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2:23
唐代琉璃器的成就突出表现在陈设品、生活用品玻璃器的制作上,主要是玻璃瓶、玻璃茶具、玻璃杯等。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诗中有“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梨”之句,指出唐人曾用玻璃杯作为酒具。
又如柳宗元《河东记》记载扬州有一种玻璃器“表里通明,如不隔物……瓶口刚如苇管大”,类似的记载在唐人的诗句、文赋中常可见到,这说明玻璃器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的《简简吟》,一语中的,说明了琉璃既是贵族,却又易碎。
唐代新增的琉璃器型有琉璃茶碗、琉璃茶托、琉璃空心球和琉璃佛像等。另外,唐代也有许多玻璃珠,珠形多为棱形、五棱形、扁圆形、球形等,个头较大。
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发现的唐淡黄绿色玻璃茶盏、托,茶盏高5.3厘米,口径12.6厘米,重117.3克;茶托高3.8厘米,口径13.8厘米,足径4.7厘米,重136克,这套茶具具有中国风格,应为我国自己所制造的。
形制也较为简朴,茶盏为喇叭形口,淡黄微绿,透明,有小泡。坦腹斜收,带圈足。茶托为宽沿小口,边缘上卷,敛口深腹,下有矮圈足,素面,淡*。
唐代的琉璃物品深为人们所青睐。据《关中胜迹图志》云,“太真以琉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笑饮”。太真即杨贵妃。唐代徐夤在《郡侯坐上观琉璃瓶中游鱼》一诗中有云:宝器一泓银汉水,锦鳞才动即先知。似涵明月波宁隔,欲上轻冰律未移。这是描写众人观看琉璃瓶中游鱼的热闹景象。因为琉璃制品在唐代并不多见,可以隔瓶窥鱼的琉璃瓶算得上一件稀罕宝贝了。
如河南省洛阳关林唐墓,发现了一只唐代琉璃瓶,通体翠绿色,高约8厘米,腹部直径约6厘米,瓶口部为绽开的石榴形,形若皇冠,颈短,腹鼓,圈足;造型既大方雅致,又精巧可爱。
这只玻璃瓶小口,圆唇,束直颈,扁圆形腹,平底内凹。玻璃瓶表面有一层锈蚀薄膜,显现出与玻璃相一致的平行波纹,十分精美。
此物器型圆润规整,丰腴肥体,具有典型的盛唐风韵,为唐代无疑;但并非唐窑烧制,应为唐时西域诸国贸易交流的珍品,特别是石榴瓶口具有典型的西域特色。
从琉璃瓶的造型来看,石榴形口是典型的西域特色,虽然唐宋之际中原各陶瓷窑口也有生产琉璃制品,但并不发达,属即兴之物,而且这样薄如蝉翼的胎质以及高超流畅的整体韵味都不似中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