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助治疗

2023-07-12 来源:易榕旅网

养生导读:进入炎热的夏天,高温酷暑,在烈日下劳作的人们很容易中暑,要注意预防中暑,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夏天如何预防中暑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一、中医治疗中暑。

中暑者,形同而病别,延医亦各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热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中气虚而受于暑也。中寒治以温散;中暑治以清凉。先候天时,次随症治。大小须则形殊,病症漫同一例,因时视症,举一隅而类三隅切忌饮冷水,不可令卧冷地。当急移阴处,用大蒜捣烂,加路上热土和水去渣灌之。再掬路上热土,拥挤脐间作窝,令众人尿满,暖气透脐即苏。

又法∶急以姜汤或童便乘热灌下,外用布蘸热汤熨脐下三寸穴立醒,醒后忌饮冷水,饮之立死。

又曰∶暑月晒衣,不可便入箱柜之中,恐冬月服之,有中暑者。若吹透再收,便无此患。

加味人参白虎汤:人参石膏(生)知母(生)粳米甘草苍术水煎服。

1、穴位急救法

中暑症状:中暑而至头晕,晕厥(包括休克,昏迷等)。

常发生于平常体质弱的人,往往由于过度疲劳,站立过久,环境闷热,或因悲伤过度等因素引起暂时性脑缺血,表现有眩晕,眼花,出冷汗,恶心、欲吐,甚至突然晕倒,面色苍白等。

处理:。

(1)、温开水(或用糖开水)一杯给病人饮下,并扶到空气清新阴凉的地方。

(2)、当患者出现热昏厥情况,可用一茶匙食盐混合600ml水慢慢饮下。

(3)、按摩太阳穴(有药油更佳)

(4)、如晕倒,用手指甲刺激人中穴(鼻唇中间上1/3处)。

(5)、舒绶胸口的不适,可加按内关穴(腕纹上二寸)。

(6)、用按摩或刮痧方式刺激中指尖端,百会穴(头顶部两耳尖边线之中点),涌泉穴(足底心前1/3处),令病人尽快苏醒。可用西瓜皮或湿毛巾为患者抹身,加速体温下降。

2、刮痧疗法

盛夏季节,容易发生中暑。在发病初期,病人大都有腹痛、脘腹胀闷及头部昏沉的感觉,十分难受,中医谓之痧症。此时必须尽快进行刮痧治疗。

刮痧疗法虽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方法,但实际上它却蕴含着中医经络理论。中医认为五脏之系皆附于背(即后背正中线及中线两侧),凡邪气上行则逆,下则顺。通过向下刮痧,使邪气下降,经络中的气机得到通畅而正常运行,所以痧症得以痊愈。

在进行刮痧之前,先用热水一碗,加入香油两匙,取光滑的羹匙、铜币或铜钱一个,蘸油水,从病人的背心开始,轻轻地向下顺刮(切忌倒刮),并逐渐着力。如果是羹匙干了,可以再蘸再刮。直到局部皮肤泛红隆起,或显示紫黑色痧点,病人苏醒并感觉轻快为止。

若病势急重,出现剧烈腹痛,上不得吐,下不得泻,可去中药店买点痧疫回春丹0.2克,温开水吞服,以开窍逐秽。

二、怎样预防中暑?

1、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点至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2、别等口渴了才喝水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饮食

夏天的食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其次,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

4、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三、中暑了怎么办?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重体力劳动所致。

重度中暑还可继续分为:

1、中暑高热,即体内大量热蓄积。中暑者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过40度。

2、中暑衰竭,即体内没有大量积热。中暑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而快、晕厥、昏迷、血压下降等。

3、中暑痉挛,即与高温无直接关系,而发生在剧烈劳动与运动后,由于大量出汗后只饮水而未补充盐分,导致血钠、氯化物降低,血钾亦可降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口渴,尿少,但体温正常。

四、重症中暑常有四种类型:

1、中暑衰竭:此类型最为常见。由于大汗及周围血管扩张致血容量不足而引起。起病较急,常在站立或劳动时突然昏倒,多见于老年人和未能及时适应高温者。

2、中暑痉挛:大汗后畅饮又未及时补充钠盐,致骨胳肌收缩时发生阵发性疼痛、抽搐,多见于青壮年。

3、日射病:烈日暴晒头部(大脑温度可达40~42℃),引起脑组织充血、水肿。以剧烈头痛、呕吐为特征,重者昏迷,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4、中暑高热:患者体内大量热能滞留,体温高达41℃以上,皮肤干燥无汗,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躁动以至昏迷。对中暑者,应使之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含盐清凉饮料或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对重症病人首要措施是降温:用冰水、井水或酒精擦洗全身;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或将全身(头部除外)浸光在4℃水浴中,努力使体温回降,并送医院急救。

五、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1、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2、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3、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4、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凉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5、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6、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7、高温影响下,体内热积蓄过多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致生命活动受到危害的一种急症。人体能维持体温37℃左右,是由于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和运动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皮肤表面、呼吸和出汗等途径所散失的热量,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达到平衡。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且湿度过大时,蒸发散热受阻,大量热积蓄,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引起中暑。野外作业者、过度疲劳者、久病者、老年人以及产妇等均属易中暑者。

8、轻度中暑时表现为精神恍惚、疲乏无力、头昏、心慌、大汗、恶心、体温超过37.5℃等症状。有这些症状的人,如及时离开高温环境,一般休息3~4小时后可以恢复。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