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世祥的社会评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4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17:50

2014年3月13日,四川日报报道,*四川*近日印发《关于追授毕世祥同志“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称号的决定》,《决定》说:毕世祥同志是植根藏区、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他坚守藏区工作岗位30多年,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爱党、爱国、爱民,旗帜鲜明反对*、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在雪域高原用生命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民务实清廉的人生篇章。他立场坚定、敢于担当,每当党和人民事业需要时,始终不畏艰险、冲在前头。在藏区反*斗争中,他总是亲临一线、身先士卒,与*势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以“爱国、守法、感恩、团结”群众教育活动为抓手,精心组织宣传教育,占领*主阵地,正确引领群众。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曾两次因公外出遭遇车祸,留下了后遗症,仍不顾山高路险,坚持深入一线、深入高山草甸开展群众工作。2010年“4·14”玉树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抵达海拔4200多米的石渠县真达乡开展抗震救灾,一年17次深入灾区蹲点指导,被群众称赞为“拼命工作的好官”。针对藏区中小学生辍学挖虫草的现状,他耐心做群众工作,告诉大家“最好的虫草在课堂里”,帮助一大批学生重返课堂。他苦干实干、敢为善成,担任州旅游局*期间,实地考察,走遍了甘孜州的山山水水,许多地方只能以马代步甚至徒步踏勘,被干部群众称为“马背上的*”。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泸定海螺沟、稻城亚丁等一批生态文化旅游景区逐步发展为国际知名景区,俄色茶、牦牛等一大批藏区特色农副产品打入国外市场。他提出将藏族文化融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组团赴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演出,充分展示新中国藏区的新生活、新风貌。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始终坚守职业底线,从不利用职权为亲戚朋友谋私利,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儿子大学毕业因就业问题请他出面打招呼被他拒绝,遇难时衣服口袋里装着的却是为结对孤儿买新衣的纸条。毕世祥同志是*过硬、信念坚定,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始终与党同心同向、用心同行的杰出民族干部;是忠诚于党的事业,长期扎根藏区,艰苦创业、苦干实干,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用生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领导干部。
毕世祥同志是四川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特别是党*提出“好干部”标准以来,涌现出的优秀领导干部代表,他的先进事迹集中反映了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藏区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勇于担当、恪尽职守、廉洁从政的崇高品格。这是我省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两个跨越”伟大征程中的宝贵财富。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为民务实清廉,更加积极奋进、真抓实干、服务群众,凝聚推进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决定,追授毕世祥同志“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称号。
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向毕世祥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品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守*党人的精神追求,保持*定力,争做*过硬、与党同心的好干部。学习他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立足岗位模范践行党的宗旨,争做服务群众、亲民为民的好干部。学习他勤政务实、追求一流的敬业精神,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争做脚踏实地、奋发有为的好干部。学习他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顽强斗志,主动直面困难和问题,争做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的好干部。学习他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争做秉公用权、廉洁自律的好干部。
各地、各部门要紧密联系实际,精心组织部署,采取多种形式,迅速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毕世祥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要把学习活动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凝聚改革共识,统一思想行动,不断提高推动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和勇气,冲破观念束缚,突破利益藩篱,坚定不移、心无旁骛地贯彻落实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要把学习活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巩固完善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更好地服务和推进“两个跨越”。要把学习活动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党治吏,坚持“好干部”标准,鲜明“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用人导向,切实加强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的*自觉,形成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吃苦奉献的清风正气,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14年3月12日,四川*副*柯尊平在四川*组织部、四川*宣传部联合举行的毕世祥同志先进事迹表彰会上讲话。柯尊平指出,毕世祥同志用生命践行了入党誓言,用人生书写了赤胆忠心,用行动坚守了共同信仰,为四川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广泛开展向毕世祥同志学习活动,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品质,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勤政务实、追求一流的敬业精神,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顽强斗志和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要以他为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以他为榜样,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他为标杆,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2014年3月12日,四川*副*柯尊平在成都金牛宾馆会见原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毕世祥同志的妻子、儿子、妹妹、妹夫等亲属,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柯尊平说,毕世祥同志对党忠诚、真情为民、无私奉献,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特别是党*提出“好干部”标准以来,我省涌现出来的优秀领导干部代表。毕世祥同志因公殉职后,*和*高度重视,*领导同志高度赞扬他爱党、爱国、爱民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决定追授毕世祥同志“实践党的群众路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毕世祥同志学习,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使毕世祥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更加广泛、深入、持久的影响,为推进“两个跨越”凝聚强大正能量。 1982年7月,毕世祥同志从西南民族学院政史系毕业后,主动回甘孜州参加工作。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党。曾在州直属团委、康定师专、康定县、甘孜县、州外贸局、州旅游局、州*、州委宣传部等多个单位和多个领导岗位工作。32年来,毕世祥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在甘孜州纷繁复杂的各种危安案件处置中,充分运用*武器,树立良好社会*导向,为稳控局势提供*支持;毕世祥同志坚韧奋进,敢于正视困难、直面矛盾,以不屈的韧劲,扩大了甘孜州民族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大力推进甘孜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毕世祥同志敬业爱岗、勤勉工作,以“爱国守法感恩团结”群众教育活动为抓手,组建5000余名宣传辅导员队伍,创新“1+N”宣讲方法,构建全民参与大宣教格局;毕世祥同志真情为民、倾情为民,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足迹遍布甘孜的山水,年均深入农牧区基层时间达5个月以上,行程8万公里,救济困难群众上百人次,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30件次;毕世祥同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公道正派、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受到领导、同事和亲友的尊崇。
毕世祥同志是少数民族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优秀楷模,是新时期兰辉式的好干部。毕世祥同志的优秀品质是一面光辉旗帜。 眷恋家乡
他从小就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念,把家乡介绍给世界的想法,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很深的根。
热爱工作
他总是亲自到达一线,从来没有一丝怠慢,担任州旅游*期间,他跑遍了甘孜州的每个县城。
勤奋学习
没接触过英语的他,在大学期间,每日学习到深夜,最后,能和老外流畅交流,成为全班74名同学的偶像。
“康巴冬月雪满山,壮士一去不复返,贡嘎巍巍哭我兄,大渡滔滔泪难干。”昨天,这首诗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大量转发——这是甘孜州原副州长、现任南充*常委的胡斌,献给甘孜州委常委、宣传*毕世祥的悼词。
“他喜欢思考总带给人惊喜”
提出发展新思路
如今形成特色旅游
生在甘孜,长在甘孜的毕世祥,从小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念。把家乡介绍给世界的想法,在他的心中埋下了根。1997年,他担任甘孜州旅游局*,那时候的甘孜州还不太为人所知。
在毕世祥担任州旅游*的12年间,他总是首先考虑本土文化与地域特性。坚持旅游要与当地风土、当地百姓结合。
当所有旅游景点都在忙着修建宾馆时,他却提出了“民居接待”的旅游接待模式。“他喜欢思考,也总是带给人惊喜。”丹巴县旅游局*罗顺芳说,高原的生态脆弱,大量修建会破坏环境,而具有特点的民居接待,不仅让游客感受最本土的文化,也能让百姓致富。“到2007年,丹巴县已有70家民居接待点,每年为居民带来约10万的收入。”其实,整个甘孜州的旅游业在毕世祥的带领下,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康巴旅游环线”。
“他非常‘能跑’,总亲自到一线”
海拔4300米石渠县
他一年去了17次
为了能了解当地情况,毕世祥总是走到最基层去。同事眼中,毕世祥是一位非常“能跑”的领导。悼词中,有一句话:仅2010年一年,他就17次奔赴海拔4300余米的石渠县访贫问苦,救灾救难。
石渠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距离康定696公里。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毕世祥身上并不少见。“只要有任何事情,他总是亲自到达一线,从来没有一丝怠慢。”罗顺芳说,在毕世祥担任州旅游*期间,他跑遍了甘孜州的每个县城。
就在毕世祥出事的前一天,他还在成都出差。接到下基层开展群众路线的工作任务后,他立刻从成都赶回康定,又在次日上午7点,不顾漫天大雪,准时出发去往407公里外的新龙县。但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能回来…… 西南民大校友:毕世祥对家乡感情特别深
昨日上午,一支支蜡烛在西南民族大学78级政史系*班的同学QQ群中点燃,这是大学同窗们在为毕世祥送行、祈祷。“从网上看到消息,简直不敢相信,心里真的很难受。”同班同学老郭曾跟毕世祥住在一个寝室。他说,昨日上午,同学们都在QQ群中点燃蜡烛,追忆毕世祥。
据了解,今日上午,毕世祥大学班上的两名同学将启程赶往甘孜州,代表全班学生为他送行。
印象
高个子的他很关心同学
虽然35年过去了,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张为波对这位同班、同寝室的老同学的记忆,依然清晰地停留在1978年10月,这一年,毕世祥考入了西南民族大学政史系。
当年,18岁的毕世祥穿着一件白毛衣走进了寝室,康巴汉子特有的高原红印在两颊,高挑的个子让他显得非常精神。
出生于1960年的毕世祥虽然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但是对同学特别关心。毕世祥个子高,喜欢打篮球,张为波喜欢每天早上跑步,毕世祥总会特别嘱咐他,“早上天凉,你要小心,别感冒了。”
“他很喜欢跟我们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他说自己来自丹巴,那里有‘美人谷’,风景很漂亮。”张为波说。毕世祥对家乡的眷恋,也留在了老郭的印象之中——当时从甘孜来成都的路还不是很方便,每次上学,毕世祥都要坐好几天的车才能赶到学校,但他却对自己的家乡感到特别地骄傲,经常跟同学介绍家乡土特产。“毕业后,他就回到了家乡甘孜工作。”
成绩
他英语特别好全是靠自学
在老郭记忆中,毕世祥永远都是很精干、做事风风火火的一个人。
去年,30年同学聚会,他因工作太忙,匆匆吃过午饭就走了。两人的最后一面,是在民大校园中的一次擦肩而过,“当时他跟我讲,自己即将去学习进修,因大家都比较忙,就没说两句话……”
读大学时,毕世祥的英语就特别好。进大学前,毕世祥从没接触过英语。“刚进校,他连ABC都不认识,要从26个字母开始学起。”同班同学阿佳说,异常勤奋的毕世祥,每日都会学习英语到深夜,在大家都在外出看电影逛街时,他却留在寝室看书。“他从不被外界干扰。”
渐渐地,毕世祥从不敢开口说英语的学生,成为全班74个人的偶像,“他的英语成绩排在全班前列,竟能和老外流畅交流。这让一米八个头的他,成为了全班女生眼中的‘白马王子’。”阿佳说。
张为波记得,毕世祥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偏上,排名全班20名左右,“他的哲学也很优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