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物专访

2024-09-06 来源:易榕旅网
【人物专访】公管院优秀毕业生--黄飚

发布时间:2012/5/25 23:44:54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编辑:蔡思敏 访问次数:1187 字体:

[大][中][小]

黄飚,公共管理院行政管理专业12届优秀毕业生,专业综合排名第七,现已保送浙大研究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比亚迪”校级奖励金、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等荣誉,作为学院学生会主席曾带领学生会组织获得校“优秀学生会”称号,作为上下求索的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多次主持和参与过各种研究项目。

半路出家

总以为他一定是怀揣着远大理想而摘取今天这样的良果,他哈哈一笑,半是不好意思半是调侃自己地说:“我高中学理,连‘形而上学’是什么我都不知道。就是喜欢历史政治喜欢文科,后来才学的行政。”停一停,他开始回忆大一的生活,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浑浑噩噩,没有方向,贪玩的一个大男孩。

但是在大学生活久了,总会有一些感悟。上了大二的黄飚忽然清醒,“不能这样下去了,至少学过的东西自己要懂。”心里暗下决心,他重新翻看大一的《管理学》,重新学习。“从那时起,我就没翘过课。上课时哪怕有再重要的事情,我也会挂电话,再打来,我也挂掉。学习最重要。”他认真地说,“大二拿的国奖,我问心无愧。至少别人玩的时候我在学。有时工作和学

习都忙,每天就睡几个小时,早上也要坚持7点起来看书,起不来就掐自己,把自己掐醒。”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对谁都热诚的人,对自己却是一个“狠心人”。

也许正是这份对自己的“狠”,一直到大四,黄飚的成绩都很好。在大四时,黄飚申请的几所香港的大学,也给他寄来了offer,其中有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浸会大学传理学院。但是,黄飚却选择了浙江大学。在内地著名高校与香港名牌院校同时伸出橄榄枝时,黄飚并没有太多的犹豫。

基于自己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他更坚定的选择了在内地通过三年学术型研究生的历练来扎实自己学术专业的功底。“我确实从大二就想要出国,也想去香港。但是我是独生子,一想到如果出去几年并留港工作,家里的父母就没人照顾了。浙大离家近嘛,也是好大学。”一片孝子之心。

非王而王

黄飚是2010——2011学年的院学生会主席,那时他大三,正是学习、工作两头烧。他却挺过来了,而且还“挺”得很好,那一年,公管院团学会获得校“五四红旗团委”、“优秀学生会”的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校“优秀学生会干部”和“优秀团干”等称号。

或许有人不知道,黄飚大二进的团学会,一进来便是副主席一职。黄飚笑得有点不好意思,“我有个缺点,就是爱吹牛,自大。”那次团学会面试,他报的志愿直冲主席团,在“是否服从调剂”一栏他填“否”。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问他,为什么不服从调剂。他一下脑热便说:“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如果我干和自己能力不符的工作,我怕我干得不舒服。”一句狂傲的话让老师又气又好笑,笑骂道:“黄飚,你给我把皮绷紧点!”

进了团学会,黄飚确实“把皮绷得很紧”,“刚开始嘛,表现欲特别强,就想做出点什么。”凭着一股劲,他把工作努力做得漂亮。看起来“狂傲自大”的黄飚其实并不是自不量力的人。大一时他曾有机会进基教院团学会为院里工作,但他却考虑到自己当时连和同班同学都没能“热起来”,班里的活动都不一定能搞好,又如何能办好院里的活动呢?于是,放弃了这个机会。

“只要同学有事找我,我能帮我是一定会帮。”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和对别人的热诚,黄飚得到了同学认可。后来,无论是班里投票选什么优秀称号,他几乎都是赢得满票。

大一、大二为班里为院里的兢兢业业,被同学老师看在眼里,到了大三,黄飚得到了成为院学生会主席的机会。“为什么不做呢?我当时想法很简单啊,我没做过‘头儿’嘛!”黄飚开玩笑说,“我是没有做‘头儿’的经验,但我记得我舅舅的座右铭‘非王而王,王也’。我觉得很对,人是被逼出来的,没做过可以学着做。”

凭着一股“人生难得几回搏”的拼劲,黄飚在大三把学习和工作双双拿下,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会干部”都收入囊中。

黄飚谦虚的一句“幸运”背后,有多少个披星戴月的通宵达旦,醒不来时大腿承受了多少次“自我虐待回想那些付出,黄飚眼里透露出更多的是——值得。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这是一句老话,但却值得每一个人深思。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以榜样为榜样,在大学校园里成就属于自己的一份梦想。 (记者:邱伶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