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鲜食紫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2022-07-30 来源:易榕旅网


鲜食紫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近几年来,峄城区吴林街道大面积种植优质鲜食紫甘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做好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产量,现将紫色甘薯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以期为大家提供借鉴。

关键词:紫色甘薯;栽培技术

紫色甘薯,通常被称为黑红薯,因富含花青素,具有很好的防癌抗癌能力,被人们认为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叶还可作为无公害蔬菜,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峄城区吴林街道大面积种植优质鲜食紫甘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做好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产量,2009年我们在5个村的9hm2耕地上进行了高产、稳产栽培示范,麦茬紫甘薯平均每667m2产量3 980kg。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良好的土壤环境

紫甘薯适应性较强,抗逆性突出,比较耐旱,需肥虽较多却又耐瘠薄,各类土壤都可栽培,但要取得优质高产,必须具备良好的土壤条件,如耕作层疏松、深厚、营养丰富、保水力强、渗透性好等,同时,必须实行轮作。

2选择高产品种,适期栽插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态气候,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品种,适期栽插。目前适宜本地栽培的紫色甘薯品种有:济薯18、徐紫薯1号、烟台337等。夏薯在6月上旬-7月中旬栽插。

3栽培技术要点

3.1早育、育足壮苗

早育苗,育足壮苗,有利于形成既早又粗壮的不定根,使幼苗成活快,结薯早而多,产量高。壮苗的标准是茎皮光滑,叶大色浓,浆汁多,一般苗长20~25cm,百苗重1~1.50kg,无病虫害。

3.1.1选好种薯

于大田扦插前1个半月左右,每667m2大田选好75kg左右的种薯,排10~13m2的苗床。种薯选用具有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单个重150~250g的健康种薯。严格剔除带病、皮色发暗、受过冷害、薯块萎软、失水过多、受过热害以及破皮的薯块。用“402”1 500~2 000倍液浸种10min进行消毒处理后即可排

种。排种时要求种薯头部朝上,尾部朝下,“阳面”朝上,“阴面”朝下,大小薯分开排。大薯发芽较慢,宜排在温度较高的苗床中部,小薯则可排在苗床四周;大薯排深些,小薯排浅些,做到“上齐下不齐”,以保证覆土厚度一致,出苗整齐。排种后,用细土填满种薯间的孔隙,随即泼浇温水或淋施清水粪,再以营养土或细土覆盖,厚度以盖没种薯为度。再盖上地膜和拱棚膜。

3.1.2育苗期管理

出苗后床温保持24~28℃,床土湿度70%~80%。苗高20cm以上具有6~7个节时,转入以炼为主,停止浇水。经3d锻炼后即可剪苗栽插。

3.2适时整地,合理施肥,及时栽插

3.2.1深耕和做垄

整地作垄最好在晴天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并增施有机肥,做成高30cm、宽1m左右(连沟)的高垄,有利于土壤疏松,通气性好。

3.2.2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原则是减氮、补磷、重钾。甘薯是喜钾作物,氮、磷、钾需求比例一般为2:1:3,即在每667m2产2 500kg鲜甘薯生产水平下,约需施氮20kg、磷15kg、钾35kg。其中基肥占70%,垄内追肥30%。栽培土壤要求排灌方便,疏松肥沃,达到深、松、肥、润。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

①增施有机肥,每667m2施有机肥1 000~2 000kg。

②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钾肥。高产田每667m2施肥量为氮6~10kg(折合尿素13~22kg),磷3~7kg(折合钙镁磷肥21~50kg,钾5~9kg(折合钾肥10~18kg)。肥力低的土壤按高限用量,肥力高的土壤按低限用量。

③掌握合适的基追肥比例。

④及时追肥。追肥应早施苗肥,中、后期看苗适施裂缝肥,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苗肥在插后15d左右施用,一般每667m2用人粪尿250~500kg或尿素3~5kg,对水浇施,浇于植株基部,兼有抗旱保苗作用;在雨水多、薯苗长势好时,离薯苗稍远浇施,以免细根大量发生。

3.2.3适期扦插,合理密植适宜扦插期为6月上旬。适时早插有利于甘薯高产,提高薯块品质。薄地扦插密度为3 000~3 900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插的稍稀一点,迟插的稍密一点;熟期迟,单株生产力大的适当稀植,反之适当密植。

3.3田间管理

3.3.1前期管理

查苗补缺,防止缺株断垄,防止徒长。栽后为保苗全苗壮,必须及时实施查苗补苗。一般栽后2~3d就应随查随补。补苗过晚苗株生长不一致,大苗欺小苗,起不到保苗作用。补苗应当选用一级壮苗。栽后15d左右结合追肥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茎蔓封垄前中耕除草2~3次。据试验:每667m2用15%多效唑80g加1支维他灵4号,对水70kg,在团棵期和封垄期各喷1次,完全可以控制甘薯徒长,在肥水条件较好、生长势好的田块,可将薯苗摘顶,以促进基部分枝,多结薯,结大薯。

3.3.2中期管理,以抗旱为主

一方面在干旱来临前促进甘薯封垄,以提高抗旱力;另一方面,可用覆盖物或浅中耕方法来减少水分的蒸发。遇雨或灌水造成塌垄时,应及时培土修复,注意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栽后90d根据长势酌情补施适量氮钾肥,以防止茎叶过早落黄。

3.3.3后期管理,看苗补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

甘薯生长中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地上部茎叶旺长,应采用提蔓方法,拉断茎节上发生的不定根,控制地上部生长,以利块根肥大。

3.3.4减少翻蔓

甘薯翻秧既费工,又减产,翻秧次数越多,减产越重。因此要保护茎叶,防止翻秧。对土地肥沃、茎叶旺长地块,可结合拔草提蔓2次,但8月底后要停止提蔓。

4防治病虫害

4.1虫害

在峄城区甘薯主要虫害为斜纹夜蛾。生产上应以轮作套种、捕捉诱杀、防虫网隔离等综合措施防治。化学防治方法为:每667m2用12%菜虫一扫光80mL或抑太保40~80mL 1 0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除治方法:①耕地前将药饵(20kg煮熟晒干的谷子拌拟除虫菊酯1kg)撒在地表,翻入地下。②培埂前(即起垄时)将药饵撒在埂底。

4.2病害

主要有根腐病和黑斑病。一要严禁从疫区引入带病种薯种苗;二要在严格挑选无病薯块的基础上,用500倍的多菌灵处理种薯(苗),春薯实行高剪苗,不带根苗下地。

5适时收获

达到商品成熟期,即可采收。种薯于10月中旬霜降前收挖。收获时做到轻挖、挖净、轻装、轻卸,尽量减少薯块损伤。各地也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收获期。不能在雨天收获,以免薯块上有较多泥土,影响商品外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