,再说胳膊腿都不知谁是谁的了。”

钟老太问:“孩子他妈也是吗?”钟老头摇摇头。

钟老太说:“那你把她藏在背旮旯里,晚上我们俩去把她埋了。”

他们说这话时,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望着他们俩双双在哭。

钟老头说:“快,快去哄哄,他们听懂了。”

钟老太回屋了,钟老头重返炮台山。森林在呜咽……

(有删节)

【注】1945年8月15日,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了,然而移居中国东北数以十万计、已无男丁、仅剩下老弱不堪的妇女儿童的日本开拓团民被日本政府抛弃,开始了艰难的逃生之路。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二自然段以简练的笔墨描述了山高林密、天寒地冻的恶劣自然环境和日本开拓团民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死伤惨重的窘境,为下面的故事张本。

B. 小说以事情的发展为顺序,讲述了钟老头夫妇收留——抚养日本孩子——抬运开拓团民尸体——单独掩埋孩子母亲遗体的故事,情节简单而又曲折有致。

C. 小说刻画人物除了简洁的对话描写与叙述外,也运用细节描写,如领养小孩时“孩子尿出的尿,已把他的衣角粘牢在地上”,面面真切,宛如特写镜头。

D. 小说以“炮台山遗骨”为题,颇有深意: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启发读者深思造成这一人间悲剧的社会根源。

(2)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理解文中面线句子的含义及蕴含的情感。

①国的回不去了,日本不要我们了,病的多多,救孩子一条命吧。

②这些日本人,豪横时比谁都豪横,没想到死得这么惨,他们的国家也真的,自己人都不当回事,难怪那么欺压中国的老百姓。

(3)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作者在文中描写两个日本孩子的作用。

【答案】 (1)B

(2)①对日本政府抛弃自己,使自己无法回国表示哀怨;对自己疾病缠身,无法继续抚养孩子而感到哀伤;哀求钟老头救助自己的两个孩子,使之免于死亡。②对开拓团民得势时仗势欺人的行为表示痛恨;对开拓团民失去保护伞后的凄惨情状表示同情;对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奴役人民的行为表示愤怒。

(3)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两个孩子待在母亲身旁奄奄待毙的惨状,引出了下文钟老头抚养两个孩子的情节;两个孩子闻到特殊气味,引出下文抬尸的情节。②丰富了人物形象。钟老头夫妇不顾生活艰难,节衣缩食、加倍辛劳抚养两个孩子和两个孩子恢复元气等情节,凸显他们的善良和慈爱的品性。③彰显了小说的主旨。小说通过两个孩子被收养的故事,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外侵略、对内不管百姓死活的罪行;反映中国政府与人民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救死扶伤的博大胸怀。

【解析】【分析】(1)B项,“情节简单而又曲折有致”错误,该小说以事情的发展为序进行讲述,情节简单明了,既没有悬念,也没有误会,更谈不上激烈的情感冲突,因此该小说情节并不是曲折有致的,但读来却感触颇深,既有对钟老头夫妇的佩服与感动,又有对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奴役人民行径的愤怒。故选B。

(2)第①处画线句子是日本女人临死前对钟老头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听起来充满了悲伤与无奈,实际上也是在告诉钟老头为什么希望他收留这两个孩子,这句话中主要表达了三个原因。首先,“国的回不去了,日本不要我们了”,表达了自己无法回国的无奈与哀伤;其次,“病的多多”,表达了自己因疾病缠身而无法照顾孩子的悲痛之情;第三,“救孩子一条命吧”,表达了此刻只有钟老头能够照顾孩子、挽救孩子的生命,表达了对钟老头的哀求之情。第②处画线句子是钟老太听钟老头讲述了无以计数的日本开拓团民死

尸惨状时说的一句话,其中蕴含了三方面的含义,首先,“这些日本人,蛮横时比谁都蛮横”,表达了对得势时的日本开拓团民的憎恨之情,憎恨他们仗势欺人,给我国民众带来灾难;其次,“没想到死得这么惨,他们的国家也真的,自己人都不当回事”,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与冷漠,同时又表现出对被日本政府抛弃的开拓团民的悲惨情状的可怜与同情;第三,“难怪那么欺压中国的老百姓”,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可耻行径,表达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气愤之情。

(3)本题中,小说设置的两个日本孩子就属于次要人物,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考虑,首先,从人物形象角度考虑,两个日本孩子的出现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钟老头夫妇善良仁爱的美好品质,比如钟老头夫妇为了抚养照顾两个日本孩子,自己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其次,从故事情节的角度考虑,两本日本孩子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两个日本孩子在母亲身旁的惨状引出了下文钟老头夫妇收养孩子的故事情节,而两个孩子闻到特殊气味,又引出下文抬尸的情景;最后,从主题的角度考虑,两个日本孩子的出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两个孩子被钟老头收养的故事,既抨击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外侵略、对内不管百姓死活的罪行,又赞扬了中国政府与人民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救死扶伤的博大胸怀。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对日本政府抛弃自己,使自己无法回国表示哀怨;对自己疾病缠身,无法继续抚养孩子而感到哀伤;哀求钟老头救助自己的两个孩子,使之免于死亡。②对开拓团民得势时仗势欺人的行为表示痛恨;对开拓团民失去保护伞后的凄惨情状表示同情;对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奴役人民的行为表示愤怒。

⑶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两个孩子待在母亲身旁奄奄待毙的惨状,引出了下文钟老头

抚养两个孩子的情节;两个孩子闻到特殊气味,引出下文抬尸的情节。②丰富了人物形象。钟老头夫妇不顾生活艰难,节衣缩食、加倍辛劳抚养两个孩子和两个孩子恢复元气等情节,凸显他们的善良和慈爱的品性。③彰显了小说的主旨。小说通过两个孩子被收养的故事,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外侵略、对内不管百姓死活的罪行;反映中国政府与人民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救死扶伤的博大胸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对于散文,把握其特点尤为重要: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而富于文采,等等,不一而足。重要语句含意的解读,对基础薄弱的考生的确是一大考验。

⑵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⑶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