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最早的“春晚”,是在什么时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5:4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9 01:59

现在人们通常将1983年作为央视春晚元年。但其实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并非新中国影像史上的第一台春节晚会。


1955年,是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币值改革,新版人民币发行;克拉玛依油喷油;粮食和棉花产量均创最高纪录;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推出纪录电影《春节大联欢》,与全国人民一起迎接和平与发展的曙光。


《春节大联欢》由张骏祥担任总导演,导演组成员包括林农、谢晋、王映东、岑范,谢添担任舞台监督。主要节目类型包括:戏曲、相声、戏法、歌舞、合唱等,节目时长近80分钟。汇聚了老舍、巴金、周立波、杜鹏程、孙谦、陈其通、袁雪芬、梅兰芳、侯宝林、钱学森、华罗庚、郭沫若、荣毅仁、乐松生、郭兰英、张瑞芳、白杨、赵丹等众多重量级人物。电影演员郭振清出任报告员(总主持),安琪任报幕员(节目串场)。

1955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成为这一年的关键词,也成为春节大联欢的主题。在整台晚会的十个节目中,开场儿童合唱《我们为你们歌唱》和结尾大合唱《向社会主义前进》都鲜明地点出主题。


从现存的资料片中可以看到,影片开始,观众从剧场内外向晚会现场汇聚,互相拜年问候。接着镜头转向舞台,报告员郭振清和两位男演奏员一齐上场,一段开场小号演奏之后,仪式开场,郭振清发表了开幕致辞:

同志们,年胜利地结束了,我们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胜利的*里进入了年。是的,我们不但是在社会主义工业化飞速进展里,而且是在庆祝农业合作化的罗鼓声里,是在庆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手工业合作化的爆竹声里来进入了年。为了庆祝年各方面的收获和成就,为了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年,*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今晚邀请了各界人士来参加这个春节大联欢。


在国家电视台尚未成立之前,这部用电影胶片呈现的《春节大联欢》成为新中国影像史上的第一台“春晚”,也是整个五十年代唯一的一台影像春晚。《春节大联欢》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上是一个孤立的个案,在春晚的历史上也是一个独特影像作品,它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首先,《春节大联欢》以纪录电影形式拍摄一台春节晚会。这成为中国人在影像时代欢度春节的新鲜表达方式。它虽然是一部电影,但呈现出的主要是一个个具体的文艺节目,而不是剧情表演。不过,晚会还是留下了比较明显的表演痕迹。这样的表演惯性甚至延续到80年代的春晚当中。

其次,《春节大联欢》组构出春晚的部分节目类型。如戏曲、相声、歌舞、杂技等。但从节目类型所占比重来看,戏曲类节目占到语言类节目只有一个(相声《夜行记》,表演:侯宝林、郭启儒),歌舞类节目也只有二个(歌曲《三月里桃花开》,演唱:郭兰英;歌剧《草原之歌》选段,表演:*实验歌剧院)。这与目前春晚所形成的节目类型格局相差甚远,联欢特色不够明显。但从历届春晚节目类型统计中可以看出,戏曲节目确也存在从多到少的过程趋势,直到现在维持在1个左右;语言类节目虽然波动较大,出现多个高峰和低谷,但节目数量平均值为9个。如果按照每个节目15分钟计算,语言类节目己经占到一台约4小时30分晚会时长的一半。

大合唱《向社会主义前进》领唱:周小燕

再次,《春节大联欢》体现了鲜明的*色彩和宣传教化功能。比如在儿童合唱《我们为你们歌唱》表演过程中,影片穿插了对过去一年国家工农业领域新成就的介绍,以此鼓舞全国人民的工作热情。但在具体节目中,春节的民俗特色却被淡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会节目还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报告员郭振清介绍说:

今天晚上的节目还要播送到全国。(镜头转到转播台,穿插听众在不同地方收听的场景)现在在全国的各城市里和农村的俱乐部里,在国防的前线,在少数民族的帐幕里,从水天雪地的长白山,到海南岛的椰子林里,都有人在收听晚会的节目,和同志们在一起共同欢度这个春节。

《春节大联欢》以全国广播的传播方式形成在场与共时效应,产生对不同地域人群的凝聚作用,可以看做是春晚仪式思想的萌芽。

主创人员意图通过全国广播的形式召唤更多的收听群体,在共同的场域内同步感受春节大联欢、民族大团结氛围。但在传播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电视尚未进入大众生活之前,这种仪式观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是有限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