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4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3:26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腊八日,民间还要用米醋泡上去皮的蒜瓣,密封于坛罐内,置于较暖处,20天后,其醋色泽深红,味酸微辣,谓之"腊八醋"、"腊八蒜"。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其中,“端”为初的意思,“午”指阴阳交逆,“阳”乃奇数;古人按地支推算将五月写作“午月”,将双午视为“重午”,将初五写成“端午”,将午时写成“阳辰”,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便有了众多相异的节名和习俗如端午节挂钟馗像,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小孩子涂雄黄,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等。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女神保佑。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闽省,广东省及东南亚一带,最时兴于七夕拜七姐。这的确是旧日女儿家的大节日。大部份的省都有庆祝七夕的七巧节,唯大都当作一般庆典庆祝。闽,广省则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广东省,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也就是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此外重阳节赏菊饮酒,也是一个传统的风俗。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重阳时节,上山登临游览,欣赏深秋的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怕的感受。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参考资料:http://www.vilinux.com/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303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3:26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腊八日,民间还要用米醋泡上去皮的蒜瓣,密封于坛罐内,置于较暖处,20天后,其醋色泽深红,味酸微辣,谓之"腊八醋"、"腊八蒜"。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其中,“端”为初的意思,“午”指阴阳交逆,“阳”乃奇数;古人按地支推算将五月写作“午月”,将双午视为“重午”,将初五写成“端午”,将午时写成“阳辰”,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便有了众多相异的节名和习俗如端午节挂钟馗像,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小孩子涂雄黄,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等。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女神保佑。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闽省,广东省及东南亚一带,最时兴于七夕拜七姐。这的确是旧日女儿家的大节日。大部份的省都有庆祝七夕的七巧节,唯大都当作一般庆典庆祝。闽,广省则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广东省,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也就是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此外重阳节赏菊饮酒,也是一个传统的风俗。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重阳时节,上山登临游览,欣赏深秋的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怕的感受。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收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3:27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通宵熬煮,香飘十里。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腊八日,民间还要用米醋泡上去皮的蒜瓣,密封于坛罐内,置于较暖处,20天后,其醋色泽深红,味酸微辣,谓之"腊八醋"、"腊八蒜"。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其中,“端”为初的意思,“午”指阴阳交逆,“阳”乃奇数;古人按地支推算将五月写作“午月”,将双午视为“重午”,将初五写成“端午”,将午时写成“阳辰”,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便有了众多相异的节名和习俗如端午节挂钟馗像,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小孩子涂雄黄,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等。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女神保佑。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闽省,广东省及东南亚一带,最时兴于七夕拜七姐。这的确是旧日女儿家的大节日。大部份的省都有庆祝七夕的七巧节,唯大都当作一般庆典庆祝。闽,广省则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广东省,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也就是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此外重阳节赏菊饮酒,也是一个传统的风俗。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重阳时节,上山登临游览,欣赏深秋的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怕的感受。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3:28
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腊八蒜等风味食品。腊八日,民间还要用米醋泡上去皮的蒜瓣,密封于坛罐内,置于较暖处,20天后,其醋色泽深红,味酸微辣,谓之"腊八醋"、"腊八蒜"。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其中,“端”为初的意思,“午”指阴阳交逆,“阳”乃奇数;古人按地支推算将五月写作“午月”,将双午视为“重午”,将初五写成“端午”,将午时写成“阳辰”,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便有了众多相异的节名和习俗如端午节挂钟馗像,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小孩子涂雄黄,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等。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夕或女儿节,这一天是女儿家们最为重视的日子。七月初七之所以称为乞巧,是因为民间俗信这天牛郎织女会天河,女儿家们就在晚上以瓜果朝天拜,向女神乞巧,希望能求得女神保佑。
乞巧,她们除了乞求针织女红的技巧,同时也乞求婚姻上的巧配。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闽省,广东省及东南亚一带,最时兴于七夕拜七姐。这的确是旧日女儿家的大节日。大部份的省都有庆祝七夕的七巧节,唯大都当作一般庆典庆祝。闽,广省则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广东省,大伙儿摆七凑热闹,十分隆重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也就是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此外重阳节赏菊饮酒,也是一个传统的风俗。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重阳时节,上山登临游览,欣赏深秋的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怕的感受。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