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考察方式

2020-01-30 来源:易榕旅网


二、改进考察方法,提高考察工作质量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做好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扩大民主,严格履行考察程序。干部考察的全部生命力在于充分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考察谈话是目前干部考察中最直接、最有效、互动性最强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谈话的质量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考察工作的质量。然而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谈话人尽管主观上愿意积极配合考察工作,但对考察对象的情况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提供的信息往往停留在较浅层次上,难以据此形成评价性意见。还有一部分知情人因为种种原因,刻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或语焉不详、含含糊糊;或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少数人甚至采取不合作态度,态度不积极。凡此种种,使考察实施者听不到真实情况。因此,建议在这次地方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要坚持实行并逐步完善考察预告、干部述职及考察结果通报等制度。考察预告的面要尽可能扩大,要综合运用电视、广播、会议以及张贴公告等方式,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干部述职要对自身工作、学习、廉政等方面情况作公开、系统、全面的陈述和自我评价,接受群众的评议;考察组作出考察结论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修改意见,包括向纪检、监察、信访、司法等部门沟通情况,努力缓解组织与干部、群众与干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矛盾。

第二,突出考察重点,增强考察针对性。确定有针对性的考察内容,是考察工作的根本所在。在考察内容的确定上,除了考察班子及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表现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要突出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制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情况做出评价,这样可以为市委综合分析、科学判断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和执政能力提供依据,又可以在领导班子中营造一种说实话、办实事的氛围,引导和激励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是要加大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考察的力度。要明确把被考察对象履行现岗位职责情

况作为考察重点内容,加以全盘掌握和分析,同时,要根据拟任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注意对干部就拟任职位的任职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考察了解。

第三,完善考察方式,增强考察科学性。干部考察要求定期考察与日常考察相结合。建议市委在换届考察中,既要重视换届考察中获取的各方面信息,又要重视在日常考察、考核中了解到的重要信息,合理评价班子和干部。另外,要加大实地考察的力度,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所取得的现实成果,为准确评价干部提供客观详实的情况和资料。

一是按照干部职责管理的要求,强化干部履职效能考察。按照干部职责管理的要求,我们坚持以“德才”选人,凭“实绩”用人的选人用人观念,切实把干部能否履行岗位职责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为此,在乡镇换届考察内容的确定上,除了考察班子及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表现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我们着力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乡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的考察。从2004年开始,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对各乡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区委科学判断各乡镇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和执政能力提供了可靠依据,又在领导班子中营造了一种说实话、办实事的氛围。在乡镇换届考察中,我们把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各乡镇的综合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加大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考察的力度。按照市委关于加强干部职责管理的有关意见要求,近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职位说明书》制度、《领导干部岗位职责管理手册》填写制度、领导干部履职效能测评制度等,出台了通州区《关于加强处级领导干部职责管理的意见》。在乡镇换届考察中,我们积极运用这些改革成果,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作为考察重点内容。第一,按照干部职责管理要求进行履职分析报告。要求各乡镇根据区党代会、区人民代表大会和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结合乡镇实际撰写领导班子述职报告;领导班子成员以《职位说明书》所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为依据,对照工作职责,撰写个人履职报

告,报告既包括履行职责成效,又要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的方向等内容。第二,对领导干部进行履职效能测评。我们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制作每个领导职位的履职效能测评表,在班子成员中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还要求乡镇中层干部对各自主管领导进行效能测评。通过全面了解处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为客观评价干部、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探索实行政声评价制度,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公认度的评价。在干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领导干部除了要具备较高的履职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声望和较好的“口碑”。这次乡镇换届中,我们结合贯彻落实中央《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施行办法》(中组发[2006]14号),在全面考察干部“政德”、“政绩”、“政才”的基础上,探索构建“立体化”民意调查体系,努力在干部综合评价体系中突出群众意愿因素,全方位考察干部“政声”情况,在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主要重点围绕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改善情况、农村社会宜居指数情况、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情况等方面,构建了以干部之声、社会之声、督查之声、代表之声、领导之声为主体的“五声”立体化民意调查体系,重点考核评价乡镇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履职效能、道德水准、作风状况、廉洁自律和工作成效等八个方面的“口碑”,引导乡镇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意识和群众观念。探索考察干部“政声”情况,主要解决的是干部的群众公认问题,也就是如何把群众公认科学化的问题。在干部工作实践中,我们觉得,声望和“口碑”是一名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干好工作的感情基础和群众基础,是选好人、用好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这次换届,还集中实施了考察预告、差额考察等多项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换届考察工作。

但是,也有少数群众提出,目前的换届工作吸收民意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到基层普通群众中面对面听取意见和建议的范围还不够广,建议进一步扩大民主。

2、进一步完善考察方式,增强考察工作的科学性。干部考察的全部生命力在于充分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考察谈话是目前干部考察中最直接、最有效、互动性最强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谈话的质量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考察工作的质量。然而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谈话人尽管主观上愿意积极配合考察工作,但对考察对象的情况知之甚少,提供的信息往往停留在较浅层次上,难以据此形成评价性意见。因此,建议从熟知原则出发,扩大谈话范围,把干部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工作部门的人员列入谈话范围,进一步提高考察工作的科学性。

3、进一步突出考察重点,增强考察工作的针对性。在考察内容的确定上,除了考察班子及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表现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建议加大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考察的力度。要明确把被考察对象履行现任岗位职责情况作为考察重点内容,同时,要根据拟任岗位要求,注意对干部就拟任职位的任职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考察了解。

2.立体调研、多角度考察、科学考试,警惕了解片面,考核脱离实际,选出不胜任者。全面考察,注重品德。体制转型期,干部的品质至关重要。我们在干部的考察中曾一度过于关注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忽视了人的品质。现在,注重品德已经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干部考评过程中采用多角度考察的方式:通过单位访谈、家访邻访、社区走访和团队角色能力测试,更全面地了解干部的德才和廉政情况。考察中对选拔对象曾经的上下级、同级班子成员、共事的人,接触多的干部与群众的走访也很重要。换届已经开始,还要注意多角度考察换届时干部的心态和举动。

立体调研,了解能力。把握品德,也要了解干部的真实能力。能力和品德的了解可以同时进行多角度考察。此外,要到干部曾经工作的地方实地调研不同人员、察看所做事情的成效;设计各种类型的无记名问卷,了解干部的领导力、决策力等。

考试要更加侧重能力。考试已成为干部上岗的重要一关,但要避免高分低能的上岗,有很强能力的人却上不了岗;闭门背书者能够考取,实干者反而落榜的情况。为此,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考试内容比重与考法要向能力倾斜;考能与考绩相结合;笔试、面试与考核相结合;资格认定要认真、严肃,不要出现认定了资格,考试上线后又说组织考核不合格,原则上两者不应有太大出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