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区域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综述

2020-12-25 来源:易榕旅网
区域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阐述了数字化时代需求下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文献研究概况,通过对当前形势下共享的目的、意义以及对于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障碍的分析来总结出进行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区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 0 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依托的数字化时代,促进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尤其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海量猛增,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日益严重。用户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变化使得馆藏的有限性和用户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受到储存空间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只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全面满足所有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无限需求是任何个体图书馆都无法做到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都具有不同特色的数字资源,在各自侧重的学科领域内为自己学校的读者服务。建设区域内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及体系,探索区域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发展共赢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高校图书馆的战略发展和和谐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 相关研究文献统计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区域化的广泛应用和成功案例促进了区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体系的文献研究,截至目前,国内比较成功的区域图书馆共享网络案例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北京地区、上海地区、江苏、香港地区、江苏的(jalis)、浙江省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zadlis)、广州佛山禅城区以及豫北地区等十几个区域性的高校图书馆都构建了区域图书馆网络共享体系,以“区域、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为关键词在维普期刊网上进行检索,近几年数量剧增,笔者于2013年05月01日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三大中文数据库自1989年以来的全部期刊论文分别进行检索,检索式为:“区域内”、“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去掉重复文献,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91篇,研究文献的分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 研究主题

区域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体系是在传统实体图书馆基础上建立的,如何加强行政区域内高校数字资源的共享,使不同学科的数字资源能更广泛地被一定区域内的用户使用,是当前区域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课题。从统计的研究文献上来看,围绕这方面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共享平台的构建、数据库资源的共享、联合体机制构建、国内案例分析研究以及共享模式构建等几个方面。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1997年张向东在《区域性联合办学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一条有效途径》中提出区域内高校图书资源共享的理念和高志勇的《关于建立区域图书馆网络的构想》是国内最早的理论;胡绍军的《大学园区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应用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深刻探讨了区域高校图书馆共享平台的构建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以及“云”在

硬件环境、文献资源、用户服务、人力资源建设中的共享等突出作用[1];部先蓉等写的《浅谈网络环境下区域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浅谈网络环境下区域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区域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意义、创建的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2]。

3 创建区域化的目的和意义

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状况通常和地理因素、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程度有着密切联系,受当地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又有利于一定区域内的文献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好的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

3.1 有助于优化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

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时,会去除掉重复建设的数据库,重新组合学科涵盖面更为广泛的数据库,使得文献资源更加丰富,学科种类更加齐全,文献的利用率也将会大大提高。 3.2 能够节约资金,优化文献资源购置

在对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进行共享体系建设时会省去大量重复购买的数据库资金,只要是共享体系的成员馆,都将平等的享有对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权,更加优化了文献资源的购置。 3.3 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

通过区域内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构建,各个广泛全面学科领域的文献资源和便捷的使用途径,更加有利于用户判断、获取以及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用的户信息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4 区域高校数字资源共享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分析 4.1 理念上的障碍

一直以来,图书馆传统的自给自足理念使得大多数高校满足于“大而全,小而全”的旧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尤其是那些资源丰富的高校图书馆,会认为没有必要共享,存在一些固步自封的意识。 4.2 共建共享技术上的缺乏

目前,高校图书馆使用的管理系统软件较为混乱,大部分格式不能统一,标准化程度也较差,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网络资源共享[4]。

4.3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问题一直存在于不同层次级别的大学之间,由于受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不同, 一些“211”“985”等重点院校的信息化程度和建设更为先进,其文献资源实力非一般本科院校所能企及,成员馆之间会存在数字鸿沟的问题,在区域化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时他们会觉得小馆资源不够丰富,不能同等的提供文献资源,因此,有一种被沾便宜的感觉,不太情愿去分享他们的特色资源。 4.4 管理和法律体制的不健全

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数字化文献资源管理的体制不是特别的健全,管理上存在漏洞,高校数字图书馆联合建设数据库的统一规范标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共享网络组织管理体制中缺乏激励和惩罚机制,缺少对权、责、利的明确规定和管理办法,对于个体

成员馆的特色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一些体系外的用户可以无偿的下载到信息,对于资源所属的图书馆是一种知识产权上的侵犯,目前,仍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体制。 4.5 资金上的困难

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构建区域化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最大因素,很多必备的硬件设施,要求有专门的中心馆、服务器和一些作为技术支撑的配套软件体系都因资金紧张而受到发展上的限制。

5 有效的解决途径 5.1 健全服务体系机制建设

根据印度伟大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思想,坚持把“服务”这个永恒的主题做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追求服务效益,是促进区域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享的思想基础。

5.2 加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当地政府的重视支持和行政协调,是此项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其中资金的投人可依靠政府拨款、会员单位缴纳会员费和企业投资等等, 而后两种方式可以成为今后聚集资金的主要方式。 5.3 加强特色数据库建设

每个学校都有自建的特色数据库,比如学位论文数据库、外文期刊数据库、教师成果数据库等一些所独有的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能够使资源更加丰富,能够节约更多的数据库购置资金。

5.4 增强共享和服务意识

根据“十二五” 规划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求,广泛传播“共建、共知、共享”理念,激发图书馆之间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扭转共建共享意识相对淡薄、协作意识不强的状态,使得各成员馆尤其是一些资源丰富的大馆主动积极地去分享他们的资源,真正实现各馆之间共享权利的平等。 5.5 注重对专业人才队伍培训

从目前状况来看,图书馆职工受传统进人因素的影响,很多馆员是家属、子弟等一些非学科专业的人士,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形成共享的图书馆之间必须需要统一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工作,以加强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很好的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疑难问题,区域网内的成员馆及时响应并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增强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也更加融洽馆际感情。 5.6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区域网内成员馆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了他们的共享积极性不高,因此要明确法律保护条例,设定共享网络内部的数据库使用权限,切实保护好他们的特色数据库的使用权。 6 结语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资源大共享的时代,固步自封注定只能使单个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只有在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提高共享意识,积极达成资源共享的协议,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起来,客服种种困难,早日实现区域内的数字化资源的

共建共享,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胡绍军.大学园区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应用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63-66.

[2]部先蓉,肖小云,徐湘秀.浅谈网络环境下区域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7(3):73-75.

[3]高志勇.关于建立区域图书馆网络的构想[j].河北科技图苑,1997,37(3):25-26.

[4]司姣姣.国内外区域性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380-385. [5]张向东.区域性联合办学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一条有效途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2):12-14. [6]张文娟.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运营模式研究[j].2012(2):123-124.

[7]周慧芳.构建区域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6):136-138. [责任编辑:王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