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5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21:10
我看陶渊明我觉得陶渊明是个很可悲的人。
此人八岁丧父,跟母亲和妹妹相依为命。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说,在没有男人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性格上多少都会尤柔孱弱,做事缺乏男人应有的魄力和勇气。是的没错,很明显这点我们从其一生可以看到,这是造成陶渊明悲剧的一个原因。
十二岁时很不幸他母亲也死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外祖父家中生活。他外祖父孟嘉是当代名士,藏书甚丰,陶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受高等教育。我们知道,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便成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在陶渊明所处的两晋时代更是如此。在孟嘉家里,陶渊明遍阅儒道典籍,这造成了他信仰的不唯一,他的骨子里“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理念正是儒道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体现。信仰的矛盾,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他一生四次入仕,五度辞官,前后可谓曲折至极。廿九岁那年做了江州祭酒,后来因为庶族出身,接受不了仕族鄙视的目光愤而次官,后又做了个主簿,又辞。后又因家境困难遂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不久知桓玄有反意,不愿同流合污又辞官。后桓玄果然废晋帝,大将刘裕起兵讨逆,他又奔之刘裕门下做参军,刘裕灭桓玄后他着实高兴了一阵子,熟料刘裕为剪除异己杀人较多,他看不下去再度辞官,这已经是四辞了。但这年秋天他又出来做了彭泽县*,不久终因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而彻底退出官场,时年四十一岁,十三年光阴也在做官的屡战屡败中逝去。
试想,如果陶渊明有项羽的“彼将取而代之”或刘邦的“大丈夫生当如斯”的魄力的话他会有这样窝囊的人生么?不要觉得他辞官后就是开明的、伟大的。说白了,辞官后的陶渊明就是庐山脚底下的一个农民,只是这个农民和其他农民不同的是他认识字,会写点诗,还有就是不下地劳动整天种菊花把玩。而且,这是一个可怕的酒鬼,有一次他饿地几天没吃饭,一名昔日好友今日太守来看望他他竟然不能下床迎接。该朋友临走之际怜其拮据送钱两万,朋友前脚刚走这家伙后脚就把两万钱全部送进酒馆存了起来,这到好,这次喝不完还有下次,累积嘛~!
很不幸的是不久后一场大火烧光了他仅有的四壁,怎么办?老婆和孩子还要吃饭啊,再坚持文人清高就得饿肚子,没办法,为了活命他不得不亲自下地劳作。这就是我们的专家学者所说的他积极参与人民劳动的原型,其实一切都是被动的,由不得他。
我大概浏览了一些学者对陶渊明的评价,觉得还是梁启超说的最好:“陶渊明性格上孤芳自赏、柔弱多惭”,基本就是这样子的吧,当然,现在陶学的研究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标新立异,很多人把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上去的也未尝不多见,譬如说我看到袁行霈先生的评价说陶渊明的诗歌里表现了高度的哲学思想并用诗歌的形式对其人生做了高度的哲学结论。我就纳闷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思想家的著述在很大程度上都只能说是哲学思想而并不是哲学结论,还更何况你陶渊明才是个写诗的。你说是哲学结论,那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哪里?做学问是要做新,但马屁拍到这个份上也就没什么意思了。记得韩寒说他有一次收到了某读者的来信,里边是张该读者学校的语文试卷,阅读题竟然是韩寒的《求医》,他认真地做了一遍,结果跟标准答案一对,八个题他错了五个。他就纳闷了,怎么自己的文章自己还做错?问题在哪里?就在出题的人强加的东西,比如说有某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什么,其实就韩寒自己说的话一样,他写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自己写这句话的时候还加进去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一样,我想陶渊明先生写诗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自己的会用诗歌的形式总结出自己的人生的高度的哲学结论吧?
对与他的诗歌,说的人太多了我也就不再扰舌了,不过我这里比较同意一种说法,那就是“陶渊明结束了一个诗歌时代,谢灵运开始了一个诗歌时代”,因为在谢灵运前诗歌均以写意为主,在谢灵运手里,诗歌开始摹状为主写意为属了,这个不必赘述,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陶渊明在结束诗歌的写意时代的同时也开启了田园诗歌的这个流派,可以说,这个人是站在中国古代诗歌承前启后的交叉点上,而他的诗之所以这么受重视我想大概也就是如此吧。
对于他的思想,众说纷纭,我觉得不能简单地满足于源于儒家、或源于道家、源于佛家之类的简单概括,也不满足于“援儒入道“、“外儒内道“、“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净化“之类的抽象总结。似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人为了创新什么能扯的都车上了管他有无牵连或者只有一丝若有若物的牵连。去掉*上的、文化上的、社会上的困扰因素,脱下裤子看陶渊明,我觉得应该是:自恋孱弱的多重信仰的文化农民。 如果太多了,你可以删一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21:11
我眼中的陶渊明——既握锄头又握笔的农民诗人
轻轻挖开花园角落的泥土,种上三株无名无姓的草儿,悉心的浇灌。
既然草本无名,不若我为你取个名吧!
这一株姓陶,那一株名渊,最后一株唤明。
陶——渊——明。
——题记
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
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的生活是简朴的,风格也是简朴的,这种简朴的特质是令人敬畏,是会使那些较聪明、较熟悉世故的人自惭形秽的。他今日是人生的真爱好者的模范,因为他忙乱中反抗尘世*的念头,并没有驱使他去做一个彻底的遁世者,反而使他的感官的生活调和起来。因为陶渊明已经达到了那种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内心冲突,所以他的生活会像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不费力。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作虽辛苦,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充斥着喜悦。“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尽管劳动还不熟练,但充满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陶诗所表现出来的忧是一种疼痛,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感。《庄子》里有一则寓言——有一种树,树干粗大却无人砍伐。因为这种树做船船沉,做棺棺朽,做器器毁,做门流脂,做柱生虫,毫无用处,所以得以保存。陶潜犹如这一棵特立独行的树。在黑暗的官场中摸爬滚打一阵后,深知要保全自己就要不为任何人所用。自由的最高境界是摆脱一切束缚。所以他选择自然作主导的田园生活,逃避疼痛。结果,肉体自由了。
陶潜,高出不胜寒,欲乘风归去。便化龙潜回了日思夜梦的高山绿水,田园深处。
归去来兮,倦了的陶渊明回到自己的小屋,洒脱孤傲,无牵无挂。
饮酒作乐,以琴书来消愁,你可曾想到借酒浇愁愁更愁!
坐车载舟,寻壑经丘,寻美景以排愁抒情,沉醉在这万物复苏,自由任性的世界却又保有一丝清明。又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说是排忧,不如说是为自己凭添忧愁。
寻高山以放歌,是在宣泄无法再压抑的忧愁伤痛吗?
顺应自然,乐天安命,安度余生,还犹豫什么呢?陶渊明,你是在犹疑什么呢?听天由命,唾弃自己了吧?难道是任其自生自灭?
寂寞的烟花在怒放。它们寂寞的无奈,却又不甘寂寞,不甘被人漠视,才不断地变幻自己的装束,不断呼啸着划过夜空。宣泄自己的不满,愤恨!陶渊明如果见了,也会舍下那菊,来哀怜这瞬间的美吧!
纵然青史已成灰,人却各有性,复言归去来兮。
诗人陶渊明以生命的火焰烛照着他的人生里程,用杯中物消尽心中的块垒,而化作一篇篇珠玑般美丽的诗章,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给后世的文人们留下有益的启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30 21:11
依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依然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草盛豆苗稀”不要紧,“夕露沾我衣”也不要紧,荷锄归来带回的不是疲惫,而是乐趣。再来一壶酒,来个一醉方休!诗兴又顿起,于是挥毫泼墨,脍炙人口的诗篇和着豪兴跃然纸上。脑海中诗意的空白驱走了所有杂念,物质与精神,他选择了后者。专注而无虑,成了他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也许,归隐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于是,这便成了一种精神——“隐士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当今社会缺少的。比如,80后的青春文学掀起一场风暴,这个也是作家,那个也是作家,结果翻开一看,只能感叹:中国的作家真是太多了!与商业挂钩而不能全身心致力于创作,就只能触摸大批肤浅的表面,熠熠生辉的时日就不能长久,这些书就只能挂上所谓“畅销书”的名号,成为人们娱乐的方式。所以,把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互换,当然没有错,但一旦联系起来,就难一成就真正的人才。
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应该擦亮慧眼,找到自己的“田园”,将隐士精神的精髓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