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最新2020)

2024-04-16 来源:易榕旅网
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一、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现场应急指挥部 技术专家组 应急行动组 通讯联络组 疏散引导组 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 善后处理组

二、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1总指挥:AA

宏观组织协调各应急组的应急工作,确保应急预案涉及的人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时所有物资、人员、设备的应急保障。

报警后,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指挥组,直接(或授权现场指挥组)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应急组开展救援工作。 2.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必要时可行使总指挥的职责。

2.3现场指挥组

2.3.1判断是否或已经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现场指挥组宣布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场统一指挥生产单位紧急行动组及公司应急协作组的救援工作。

2.3.2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对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的恶化情况,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2.3.3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

2.3.4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事故单位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

2.3.5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并随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2.4现场指挥组

组 长: 成 员:

2.4.1判断是否或已经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现场指挥组宣布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场统一指挥生产单位紧急行动组及公司应急协作组的救援工作。

2.4.2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在安全的地方,对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的恶化情况,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2.4.3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

过程。

2.4.4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事故单位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

2.4.5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并随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2.5紧急行动组织机构 2.5.1应急行动组:

组长:)

成员:职责:处理事故的一般原则是对人员、设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以接近正常停工的操作步骤予以处理。

在大多数的事故状态下,需要采取两步措施。第一步是控制事故,采取应急手段,阻止事态扩大,采取必要步骤保护在场人员,保护设备、设施;第二步是全面完成紧急停工,或转入正常停工或恢复正常操作。

2.5.2通讯联络组:

组长:

职责:负责通知相关部门人员;首先拨打110和120报警,并引导相关应急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2.5.3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所有员工的安全撤离和车间内全面检查,以防车间还留下未及时逃离的员工。

2.5.4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对救援过程中伤员的救护和配合医务人员抢救工作;把伤员背到安全地带抢救,迅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对伤员的救护工作。 2.5.5后勤保障组:

组长:

职责:应急救援结束后,对现场检查确认,并清理现场;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看护,如发现有异常迹象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统计事故损失协助安全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2.5.6善后处理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应急救援结束后,对现场检查确认,并清理现场;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看护,如发现有异常迹象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统计事故损失协助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三、有限空间应急处置程序

3.1信息报告程序 3.1.1信息报告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为AA,值班人员接到事故信息后,应立即通知事故发生点周围人员做出预防措施,并同时向负责人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AA区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应急值班室电话:AA 火警: 119

公安局指挥中心电话: 110 医疗救护电话:120 AA区应急管理局:AA 3.1.2报告方式及责任人

(1)发生安全事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电话向公司值班室报告。应急值班人员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报告并做好记录。

(2)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指示,有关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调查情况。

(3)应急指挥部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应超过1h。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b、事故发生时人员的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c、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d、需指挥部立即采取的措施等。 Ⅰ级生产安全事故,应向AA区应急管理局报警:

其报告程序为: 第一发现人 安全员 应急指挥组长 启动应急预案

AA区应急管理局 AA区应急管理局备案 周边单位

Ⅱ级生产安全事故,县应急管理局备案;

其报告程序为:第一发现人 安全员 应急指挥组长 启动应

急预案 AA区应急管理局备案 周边单位

Ⅲ级由应急指挥部备案;

其报告程序为:第一发现人 安全员 应急指挥组长 应急指挥部备案

3.1.3信息传递

事故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可以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依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的规定及时续报。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应急事件现场 应急救援组 周边单位 AA区应急管理局 应急指挥小组 110 120 119 应急办公室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事故信息,公司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具体内容沟通的负责人由法人代表指定。 3.2应急响应 3.2.1响应分级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分级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响应和扩大应急。 3.2.2初级响应

发生下列事故,按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救灾。 (1)发生有限空间事故,造成工作面停产的,或造成人员受伤的。 (2)发生有限空间事故,影响正常生产的,或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

(3)其他认为涉及面广、受灾范围较大、经济损失较严重的突发事故(件)。 3.2.3扩大应急响应

发生下列事故,先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救,同时请求救援队增援,启动上一级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突发有限空间事故,本公司一时无法控制的或有人员死亡的。 (2)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现场情况恶化,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本公司救援力量不足的。

(3)其他认为涉及面广、受灾范围大、经济损失特别严重,本公司应急救援不能有效控制的特大突发事故、事件。 3.2.4响应程序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应急响应程序如下图:

安全生产事故 关闭 否信息反馈

是 进行应急广播 判断响应级别 拨打应急电话

抢险抢修 是 应急启动 通知相应的应 急人员 疏散引导

救援行动

医疗救护 进入扩大应急 否 事态控制 是 通讯联络 是 进入应急恢复上报上县级主管部门 后勤保障

3.4资源调度程序

事故发生后,各级响应级别的现场指挥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救援资源进行调配。需要调动其它单位(部门)资源时,及时请示上级领导,支援事故救援。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特事特办”、“手续从简”的办法,快速办理各种资源的调配手续。 3.5医疗救护程序

医疗救护组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查看伤势情况,采取简单救助措施,伤势较为严重的,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支援,并将情况汇报给应急指挥部。

及时有效地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发生事故出现伤员时及时做好自救互救工作。 3.6应急救援程序

(1)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行救援作业。

(2)防护用具,如穿戴防护手套、防护服、安全帽、安全鞋等。 3.7应急避险程序

发生事故后,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由现场警戒组根据事故的大小划定警戒区,设立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在其位置设置一个警戒人员。警戒人员负责对警戒区内的人员进行疏导,带领至指定的安全地点,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区。 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后,由应急指挥部部长或指定专人对人员进行清点,并将清点情况报告给本公司主要负责人,确保所有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点。如发现有人失踪时,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指挥部,说明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地点及当时正在从事的工作等详细情形。

3.8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发展较快,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立即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程序,以便得到更好的援助,控制住事态的发展。如III级立即上升为II级应急响应。

可能危及周边外部单位时,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由应急指挥部上报到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应急管理部门,请求外部支援,同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

四、有限空间作业应急处置措施

4.1中毒窒息急救

应急管理小组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人员伤亡情况和现场初步处理措施及时采取相应救援措施,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急管理小组摸清现场情况,迅速疏散闲杂人员,拉设警戒带,综合进行事态分析,最终采取合适的救援行动。 (1)检测;(2)强制通风;(3)佩戴防护器具;(4)发生火灾的及时扑灭,有触电危险的要切断电源。

a经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b经皮肤中毒时,在迅速撤离现场的同时,要用清水进行冲洗; c眼、耳、鼻、咽喉粘膜损伤,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需先用清水冲洗,再由医生处理。

d迅速撤离现场,将伤者移到新鲜空气流动的地方,视情况进行人工呼吸。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救治。 4.2应急救援装备准备及注意事项

4.2.1应急救援装备准备: (1)通讯、报警器材; (2)有害气体检测仪; (3)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4)应急低压照明设备;

(5)安全绳、救生索和安全梯等。

4.2.2应急救援时的注意事项 (1)不明情况绝对不能冒险进入。

(2)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长时间的强制通风,稀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

(3)施救人员必须佩带全面罩正压式呼吸器或长管面具隔离式呼吸器。

4.3有限空间作业的防护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多,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员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旦遇险,在施救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因此,企业在安排员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执行有关安全作业标准,做好防护措施,努力避免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1)持证作业与安全隔离。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要严格办理各类作业票证,针对每一项有危险性的作业活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安全控制措施落实以后进行作业。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阀门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阀门进行隔离。在未对该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检查和确认隔离前,禁止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切断所有与设备相连的动力电,并在操作按钮上悬挂“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2)保证通风防止缺氧。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确保氧含量在19.5%以上,并对该空间进行彻底清理。对存放过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空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用压缩空气置换设备内部空

气,分析合格才能可准许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要持续向有限空间输送空气,防止空间内部缺氧,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安排人员撤离。

(3)备齐防护与急救用品。作业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穿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品。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灯具和工具。现场要备有清水、消防器材和空气呼吸器等相应的急救用品。此外,作业人员必须为无职业禁忌症的健康人员,带病员工或酒后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

(4)限制电压与防止爆炸。有限空间内的照明电压应使用小于等于36V的安全电压,在狭小容器、潮湿容器内作业使用小于等于12V的安全电压。若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线路装置,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保证线路绝缘良好。禁止向有限空间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使用电气焊作业时,焊具必须安全可靠,完整无损;使用气焊割具时,应随用随放,用后立即提出罐外,严禁在有限空间存放。电焊机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保持焊机的干燥和清洁,电源线和接地线符合使用要求。

(5)专人监护与救护原则。员工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必须要有专人监护,监护人要严格履行监护职责,不得随意离开现场。有限空间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相对较大,若盲目进行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因此,进有限空间内进行抢救时,救护人

员必须先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救援预案,方能进有限空间内实施抢救。 4.4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1)有限空间事故急救的要点是迅速判断,立即断电、停机,同时开启事故风机,加大通风量,使事故空间空气保持正常流动,然后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施救。 有限空间事故应急处置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自救为主,外援为辅,企业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充分准备、快速反应。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 4.5响应结束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1)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2)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3)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五、有限空间应急培训与演练

5.1培训:

应急小组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a) 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 b) 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c) 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 d)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留存记录,有参加人员的签字确认。 5.2演练

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应急救援小组长应每年应组织应急小组成员在有限空间作业前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演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经验并对预案进行评估,为实战中救援做好准备。

六、奖励与责任追究

6.1奖励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依据法律、项目部及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 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b) 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

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c) 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d) 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6.2责任追究

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阻挡行为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处分:

a) 属于违反公司有关规定的,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b) 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

定予以处罚;

c) 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编 制:

审 批: 时间: 年 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