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统计学原理教案

2023-12-03 来源:易榕旅网


统 计 学 教 案 授课时间2012-2013年第2学期 教案编写时间2013年2月-2013年6月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统计学原理 学 分 课程性质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必修课( ) 选修课( ) 理论课( ) 实验课(  ) 胡传峰 职称 3.5 总学时:56学时 理论:50学时 实验:6学时 助教 会计5111、5112、5114;人力5111、5112 教材: 肖彦花,统计学,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2.12 主要参考书目 [1] 徐国祥、刘汉良等,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 袁卫等主编,《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高嘉英等主编,《统计学》,第三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吉利/何书元,统计教学案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刘春英,应用统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何晓群编,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版社,2003 教材和主要参[7] 杨世莹编,Microsoft Excel2002函数、统计与分析应用范例,中国青年出考资料 [8] 洪楠编,STATISTICA for Windows统计图表分析教程,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9] (英)R。lyman ott,统计学方法与数据分析引论(上下),科学出版社,2003 [10](美)Sheldon M。Ross,随机过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11](美)特利尔,孙山泽译,缺失数据统计分析,第二版翻译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教学中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重点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培养利用数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上机操作、社会实践和课堂练习等方式。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重点:统计调查方案与调查方式,统计分组与统计表,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动态平均指标的计算和长期趋势的测定,综合指数的编制和指数因素分析,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和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等。 难点: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统计表的编制,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相对指标的比较,标准差的计算,长期趋势的测定,指数因素分析,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等。 教学重点 和 难 点

课程进程安排

周 数 1 2 第1章 导论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3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4 5 6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5章 综合指标 第5章 综合指标 授 课 内 容 理论学时 4 4 2 2 4 4 4 2 2 4 2 2 4 4 4 2 50 实验学时 7 第6章 抽样推断 8 第6章 抽样推断 第6章 抽样推断 9 第8章 相关和回归分析 10 11 12 13 14 合计

第9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第9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第10章 统计指数分析 第10章 统计指数分析 实验(3-502) 实验(3—502) 2 4 6 注:本课程教学计划周为14周,每周4学时,总课时56学时,安排在1—14周进行。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教学目的 第1章 导论(4学时) 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认识,使同学学习之后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学习任务有一个总体了解,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教材大致结构。 1、 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3、了解国家统计职能,任务,组织和管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 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组数据: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1%,增加4442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5亿美元等。 以上示例中涉及了一些具体数字,毫无疑问,总理是利用这些数据来说明2006年政府的基本情况,那么,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其中,既有百分数,又有基数.这些数字在运用上有什么不同,如何应用?我们本学期开设的《统计学原理》主要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首先,我们来对这门课程做一个系统的了解,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统计总论。 新课讲授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1学时) 一、统计的涵义 1、统计工作 2、统计资料 3、统计学 三种含义的联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统计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二、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1、统计实践的产生和发展 2、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三、统计学科的分类 教学过程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研究方法(1学时)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二、统计学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5、广泛性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3、综合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学时)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与指标 三、变异与变量 四、统计指标体系 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发展现状、在座的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例,指出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变量和变量值等,以理解和区别上述概念。 本章总结和课堂练习(1学时) 总结 本章是学习《统计学原理》的入门章节,篇中涉及了大量的概念性知识,并且相对容易混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要认真复习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学习以后各章打好基础 思考和练习 思考题 1、统计有哪三种涵义,相互关系如何?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4、统计学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作业 课本P24 1.7,1.9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教学目的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6学时) 认识并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明确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和运用统计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1、 识统计调查担负提供基础统计资料的任务。 教学要求 2、制定调查方案。 3、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说明 重点: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的方式方法。 难点:统计调查方式(基本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讲陈,突出重点。 2、示例讲解,区分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上章内容:上一章我们学习了统计总论,对本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有一个大致了解,现在请大家回顾以下问题: 1、《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统计学原理》涉及到哪些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让学生考虑后说出答案,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稍做分析,并由《统计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引入新课:从统计工作来看,关键在于得到各种数据,如何能够做到这些呢,只有去搜集资料,进行统计调查.今天我们的新课内容就是要学习进行统计调查有什么意义(必要),如何去进行(调查方法)等内容。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第3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1学时)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1、概念 2、基本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 3、作用:基础性工作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统计调查按其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2、统计调查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不同,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时性调查。 4、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不同,分为直接调查、凭证调查、派员调查、问卷调查、采访调查。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1学时)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三、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四、调查时间和期限 五、调查方式和方法 六、调查组织实施计划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式(3学时) 一、普查 二、抽样调查 三、重点调查 四、典型调查 五、统计报表 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的区别与联系(关系) 联系:二者均是全面调查,能提供较为全面的材料。 区别: (1)连续性:普查不属于连续性调查,而统计报表则是。 (2)调查内容:普查主要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统计报表的主要内容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 (3)制定报表:全面统计报表内容固定,经常填写,调查项目较少;而普查则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调查项目更多。 (4)具体应用上:普查适用于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而要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是应用全面统计报表. 三种非全面调查之间的关系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都属于非全面调查,其不同点在于: (1 (1)抽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值是否占全部总体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的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中抽选出来的,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不同:抽样调查是为了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而重点调查则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典型调查需要说明总体的发展变化规律。 (3)推断总体的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的结果最具有科学性;而后两者则有一定的代表性。 (4)适用场合不同:抽样调查是为了研究、检验产品质量合格状况;重点调查则多用于调查总体的基本情况;典型调查适用于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典型来反映规律。 本章总结和课堂练习(1学时) 总结 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统计调查的三类问题:一是统计调查的意义及种类,二是统计调查的方案,三是统计调查的方法;关于第一个问题希望大家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知识,而统计调查的方案和方法则是本章中的重点,在明确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掌握统计调查方法的特征之后,重点理解全面调查中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的区别联系;非全面调查中关于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关系。 思考题 1、普查和抽样调查各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2、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有何区别和联系? 3、比较三种非全面调查的异同。 4、一项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作业题 P72 3.8 ,3。9 思考和作业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教学目的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6学时) 掌握统计整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分组、汇总和统计表的设计。 1、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地位。 2、掌握分组的方法和技术。 3、认识次数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4、.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地运用。 重点:统计分组的方法,次数分布和统计表的编制。 难点: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表的编制和应用。 1、直接讲陈法。 2、练习与新课相结合,示例加以巩固。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说明 导入新课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即通过经济生活中的数据来达到对社会经济学的认识.在前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统计调查,即如何设计调查方案,选择何种调查方法去获得资料,获得的原始资料仅仅能够说明各个单位的具体情况,是比较零乱的,要把它变成有效的信息,必须经过对其整理加工。本章,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整理统计数据的内容。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第4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1学时)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1、概念 2、作用:承前启后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1、审核——前提 2、分组-—关键 3、汇总——中心 4、制表——结果 第二节 统计分组(2学时)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二、分组标志的选择 三、统计分组方法 1、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 2、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第三节 分配数列(1学时) 一、分配数列的意义 二、分配数列的种类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三、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四、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 统计表(2学时) 一、统计表的意义 二、统计表的结构 三、统计表的种类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则 章 本章是第二章统计调查及第四章综合指标的过渡章节,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是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便于获得对总体认识的各项指标,所以说是对资料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本章中主要还涉及大总结 量的概念,但也有客观计算题,如次数分布的编制。 思考题 1、统计整理的含义及意义和内容. 2、统计分组的分组体系是什么?分组的关键在于什么? 3、分组的分组方法(单项式、组距式分组的适用条件,组距式分组的要素,组。 思考和作业 限,组中值;简单分组、复合分组的依据和方法)4、什么是频数和频率,它们有什么重要作用? 5、什么是次数分布,如何编制次数分布数列? 6、编制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业题 P113 4.8,4.11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教学目的 第5章 综合指标(8学时) 理解基本的综合指标,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分别所反映现象的规模,结构,比例,水平,集中,分散等数量特征。 1、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种类。 教学要求 2、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常见相对指标的性质,特点和计算方法。 3、平均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几种平均数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4、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及计算。 重点:平均指标特别是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标志变异指标特别是标准差的计算和运用。 教学难点 难点:各种相对指标的区别与联系,标准差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 教法说明 直接讲陈法,练习法讲解教材例题,使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进行阶段性小节,将一些易混淆,较难的概念对照来讲. 导入新课 我们进行统计调查(第二章),统计整理(第三章)根本目的是能够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在统计学中,说明总体的总是一些数量和数据,这就是指标。在第一章中关于统计的基本范畴时,我们就学习到关于指标的概念,现在我们一起复习(提问):指标的含义、特征,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与区别?(要求学生回答)。对于一个总体,我们一般要了解它的哪些情况呢?可能是要了解它的基本规模、结构、比例、水平、集中和分散等数量特征。按照这样要求,我们要接触到总量指标(反映基本规模),相对指标(反映总体的结构,比例等特征),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标志变异指标(反映总体中各标志值分布的均匀程度),这些都属于综合指标。 新课讲授 第三章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2学时)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核算 第二节 相对指标(2学时)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2、结构相对指标 3、比例相对指标 4、比较相对指标 5、强度相对指标 6、动态相对指标 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第三节 平均指标(2学时) 一、平均指标的意义 二、算术平均数 三、调和平均数 四、几何平均数 五、众数和中位数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2学时)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 二、全距 三、平均差 四、标准差 五、标准差系数 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四种类型的综合指标,同学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总结 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1.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2.相对指标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比较相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算术平均数数值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3.平均指标位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全距平均差4.变异指标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思考题 1、说明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关系. 2、比较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异同。 3、比较各种相对指标的特点。 思考和作业 4、应用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应分别注意哪些问题? 5、算术平均数有哪些重要数学性质? 6、为什么有了标准差还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作业题 P167—168 5.9,5.10,5.12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教学目的 第6章 抽样推断(8学时) 提供一套利用抽样资料来估计总体数量的方法。 1、抽样推断的涵义、特点、适用场合。 2、抽样误差的形成及计算,确定一定的误差范围内的置信度. 3、抽样估计总体的平均指标和成数指标。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及必要样本单位数目的确定. 重点:抽样推断的基本内容,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区间估计方法. 难点:误差与置信区间的计算与确定。 直接面授讲陈,联系基础知识导入新课;讲练结合,通过例题来巩固对教材知识的全面理解,加强对公式的记忆。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说明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四大类型的综合指标.我们知道指标是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总体的大量性特征(单位数量多)为各行各业的工作量提供了复杂性,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下,有时获得全面资料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这就客观需要我们建立一种这样的统计方法:即用部分的资料来了解总体的数量特征 ,这就是我们的新课内容——抽样推断。 新课讲授 第六章 抽样推断 第一节 抽样推断概述(2学时) 一、抽样推断的意义 二、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2、全及指标与样本指标 3、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4、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 5、抽样框 三、抽样推断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抽样误差(3学时)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教学过程 登记性误差代表性偏差系统性误差 抽样误差代表性误差随机性误差实际误差平均误差二、抽样平均误差 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1)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为: ux=n (2)在不重复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为:ux=2、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nNn N1(1)重复抽样条件下 up= (2)不重复抽样条件下up=三、抽样极限误差和概率度 n=p(1p)n Nn ( =p(1—p) ) N1nx—Xxx—xXx+x x t pPpppPpp t第三节 总体参数估计(1学时) 一、点估计 二、区间估计 第四节 抽样方案设计(1学时) 一、抽样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抽样的组织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 2、类型抽样 3、等距抽样 4、整群抽样 5、多阶段抽样 三、必要抽样单位数的确定 总结、复习(1学时) puxu p总结 本章以简单随机抽样为基础,讲述抽样推断的基本原理,包括抽样推断的概念,抽样推断的内容,抽样误差以及抽样估计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样本的设计问题.内容围绕进行总体参数区间估计这一核心而展开,涉及到几大基本公式如u、、F(t)等量以及区间表示等方面和一些相关概念如误差、概率度、置信区间等,在学习本章知识时,希望大家认真掌握概念,多做题来巩固各类公式的运用。 思考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有何特点,适用哪些场合? 2、影响抽样误差和必要样本单位数目的因素各有哪些? 3、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和概率度之间是何关系? 作业题 P203-204 6.4,6.6,6。8,6。10 思考和作业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节 教学 目的 教学 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 方法 课时等 教学 步骤 第8章 相关和回归分析(2学时) 提供从数量上研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方法,将定性现象向定量上转化 1. 相关的意义,现象相关的主要形式以及相关分析的基本内容 2. 相关系数的涉及原理,怎样利用相关系数来判断相关的密切程度 3. 回归和相关的区别与联系,建立回归方程的依据,回归方程的参 教学 重点 相关系数,回归方程 教学 难点 相关系数的涉及原理,回归方程的原理 直接讲陈,讲练结合法,在课堂多示例,来分析概念,加深印象 课时(2)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 教黑板 具 幻灯片 导入新课 新课面授 总结复习 教学总结 第8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主板 副板 板 书 设 计 一、相关分析 (一) 相关分析的含义 (二) 种类 (三) 内容 (四) 相关图表 (五) 相关系数 二、回归分析 (一) 含义及其与相关分析的联系 (二)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的方程 导入新课 示图 例题讲解的数据等 总结 新课 导入 新课导入:在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析总体特征的一些方法,通过指标可以说明总体的具体数量特征,用抽样估计解决了无法进行全面调查统计的难题。但是在一项统计活动中,我们不但要了解某个总体或某些总体的特征,还要了解一些总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互相影响的程度。如下例: 某车间工人的基本情况: 职工 工资 一周工时 生活支出 食用支出比例 年龄 1 2 3 4 5 6 7 8 9 850 840 830 820 810 800 795 790 785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600 590 590 587 585 570 562 560 590 20% 22% 22。5% 23% 23。5% 24% 26% 26.5% 27% 30 29 45 26 22 48 52 23 24 在这里,在这个车间的所有9名工人(总体)中,我们一方面可以了解职工工资总额、生活支出总数、平均工时数等,现在我们要分析的是工资、一周工时及生活支出和食用支出比例等方面的关系,有没有什么关联。 我们设工资为x,通过观察,工资数额大,是因为工时量大产生的,同时又影响着生活支出,我们把这个总体称为二元(三元)……多元总体。 在上表中,工资与工时,工资(收入)与生活支出,工资与食用支出比例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如:工资收入越高,生活支出额也越大;工资收入越大,食用支出比例越小,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在统计学中,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根据表面资料的“感觉\"转化成理性的认识,即由定性转移至定量。这就是咱们这一章的学习内容: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一。相关分析 (一)相关分析的含义: 对总体中确实具有联系的标志进行分析,其主体是对总体中具有因果关系标志的分析。有两种类型的分析: 1.函数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概念,反映的是一个变量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给定也确定下来(完全依存关系)。 如:c2R 只要知道圆的半径R的值(R=3),则马上可知道该圆周长(C=6π)。 MPQ 设一条毛巾价格为5元/条,则销售5条的销售额为25元。 2。相关关系:是一种不完全确定的随机关系。 如:设一块田的面积,长度是固定的l,如果每株的间隔是变量x,则一列栽苗的株数则是间隔变量的函数:n=l/x 但是一株苗的粮食产量则不是间隔变量的一个函数,不能随机被确定,但是又受它的影响,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则称相关关系. 3。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关系 1) 区别:定义上的区别。一个是完全的依存关系,一个则是不完全依存关系 2) 联系:相关关系是相关分析的研究对象,函数关系是相关分析的工具 (二)相关的种类 1.按相关的程度分为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不相关 2。按相关的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3.按相关的形式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对应数值的图形近似一条直线 4.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特别强调:关于相关的种类,在考试中出题经常出现,大家一方面要掌握不同种类的名称,另外,还要判断相关的类型。(见指导书判断题2、5题,单选6题) (三)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将定性定量,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1.确定相关关系的存在,相关关系的形态和方向。 2.确定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将两个变量用一个近似的方程来表示,这就是本章第二重点—-回归分析。 3.确定因变量估计值误差的程度.既然在(2)中提到,用一个近似方程来定义两变量的关系,这就表明用方程确定出来的数值与实际数值之间仍有一定的差距,只是一个估计值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对方程值与实际值计算误差,来检验方程的代表程度。 (请同学们联系第五章的内容。) (四)相关图表 1.相关表的编制。可以直观地判断现象之间大致呈何种关系形式。 (1)简单相关表:未分组的相关表,把因素标志(x)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并配合结果标志(因变量y)一一对应而平行排列起来。如图: X y 1 5 2 3 3 9 4 7 5 4 ……min—-max ……对应值 (2)分组相关自变量进行分组,编制统计分布,单变量分组相关表:对表.计算因变量的平均数 双变量分组相关表:对自变量和因变量都进行分组图示1:单变量分组相关表 图示2:双变量分组 X 自变量 分组 (可以是组距式、单项式) 次数 因变量分 组 y 自变量分 因变量分 合计 组 组 (对应值) 自变量统计分布 棋盘式 1. 相关图的编制。将(x, y)实际数值放于指教坐标系中去,结合各有序实数所对应的点形成的大致图象来判断相关密切程度、相关方向。 (五)相关系数 1。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 2xy r 表明度量x、y 关系主要是通过两个变量的变异程度来说明的。 xy此公式中包括这几个方面:结合P271讲。 (1)2xy 协方差 x x的标准差 y y的标准差 (2) r0或r0(正、负) 2xy 协方差对相关系数r的影响,决定:r数值的大小2.相关系数的性质 (1)r取值范围:r1 —1r1 (2)r=1 r=1 表明x与y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 (3)r〉0 表明两变量成正相关。 r<0 成负相关 r=0 不相关 (4)r1 存在着一定的线性相关;r绝对值越 ,相关程度越高。 r〈0。3 微弱相关, 0。3〈r〈0.5 低度相关, 0.5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教学目的 第9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8学时) 本章主要讲授时间序列的编制,动态发展水平与速度,动态趋势分析与预测等。重点是讲授动态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的计算,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应用条件,并掌握时间序列分解分析的基本方法。 1、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和编制原则. 2、动态比较分析. 3、动态平均分析。 4、动态数列的影响因素和长期趋势的测定. 重点: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用最小平方法测定直线趋势方程. 难点:根据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各种动态比较指标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最小平方法测定直线趋势方程。 讲述为主,引入实例说明,讲练结合 第一节:引入例子——引出概念—作用—分类-编制 第二、三节:引入例子—-引出计算——讨论 第四节:引入例子—归纳—设计—方法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说明 导入新课 上一章介绍的综合指标除动态相对指标外,都是静态地反映现象在某一具体时间条件下的规模、结构、比例、水平、集中和分散等数量特征,而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要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特点、趋势和规律,就需要编制动态数列,计算各种动态分析指标,分析和测定影响动态数列变化的因素,这是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新课讲授 第9章 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编制(1学时) 一、动态数列的意义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三、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动态比较指标(2学时) 一、增长量 二、发展速度 三、增长速度 四、增长1%的绝对值 第三节 动态平均指标(3学时) 一、平均发展水平 教学过程 二、平均增长量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节 动态数列影响因素分析(2学时) 一、长期趋势 1、时距扩大法 2、动态平均法 3、移动平均法 4、指数平滑法 5、趋势线配合法 重点掌握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 二、季节变动 三、循环变动 四、不规则变动 本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和影响动态数列变化的因素测定: 总结 增长量发展速度1.动态比较指标: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增长量 2.动态平均指标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长期趋势季节变动3.动态数列影响因素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思考题 1、动态数列包括哪两个构成要素,分为哪些类型? 2、编制动态数列应遵循哪些原则? 3、动态分析指标可作哪两种分类分类,各包括哪些具体指标? 4、影响动态数列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作业题 P321—322 9。11,9。12,9.13,9.14 思考和作业 统计学(章节备课)

章 节 教学目的 第10章 统计指数分析(6学时) 通过学习统计指数,使学生掌握对同一总体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变化分析,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综合动态变化. 1、指数的意义及分类。 教学要求 2、掌握指数的编制。 3、掌握对复杂现象总体多因素变动的指数因素分析。 教学重点 重点:狭义指数的基本概念,指数特别是综合指数的编制,指数因素分析. 教学难点 难点:平均指数的应用,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教法说明 直接讲陈概念,示例启发理解问题,讲练结合熟悉公式 导入新课 上一章介绍的动态数列可以动态地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特点、趋势和规律,但它所研究的现象是可以直接相加和对比的简单现象,而要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和对比的复杂现象总体的综合动态变化,上一章的动态分析方法是无能为力的,这就需要编制特殊的相对数,即统计指数.统计指数在经济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反映零售市场物价变动,需要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股市行情变化,需要编制股票价格指数等。本章主要介绍统计指数的含义、作用、编制和分析方法。 新课讲授 第10章 统计指数分析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意义和种类(2学时) 一、统计指数的意义 1、狭义的指数概念 2、指数的特点 3、指数的作用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 1、按其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按其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按照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按其计算方法和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第二节 综合指数(2学时)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1、确定同度量因素 2、固定同度量因素的时期 二、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三、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从理论上来讲,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可分别按拉氏公式和帕氏公式来编制。但在实际工作中,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按拉氏公式来编制,即选择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且把它固定在基期;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一般按帕氏公式来编制,即选择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且把它固定在计算期。 教学过程 Kqpqpq0010Kppqpq1101 第三节 平均指数(1学时) 一、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指数 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2、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KqKppqpqpqpq00101101kpqpqpqpqkq0001111p0 二、固定权数形式的平均指数 三、平均指数的应用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2学时) 一、指数体系的意义 二、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pqpqpq pqpqpqpqpqpqpqpqpq110111000001110001001101三、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xfxfxffffxfxfxffffxfxfxfxfffff1111110110001100001110011101 01x0f1x0f0ff01总结 指数的编制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和方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编制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并熟练运用指数分析方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狭义的指数,有何作用和特点? 2、如何编制综合指数,一般规则是什么? 3、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关系? 4、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各包括哪些具体指数? 5、如何根据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作业题 P365-366 10.8,10。9,10.10,10。11 思考和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