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2020-11-12 来源:易榕旅网
第36卷第1期 Vo1.36N0.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月 Jan.2014 Journalof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陈肖利 (仰恩大学新闻传播系,福建泉州362014) 摘要: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应遵循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这一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媒 体工具与技能以及借助各种渠道和终端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并紧紧围绕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和产学研结合探 索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为全媒体转型时期的人才培养提供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新闻学;全媒体;实践教学;实验实训;产学研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I15(2014)01.0l57.04 DOI:10.39698.issn.1009-9115.2014.01.042 The Reform Path of Journalism Practical Teach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with all Media Strategy as Background CHEN Xiao.1i (Department of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Yang’en University,Quanzhou 362014,China) Abstract:Journalism practice teach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hould follow the applied compound rtaining objecitves and attach importancetotrain students’abilityinusingmultimediaandintegratngiinformationresourcesthroughavarietyofchannelsandterminals And he treformation path should be tightly explored around‘"dae all media training center'’and‘'the combination ofproduction,academy nd reseaarch’’in order to provide premise and ndemniiy ofttalents training during the all media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Journalism;all-media;practice teaching;training;the combination ofproduction,academy and research 2012年末,哥伦比亚新闻学院Tow数字新闻中心推 养提供前提和保障。 一出了一份126页的研究报告《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Post- Industrial Journalism:Adapting to the Present),记录了在新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对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要求 (一)符合全媒体转型战略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21世纪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 展,新闻媒体的全媒体转型升级步伐越来越快,高校的新 闻学科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传媒形式的出现,使新 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发生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传统媒体 普通的采编人员已基本饱和。无数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找 不到对口工作;另一方面,寻求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些传统 媒体以及一些新兴媒体却人才紧缺。显然,这与我国高校 新闻学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传媒产业 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多数高校对全媒体转型背景下的新闻 教育研究处于摸索期,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也缺乏 经验,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实验、阶段实践、媒体 实训等诸多方面都需改进。 的媒介生态环境下,美国传媒业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 变化,以及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记者、新闻机构 应如何调整、适应【】】。尽管中美两国媒介生态环境差异很 大,但当下中国传媒也同样面临转型危机,市场环境竞争 的日趋激烈化,使得新旧媒体都在寻求改革和发展、探索 彼此之间合作融合的有效路径,希望通过“全媒体战略” 的方式谋求发展。因此,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媒介对新 闻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的“全媒体战略”为需求导向,明确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 教学改革应遵循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这一目标, 从全媒体技能实验实训和产学研结合两方面,进一步探索 新闻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为全媒体转型时期的人才培 基金项目:2O13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JB13307S) 收稿日期:2013.09.27 作者简介:陈肖利(1980。),女,河南内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新闻传播。 .157. 第36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月 新闻学专业的培养日标、实践教学内容必须针对现代传 媒与社会的需要而设,新闻院系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调 美国堪萨斯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实施媒体融合教育计 划:2005年,世界第 ’所新闻学院~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 院创建媒体融合专业,在其近年来施行的教学改革【l】,很 明确的一点就是强调对学生的专业性背景和数字化新闻技 杏,据此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案。当前全媒体战略背景下, 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亟须增强全媒体意识,对传统的新闻 教学予以改变创新l2】。新闻专业人才不能仅仅,u会一种单 一能的训练。而我国2006年在南京人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旨 开“媒体融合”专业方向。总体看,国内“媒介融合”的 的报道技能,应接受多项专业技能培训,成为能运用多 媒体技术的全媒体新闻人才,而培养新一代的复合型新闻 人才已成为现今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操作方法还停留在教师对新闻生产流程的描绘层面,集l}J 于新闻生产流程、记者编辑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调整等媒 介融合操作方法的实践教学非常薄弱。 二、以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为基础改革新闻学实 (二)适应新闻人才市场的新要求 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影响了传统媒体产业的结 构,使传统的和新型的传播方式之问的区分界线日益模糊, 不同媒介之间的关联、交叉性正在加强。南方报业集团在 2011年正式提出全媒体转型,不少媒体己经展开他们的 “全媒体战略”。在“‘全媒体战略’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在 新媒体环境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共识”【3]的背景下,对新 闻人才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一方面综合运用多媒体工 具与技能完成对事件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借助各种渠 道和终端整合海量信息资源的能力。前者要求新闻学实践 教学要适应新媒体形势,注重学生全媒体技能的实验实训。 后者要求新闻学实践教学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应用, 注重学生媒介融合的理念和操作方法的实验实训。 1.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全媒体技能的实验实训 全媒体技能人才是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人才的一大 缺口。虽然新旧媒体进行全媒体战略和路径不同,但最终 仍是新闻人才的竞争。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使传播媒 体和传播手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媒业技术和知识的 融合在全媒体转型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急需掌握 全面传媒技术的人才。一方面,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 媒体网络化,需求掌握全面传媒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 网络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借助传统媒体谋求更广阔的市场。 需求全面的掌握传媒技术人才。只有全面掌握了传媒技术 这一前提下,才能够在媒体融合、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成 为具有创新发展意识的核心人才。 全媒体技能的实验实训是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薄弱 环节。一方面网络新媒体的实验室涉及较少;另一方面传 统的新闻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单一的媒体技能实验实训,较 少将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比如借助方正飞腾实验单一练>] 排版技术,仅仅借助虚拟演播厅实验室单一练习主持技能, 借助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单~一练习视频编辑技术等等。 2.实践教学应注重学生媒介融合理念和操作方法的 实验买训 新旧媒体在全媒体战略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便是新 闻生产流程的重新调整,但目前“媒介融合”理念还未完 全纳入我国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国外的新闻教育较 早重视学生媒介融合理念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1999年, 一】58一 践教学硬件系统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应该围绕 一个点、两个面进行。一个点为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培养目标:两个面为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和产学研结 合即改革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的硬件系统应围绕全媒体实 验实训教学平台的建立和完善展开,改革高校新闻学实践 教学的软件系统应围绕产学研结合来展开。 全媒体实验实训平台是新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 是保证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 对学生数字化新闻技能的训练,是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 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任务。因此,学生全媒体技能 培养的实践教学的展开,必须建立和完善全媒体实验实训 教学平台,而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主要靠整合传统的 实验室资源和开拓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展开。 (一)重视全媒体技能课程实训,建立实验实训中心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南方报业集团等媒体正在着手建 立报纸、电视和网站的多种媒体内容的发布和共享系统, 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也应对传统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模式进 行更新。在此背景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应建立全媒体实验 实训中心,强化学生全面的媒介技能媒介融合的理念以及 操作方法的实训。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应尝试以互动和动 态化媒体实践为教学基本思路,整合传统实验室资源,构 建具有高水平的、先进的、开放性的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 1.整合实验室资源,做好实验室的改造工作 Et前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大多都按照传统新闻学教学 模式建有新闻媒体实验室,然而在全媒体战略的背景下, 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实验室还不多。因此,整合实验室资 源、改造旧的实验室成为目前大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实验室 建设的主要任务。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三大难题:一是资金 的困难,二是全媒体实验室的建造问题,三是充分使用全 媒体实验室的师资问题。目前高校媒介融合实验室的建设 已有了进展,国家重点高校新闻系专业也已经或开始筹建 媒介融合实验室。部分民办高校随着对实践教学的进一步 重视,全媒体的实验室建设也在进行。 2.整合教师资源,做好以全媒体实验实训中心为依托 陈肖利:全 ̄4,f-战略背景下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路径 的实践教学工作 全媒体时代由于技术因素的不断演进,对于新闻学专 业的师资力量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媒介技术的使用和教 学能力、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跨平台演示的经验等等都有 围绕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将新 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整合构 建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课程群。该课程群由 三种类别的课程组成,分别是前驱课程、当前课程以及后 续课程。其中,前驱课程为新闻学基础理论课程,当前课 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闻学专业教师传统的知识结构已经 不适应新闻学教学的新形势,有的高校有财力建设全媒体 的实验室,但缺乏会使用实验设备的教师。 从目前我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大部分教 授新闻的教师都没有媒体从业经验,有经验的媒体从业人 员又往往因为学历而难以进入高校,新毕业的硕士、博士 程为新闻业务课程、媒介融合课程、编辑技术课程,后续 课程为全媒体技能训练以及综合实践项目。有了前驱课程 的学习,学生就有了学习新闻业务课程和编辑技术的基础 与能力。前驱课程和当前课程两类课程相互作用就可以培 养学生媒介融合的一些操作理念和方法。在后续课程的实 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把与媒介融合相关的课程糅合成 一更是以理论研究为主。师资力量的薄弱与紧缺制约了高校 新闻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因此,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 的过程中,对于全媒体实验实训的课程,可以整合校内和 业界的师资力量,仿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采取双 导师制,两三位教师同上一节课。 个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通过课程间知识点的关联,对 当前课程的学习会加深对前驱课程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 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可见媒介融合课程的学习是联系前 驱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重要纽带。这种一体化的课程群设置 整合了学科的知识,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适应 全媒体战略背景下需求的能力。 (二)以校企合作双赢模式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1.实践教学基地应覆盖多类型媒体 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一定要覆盖电视、报 纸、网络、广告等多类型媒体。学生拓宽校外实践平台的 同时,也有助于媒介融合理念的强化以及操作方法的巩固。 特别是实践硬件设施不足的新闻院校,建立校外多类型的 (二)探索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 任务驱动学习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保 证课程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 变“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为主体”的现 代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一一 明确任务一一完成任务一一任务评价。它要求“任务”的 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所创设的任务必须能够满足教 学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实践兴趣与学习欲望;要考虑全体 学生的水平,适合小组协作完成;要贴近实际,体现出真 实性和合理性:要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 人际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4】。全媒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 学应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主 在全媒体战略背景 下,新闻人才的专业实践性要求更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 一媒体实习基地,与媒体合作办学是一个有效的实践教学的 途径,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全媒体实践能力,部分解决 自己实践硬件的短板,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此途径也可选 拔和培养其后备人才,实现学校与媒体合作办学的双赢。 2.探索校企合作双赢新模式 对于全媒体实验室建设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新闻院校来 说,在实验课程与经典理论知识结合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 项目的同时,也可以面向校内外学生和社会开放实验室,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多种形式地使用实验室,这既能调动 师生参与实验实践的积极性,又能避免设备荒废。 三、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的软件 系统 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媒介融合理念和操作方法的实 践能力,必须有效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进行,将高校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加 强产学研结合的运用,是全媒体战略背景下新闻学实践教 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定要在求学阶段就具备全面的媒介技能,才能保证毕业 后具有就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任务驱动法”的引入对新闻 学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根据媒体行业中的记者、编辑等职位对学生能力的要 求,安排实践项目,由教师负责项目设计工作。新闻学实 践教学的方法在任务驱动导向下,可以探索多种实践教学 的方式。首先,以全媒体工作坊的 ̄,JSJJ方式组织作业。工 作坊属于一种工作室式的创制模式,旨在通过真题真做的 实践形式,为媒介人才培养创造校内外实践环境。充分利 用“全媒体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展开“全媒体工作坊”的 实践教学,配合业务课程完成作业实践,促进学生实践技 能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其次,以“项目驱动”方式来完成课程的阶段实践。以“项 目驱动”方式来完成课程的阶段实践,以此培养学生分析、 159. (一)构建一体化课程群 依据全媒体战略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特征,以媒介融合 课程为纽带创建实践课程体系。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的学 习,强调媒介融合业务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在教 学实践中将互联网、新媒体等高新传播科技知识融入到新 闻传播、人文社科知识结构中去,使学生确立全新的传播 价值观,掌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规律和受众的心理。 第36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月 协作、概括等综合能力,拓展学生思考的深度、广度,提 高学生共同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闻业务课程都可以 引入“任务驱动”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深化所学 专业理论,提高学习效果。要求教师在讲授理论的过程中, 结合社会对新闻人才的职能需求,注意开发面向行业和服 务地方的实践项Et,为学生选定任务、设置情境,使其紧 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 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 协作的学习。再次,引入专业实习过程中的“双导师”制。 在学生专业实习过程中引入“双导师制”,可以更好地适应 新闻媒体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对应用性复合型全媒体人才 的需求。“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拓 宽学生视野,同时通过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直接 的大学需要“亲产业、亲企业”的师资【 。而国内新闻学专 业的教师队伍大都是从研究型大学毕业,是经过系统扎实的 学术训练的高学历人才,对媒介产业的实践能力较弱。因此, 加大产学研结合的力度,培养和更新与时俱进的师资力量 也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1 f1】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报告《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 [EB/OL].http:llwww.chuanboxue.org/index.php?doc-vie w-3 1 76.htm.20 1 3-05-20. 【2】钟剑茜.在“全能”与“专精”之间把握平衡一一全媒体转 型战略下的新闻人才培养[J】.中国记者,2013(2):54.55. 【3】蔡雯.“全媒体战略”中的内容生产创新一一对新形势下 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考【J].新闻战线,2013(1):86.88. 【4】张笑,张国荣.“任务驱动法”在网络传播专业实践教学 参与校外导师所在单位的实际工作,改变新闻教育中理论 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三)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在全媒体战略背景下,电信业、IT业、新闻业等行业 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l(3):107—109. 【5】彭兰.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J】.新闻战线,2008(7):63. 64. 和领域的融合【 ,决定了新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必 定要注意挖掘由校内教师和来自新闻媒体兼职教师所组成 的跨单位、跨学科、跨部门的教师资源。“亲产业、亲企业” 【6】董立平.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J】.集美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4(3):68.73.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嫠第131页 科学的政策,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 社会。如政府应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再就业的职业技 能培训,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上的诉求,各级政府和相关 部门要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使他们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享受与城 市居民同等的权利,让其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 同时,生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 研究。2012(10):47.53. 【3】王卓梅.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与符号消费研究[D].长 沙:中南大学,2012(5):4.6. 【4]王艳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 年研究,2007(5):38-41. 【5】Comaroff Jean,John L Comaroff.Millennial Capitalism: First Thoughts on a Second Coming[J].Public Culture, 2000(2):294—298.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 构和特点[J].学术天地,201 1(4):68—70. [6】格奥尔格・齐美儿.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 艺术出版社,2001:294.298. 【7】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 【2】杨淑萍.消费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观的影响研究[J].教育 译林出版社,2000:236.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1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