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0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52
可以先看《中医学基础》(大专版),由浅入深,再结合《本草纲目》。基本上一般的常见小病就没问题了,养生绝对能拿下。如果很着迷养生的话,还可以看《黄帝内经》(有白话文译文的),这样你就可以更精进。以后逐步看深一点的版本。《中医学基础》很重要。(痛风请关注高原彝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53
如果您想自学中医,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起点的书籍: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较为全面的阐述。建议先阅读其中的《素问》部分,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主要部分,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2.《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另一部中医经典著作,主要介绍了疾病的发生、流行和治疗方法。这本书包含大量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药物学著作,详细描述了各种中药的性味、功效和使用方法。在学习中医时,了解中草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中草药是中医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是一本介绍中医针灸理论和实践的著作,全面介绍了针灸治疗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学习针灸是中医学习的必备部分之一,阅读这本书可以建立对针灸学的基本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学是一门很宽广的学科,单凭一两本书是难以全面掌握中医知识的。建议在自学过程中多阅读不同的中医学术著作,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实践,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和总结。
这里推荐一下国医明师学社,是一个零基础学中医的全面课程,共238节课程,包含以下模块:
1.《中医哲学基础》:介绍中医的基本哲学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共16节课程。
2.《藏象学说》:讲解中医的脏腑学说和五行学说,理解身体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共35节课程。
3.《气血与经络》:介绍气血、经络的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7节课程。
4.《病因病机》:讲解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帮助学生理解中医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共23节课程。
5.《不生病的智慧》:介绍中医的预防保健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健康。共5节课程。
6.《中医诊断》:从诊断基础开始,依次介绍望诊、舌诊、脉诊、八纲辨证、病性辨证和病位辨证等内容。共87节课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53
如果你是业余人士
那么最好先看唐云的《走近中医》和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这两本书。可以帮你建立初步的中医印象。
接下来,如果有能力,应当直接看古籍。不要去看现代的中医教材,一般看了你也不会用。而古籍中也不要先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类的,没有一点基础,读了脑子也是糊涂的。
读古籍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开始,因为他的书是逻辑性最好的,一看就明白。然后再读他的《长沙药解》建立初步的中药理论。黄元御的书现在没有单卖的,书店里都是黄元御全书。黄元御擅长五行理论。
在下来读《郑钦安医书阐释》。这本书其实是郑钦安的三部医书的合订本,由唐步祺阐释。郑钦安擅长阴阳理论模型。读到这里一般的病你基本都可以自己解决了。
往下就要继续读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作为一个提高。这两本书在黄元御全书中有。
这时,你可以看看《黄帝内经》了,很多东西一看,你就会明白。至于《伤寒论》在《郑钦安医书阐释》和黄元御全书中,他们二位都为其作过注,看着更方便些。直接读无注的原本,对初学者肯定不行。
到此,你的中医水平肯定比外面很多中医师都高。因为我就是在这样学,很有感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54
要想自学中医就得先看中医基础理论,只有了解了中医的一些个思想之后才能看得懂专业点的书,然后就是中医诊断学,就是所谓的望闻问切,
可以配合看一下《濒湖脉学》,这个脉学很重要,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学校不系统的给上一下,哪怕是选修课也行啊。。。再就是中药和方剂,中医的“理法方药”这四门课就占全了,然后就是古籍,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和温病学是学校开的四大经典课,个人认为要是自学伤寒和内经一定要看,不过最好在“理法方药”看过之后再看,要不有些东西自己体会不到,再就是《人体使用手册》上还提到了经络问题,有兴趣也可以看下针灸学,这个在院校里中医学的学生也是必修课的内容。
中医是个很比较枯燥的东西,希望能坚持下来静下心学习,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5 07:54
你要学药学购《本草纲目》就得配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药知道中国药材就看《全国中草药汇编》。
你要看病当医生,就先学古文,背诵《伤寒论》《中药学》《金匮要略》《黄帝内经》《温热经纬》《王叔和脉学》;再博览群书,通诸子百家。就成良医或名医,记住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