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2021-05-08 来源:易榕旅网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承担学习的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体性。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1

3.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P4)

5.教育的功能

按照教育作用的性质,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照教育功能的作用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照教育功能呈现的方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计划性)和隐形功能(非预期性)

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7.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①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

②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

④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8.教育学的发展(P9)

9.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a.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b.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减少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有序流动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a.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3

b.教育对文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教育传递和保存文化;传播和交流文化;选择和提升文化;更新和创造文化

(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a.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b.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a.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b.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培养合格的公民;选拔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10.教育与人的发展

4

(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

a.顺序性:人的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要求: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b.阶段性:人的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c.不平衡性:身心发展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不同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

要求: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把握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存在差异

要求:在教育工作中注重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e.互补性:个体的生理机能之间以及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的可能

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5

a.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原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b.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内部动力;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遗传:是生理前提

d.环境:是外部客观条件;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12.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a.政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c.文化:本国的传统学制和国外优秀学制的影响 d.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6

13.现代学制发展的主要趋势: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终身教育日益受到普遍重视

14.义务教育的特点:

a.强制性(义务性) b.免费性(公益性) c.普及性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15.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共工作的出发点,它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也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16.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个人本位论(卢斯、裴斯特洛齐、罗杰斯、福禄贝尔、马斯洛):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人性具有内在的、

自我实现的趋向;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 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对个性的压抑和摧

7

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 底的医治。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2)社会本位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孔德、赫尔巴特、涂尔干):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

主张人的本性是其社会学(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 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 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忽视了人的价值

1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 ②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③文化背景 ④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8.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 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

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 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9.教育方针

1)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

8

2)教育方针的特性: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

3)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五个部分): 1)德育。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

教育) 特点: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 美的能力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

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2)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 本任务,不能相 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3)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 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 动力的作用;4)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5)

9

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6)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

21.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分类:

(1)观察法: 1)描述观察法; 2)取样观察法; 3)等级评定法; 4)间接观察法。

(2)调查法: ①按调查范围分:全面调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②按直接目的分:现状调查、前瞻调查、回顾性调查、追踪性调查;

③按调查方式分:书面调查、口头调查

(3)历史法;

(4)实验法;

(5)行动研究法。

(二)中学课程

1.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① 按课程的组织方式可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10

② 按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③ 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④ 按课程呈现方式分:显性课程(计划性)和隐性课程

⑤ 按课程的任务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⑥按课程的固有属性分: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

① 基本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从而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② 弊端:该理论强调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等关注较少。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又称儿童中心课程论或经验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克伯屈。

① 基本主张: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 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②弊端: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

11

(3)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和布厄迪。

①基本理论:主张围绕社会重大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②弊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

3.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社会)

②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儿童)

③ 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知识)

4.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①课程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它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②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③教材的编写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基本方式。直线式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不重复编排。螺旋式是将知识按深度、广度等不同层次重复出现。

5.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2

①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③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

④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⑤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 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补充: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须课程。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三)中学教学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意义

①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② 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③ 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3.我国现阶段教学的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4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或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 ——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几点:①教学目标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⑤重点突出;⑥组织严密;⑦ 课堂气氛热烈

(3)布置和检查作业 ——有机组成部分

布置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培养能力;

15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上课的必要补充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 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重要环节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6.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贯彻要求

(1)直观性原则: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③在直观基础上提高学生认识

(2)启发性原则: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 培养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①按教材系统性来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做好重难点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6

(5)因材施教原则: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 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量力性原则

7.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要求:

(1)讲授法: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①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难易要因人而异 ;

③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①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 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 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8.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

17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由于过于强调集中、同步和标准,不利于照顾 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大多采用分 科教学,过于强 调书本知识;容易肢解知识整体性,理论脱离实际。

(2)个别教学及其优缺点

优点:教师教学的知 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 的 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缺点: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平生产力发展状况, 不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

(3)分组教学及其优缺点

优点: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 性特点。

缺点: 1)对学生的能力 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 2)对学生心理发展 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 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 于不断发展 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关注先进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2)关注教学的组织;(3)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4)关注教师发展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8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的特性:①感觉适应(由暗处走入亮处,慢慢适应) ②感觉对比(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③感觉后像(余音不绝于耳)、感觉得相互补偿(盲人的听觉好)

④联觉(一个刺激引起两种感觉,如播放乐曲想象到画面)

2.知觉

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 知觉的分类:

知觉的特性:选择性(夜空中的流星)、知觉的整体性(孤立的知觉为整体)

知觉的理解性(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认知)、知觉的恒常性 (以实际大小来直觉远处的人)

补: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按照感知觉规律进行直观教学,结合语言和形象,使多种分析感觉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注意

(1)注意的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19

(2)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有目的性,但不需意志努力)

(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一心两用)、注意的转移

4.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是第一环节;保持是第二环节;再认和回忆是第三环节

5. 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渐趋平稳;②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③重新学习要比第一次学习容易。

6.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④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 ⑤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 ②迁移 ③定势 ④功能固着(只看到某物通常功能) ⑤原型启发 ⑥动机的强度

9.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10.学习动机及其功能

(1)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学习

20

动机包括推力(与本身的追求有关)、拉力(如社会地位等,起引诱作用)和压力(如升学、竞赛等,起强制作用) 三种因素。

(2)学习动机的构成:学习需要(内驱力)和学习期待(诱因)

(3)学习动机的功能

一是激发功能,迫切的需要可以引发内驱力,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

三是维持功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克服影响,坚持不懈。

11.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是倒U型曲线关系,且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也不同。

12.学习动机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上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2)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 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在成就情境中的行为动机。

21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13.习得性无助: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1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①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15.学习迁移的分类

(1)按迁移方式分侧向迁移(水平迁移)、纵向迁移(垂直迁移)。

(2)从迁移发生的方式可以分为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3)从迁移中先后学习发生影响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4)从迁移发生的效果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迁移,或称之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6.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 (沃尔夫德):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22

(2)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3)概括化迁移说( 贾德):原理理解和概括对迁移具有重要的作用,原理理解和概括得越深刻,迁移效果越好。

(4)关系转换说 :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 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认为学生“顿悟”两种学 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是由于对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以及 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关系的顿悟理解。

(5)认知结构迁移说 (布鲁纳和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有意 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

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 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17.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方法):

(1)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2)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3)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4)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18.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学习策略的特征

23

① 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② 外显性与内隐性相统一 ③ 主动性与迁移性相统一

19.学习策略的分类

20.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① 主体性(发挥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 内化性(将各种策略内化成自己的,熟练使用)

③ 特定性(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策略) ④ 生成性(重新加工学习材料)

⑥ 有效监控原则 ⑥ 个人效能感原则(学生的自信程度)

21.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普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

24

强化过程有强调强化、消退、再强化:1)强化次数越多,行为发生概率随之增加;2)通过有选择的强化塑造良好行 为;3)运用连续性及时强化,达到塑造亮相行为目的;4)除正负强化外还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们积极做出选择、注意等反应;积极地组织已知的信息

实现信息的学习;积极寻求相关信息解决问题。要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合理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学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应当从学生的主观要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们喜欢而且感觉有价值的知识,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开展自由学习,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与学习的促进者。提倡自我激励、自我

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以及开放课堂和开放学校。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主观经验系统的变化。学习时,学习者不是像接受东西一样接 受客观的知识,而是在 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有: 随机进入式教学; 情境性教学; 认知学徒制;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22.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之间的关系

(1)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 到这

25

一目的,而负强化则 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2)正强化与惩罚都是通过呈现刺激来达到目的,但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呈现厌恶刺激; 正强化的目的是提高反 应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

(3)负强化与惩罚都有可能涉及厌恶刺激,但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则是呈现厌恶刺激; 负强化的目的是提高行 为发生概率,惩罚则是降低行为发生概率。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觉:①感觉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 ② 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知觉:①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 ②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

(2)注意发展的特点

① 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② 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3)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②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优于词语

26

③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

⑤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思维的发展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5)智力的发展特点

智力发展进入关键期;智力基本达到成熟;各方面智力发展不等速,存在个体差异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通过感觉和动作认识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 岁,开始学习并能用符号表征事物,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 : 7~11 岁,逐渐掌握守恒的概念,去自我中心主义;

(4)形式运算阶段: 11~16 岁,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具有抽象逻辑

3.人类具有四种基本的情绪: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微弱、平静、持久)、激情(爆发强烈,时间短暂)和应激。

27

4.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①爆发性和冲动性;②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③外露性和内隐性; ④心境化和持续性。

5.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① 敏锐觉察情绪 ② 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③正确调整情绪 ④ 有效表达情绪 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6.指导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7.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8.人格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人的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

28

(2)稳定性:表现为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

(3)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4)社会性:社会化把人变成社会成员。人格为社会人所特有,在个体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受个体生物特性制约。

9.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

⑴利用榜样的作用,用性格培养性格;⑵运用赏识教育,为性格发展指引方向;

⑶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塑造性格;⑷鼓励学生自我教育;⑸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完善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①生物遗传(不可缺少、程度因人而异); ②社会文化因素(塑造功能);

③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和不同的教养方式

④学校教育因素; ⑤个人主观因素

1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五个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

(1)口腔期(0-1 岁):口唇区域为快感的中心;(2)肛门期(1-3 岁):体验排泄快感;(3)性器期(3-6 岁);(4)潜伏期(6 岁-12);(5)生殖期(12-成年)。

29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是人格结构的基础; 自我是人格中显示的一面,是在本我的冲动与现实条件的冲突中发展而来的;

超我是后天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是个人价值的源泉,包括良知和自我理想

1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8月):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8 月到 3 岁):自主感对羞怯和疑虑

(3)学前期(3 岁到 7 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7 岁到 12 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 岁到 18 岁):自我同一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 岁到 25 岁):亲密对孤独

(7)成年中期(25 岁至 50 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50 岁以后):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13.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种版本:

(1)生理特点 :1)体态骤变; 2)机能增强(3)身体素质提高;(4)性发育成熟

(2)心理发展特点:

30

a.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

b.稳定性(不可能逾越某个发展阶段或任意改变发展顺序)和可变性(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发展的 程度和速度会发生某些变化);

c.共同性(心理发展所表现 出来的普遍性或相似性)和差异性(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心理发展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另一版本:

① 过渡性(幼稚走向成熟) ② 闭锁性(含蓄、内隐,容易对同龄者暴露思想)

③ 社会性(开始关注社会种种现象) ④ 动荡性(敏感、极端、片面)

14.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1)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2)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3)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

15.中学生异性交往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

①抓好青春期教育;②提倡异性学生的正常交往;③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心理健康的含义:

(1)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

31

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 会功能。

(2)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2.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

3.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2)强迫症(3)恐惧症 (4)抑郁症(5)网络成瘾

4.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

(2)系统脱敏法:建立等级或者若干阶段,进行放松训练

(3)认知疗法: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4)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主要是倾听

(5)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七)中学德育

32

1.心理健康的含义:

(1)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 会功能。

(2)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 行为,人格完整

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2.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

3.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 ;

(3)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 ;(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 ;(5)和谐的人际关系 ;(6)较强的适应能力 。

4.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最常见的是考试焦虑)

1)焦虑症的特征是:a.当事人在心理体验方面感到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极度过敏,难于做决定; b.在躯体症状方面, 心跳加快,过度出汗,手足发抖,肌肉持续紧张,尿频尿急,有睡眠障碍。

33

2)表现:a 考试临近极度紧张;b.考试不能集中注意, 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慌乱、担心失败,无法正常发挥。

3)焦虑症产生的原因:a.学校统考、升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b.学业上多次失 败的创伤经验;c.家长对 子女过高的期望;d.学生过分争强好胜;e.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可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进行缓解

(2)强迫症 :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生活中执行繁琐的固定 程序等,都是典型的强迫症状。

(3)恐惧症(恐怖症):

1)分类: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症(对一项具体事物)、广场恐惧症(害怕空旷场所)和社交恐惧症(中学生多见)。

2)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暴露自己 的焦虑。不敢抬头和正视对方眼睛。可用系统脱敏法缓解。

(4)抑郁症

1)主要表现为:a.情绪消极、悲伤、颓废;b.消极的认知倾向(自卑感、无能感);c.低 水平动机(被动、缺少热情) ;

d.躯体上的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2)造成因素:长期存在精神压力,生活中缺少强化,多次不愉快经历以及当事人性格上 的脆弱性。

3)治疗: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鼓励;认知行为疗法和抗抑郁药物有明线的缓解作用。

34

(5)网络成瘾 :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5.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

(2)系统脱敏法: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 强适应力, 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3)认知疗法: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 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疗法四过程:①建立

求助的动机 。②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③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④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

(4)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1)概述:调动患者(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治 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解。2)特点: 强调治疗关系;3)条件: a.真诚;b.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c. 共情。

(5)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七、中学德育:

1.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或特征。 品德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道德的形成发展受社会规律制约,

35

品德形成发展还受心理规律的制约;道德是伦理

学的研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信心、恒心

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的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3.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

(1)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②自我意识增强 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

(2)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

(3)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

4.影响品德的发展因素

36

(1)外部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

5.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①有效说服;②树立良好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给予恰当奖励和惩罚 ⑤价值观辨析

6.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 岁):特点是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2)权威阶段(也称他律阶段)(5-8 岁):表现为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3)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2 岁):不再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4)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 岁以后):倾向于主持公平,但公正的奖惩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前习俗水平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37

(2)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符合别人的期待和保持传统的秩序。它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

(3) 后习俗水平: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法律与权威标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这也有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认为法律应符合大众的利益,否则,就要改。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认为人类的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8.德育的概念及意义

(1)性质: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

(2)学校德育组成部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3)德育的意义:

①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③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8.德育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和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

38

(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制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人生目的教育、人生价值教育、人生态度教育)

9.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2)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0.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

(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1.常用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39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3)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4)实践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5)品德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使品德健康形成发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12.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4)共青团活动; (5)班主任工作(6)校会、班会等和实施政策的学习。

补:教材P218-222可适当了解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①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②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③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2.班集体成熟主要标志

40

①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②坚强的领导核心;③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④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班风; ⑤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确定班集体的;③采取有效教学措施;④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 。

4.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

①学校管理水平;②教师(核心、决定作用)管理能力;③学生(管理对象、主体)学习行为。

5.课堂气氛的类型: 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和对抗的课堂气氛

6.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教师的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

学生的因素(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班级规模、室内的设备、光线和座位编排等)

7.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前提和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41

8.课堂纪律的类型

①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规范)

②集体促成的纪律(集体舆论和压力下形成的班级规范)

③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④自我促成的纪律(即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9.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4)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 (6)协调同伴关系 (7)与家长合作

10.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3)班级日常管理工作(4)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11.教师的角色形成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12.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

①关注生存阶段:表现在花时间跟学生搞好关系

42

②关注情境阶段:关注焦点投向学生成绩,课堂安排等

③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13.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1)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2)组织有效干预(削减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荷等)(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