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鼓峰一战,为什么“苏军惨胜,日军小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55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12

一开始这只是一场外交纠纷,谁知道最后变成一场恶战,而苏日双方也通过这场战役让对方摸了个底。

(一)张鼓峰

张鼓峰位于吉林省珲春县以南,这是一个南北长条形约3公里的小山坡,坡度很小,车辆可以行驶到山顶,在它的主峰(149高地)西南约2公里,就是呈外突环流的图们江,在主峰以东约2公里,就是呈南北长约4公里的哈桑湖。

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峰,但是在1938年7月9日,有10余名苏联军人,在吉林省珲春县以南的张鼓峰构筑工事,接到这一报告的日本“朝鲜军”和“关东军”,认为这是苏军越界的侵犯行为,遂向国内建议,先在外交上提出*,然后动用武力予以驱逐。而苏军认为根据1886年的珲春界约,边境线在张鼓峰山顶的149高地。而日军认为这是“满洲国”的领土,其边界线应在张鼓峰的东侧。

张鼓峰事件发生后,“朝鲜军”、日军参谋本部,都指示要采取不扩大方针,为7月9日越境的事,日苏*之间进行了几次交涉,但都无结果。 而19师团却处处进行扩大的准备,以致最后终于演成恶战。

(二)苏日战

7月30日晚,苏军在张鼓峰地区的部队约7个营、火炮36门,战车11辆。从兵力装备上都超过了日军。但日军在张鼓峰已进驻了20天,构筑好了较完备的防御工事。 日军的第一次进攻,是在31日凌晨2时15分,从南部进攻张鼓峰的75联队第1大队,由其大队长中野藤七少佐率领,沿着东面和北面缓坡向上发动攻击。 他们越过地雷区和鹿砦障碍从东坡破坏了苏军的第一道铁丝网、在北坡破坏了三道铁丝网之后,接着攻向前沿阵地。苏军则施放照明弹,以各种轻重火器进行反击。日军不顾一切,一意冲向山顶。经过几次反复争夺,甚至用刺刀进行肉搏战斗,日军第1大队不顾伤亡于拂晓到达了张鼓峰山顶。但中野藤七及两名中队长均战死。 

7月31日,一部苏军在张鼓峰东侧就地坚守;8月1日,苏军终日进行反击,首先是位于哈桑湖北端的马鞍山地区炮兵上午9时对张鼓峰及沙草峰进行连续炮击,接着约在中午12时又对上述地区及图们江以西的古城、甑山一带的日军炮兵阵地进行轰炸,先后出动约130架飞机。8月6日,苏军按计划发起对张鼓峰地区的总攻。苏军以第32师及1个坦克营从北面攻占沙草峰。8月7日,以后,苏军的反击更形加紧,他们利用这块有限的弹丸之地的边境地带,投入了大量的炮兵、装甲部队和航空兵,以遮天盖地的优势火力,来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 

8月10日苏、日张鼓峰停战协定,于夜间24时在莫斯科签字。按该协定日军由现占据线后退1000米,苏军从10日夜24时(苏联沿海州时间)占据了现在位置。对张鼓峰事件,日军参谋本部及部队的指挥官们认为,这是苏联在外交上、军事上支援中国抗日,用军事行动,直接牵制日军向中国内地的武汉、广东发动进攻,以图继续增强苏、中两国关系和进一步鼓舞中国的抗日信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12

1938年,苏联在远东最大的特务头子留希科夫叛逃日本,这么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反水,立刻引起了苏联高层的恐慌。尽管从表面上他们故作镇静,若无其事地否认这一事件,却要求远东方面军加强苏联、中国和朝鲜三国之间的边境防务。

其实,从日本侵华战争那一刻起,苏联对远东地区就已经开始集结兵力,甚至暗地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现如今,留希科夫事件加速了苏、日双方的矛盾,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苏军似乎更显得迫不及待,要一决高下,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面对复杂的欧洲局势,苏联并没有完全做好应战的准备,他们一边密切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一边抛开价值观的不同,积极地向英、法两国伸出“橄榄枝”,希望结为同盟。也就是说,苏联的关注点在西方,但前提是必须打消日军的妄想。

二是,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其实已触动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苦于国内的*斗争和军队的削弱,不足以在两个方向上用兵。尽管中国战场上牵制了大部分的日军,但其下一步的战略意图并不明朗,唯有通过一场局部战斗,才能显现出来。



更关键的是,为了能够全身心地对付咄咄*人的德国,就必须消除来自远东的威胁。那么,通过武力打消日军进攻苏联念头,在关东军面前“秀一下肌肉”,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协议,更是武力较量后最好的结果。

为此,苏军在边境开始抢占制高点,海拔155米的张鼓峰成为首选目标,作为归属问题争议很大的张鼓峰,是最容易挑起事端的。果不其然,苏军登上张鼓峰的消息,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纷纷指责“苏军侵入满洲领土”,“占据军事重地”。



7月的一天,驻朝鲜的4名日军化装成平民,前往张鼓峰地区进行侦察,被苏军发现并当场击毙一名日军士兵,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对此恼羞成怒,立刻命令前沿部队做好进攻的准备。苏军也不甘示弱,往边境运送兵员、物资的车辆骤然增多。

张鼓峰一战,谁也不服气。

1938年7月15日,日军侦察兵被苏军击毙一名后,从当时日本高层的态度看,既愤怒又不想挑起新的事端,于是就有了参谋本部命令边境部队集结,同时要求部队“严禁擅自出战”,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但苏联人根本不在乎。



就在日本高层左右为难的时候,向来善于拿鸡毛当令箭,乐于“以下克上”的中下级军官,眼看着苏军“欺人太甚”,恨不得立刻发起进攻。果然,第19师团长尾高中将立功心切,违令发起了进攻,主导了一场日本陆军最大的抗命事件。

尽管苏军在人数和装备上占据明显优势,但还是猝不及防地被日军打败,在伤亡400多人后丢失了张鼓峰。胜利的捷报传回国内,包括天皇在内的所有人都在欢欣鼓舞,不但不追究尾高违令的责任,反而给予口头嘉奖:“朕甚为满意”。



介于苏军差强人意的表现,苏联最高统帅部下达了必须夺回张鼓峰的命令,随着集结的部队越来越多,远东方面军组建步兵第39军,兵力2.3万人,在250架战机、近300辆坦克和200多门火炮的掩护下,向驻守张鼓峰的日军发起进攻。

尽管日军单兵素质远高于苏军,但在重装备的支援下,苏军的攻势不断加强。坚守张鼓峰9天的日军也终于消耗殆尽,闻讯的参谋本部一边命令关东军进入一级战备,一边将原计划参加广州会战的一个师团,紧急调往张鼓峰前线担任预备队。



眼看日军就要失守,日、苏双方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签订了停战协定。按照协定,双方部队全部撤离张鼓峰,并脱离接触。这么匆忙地停战,源于双方都有些“投鼠忌器”,以试探性为主,但没有比出高下,谁也不服谁,均不会就此罢休。

日军第19师团撤出后,张鼓峰方向的防务交由关东军管理,以此作为对驻朝鲜日军的惩罚,而苏军不顾协定,重新控制了张鼓峰,赢得了此战胜利。张鼓峰一战,日军伤亡1400多人,而苏军伤亡4000人,可谓是“苏军惨胜,日军小败”。



也可以说,双方打成了平手。尽管都未取得实质性的战果,但双方都在加紧备战,为日后可能的大战做准备。不过,此战最大的赢家,应该算是尾高中将了,尽管打了败仗,却带着“勇将”的名誉,升任驻山东第12军司令,让*跌眼镜。

此战,已暴露出日军在武器方面的落后,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13

苏军炮火和飞机的轰炸使得日军伤亡惨重,但是8月9日和10日的激战仍要继续。苏军以张鼓峰东坡为基地,通过舟艇不断向张鼓峰运送部队、装备和物资,同时利用这一制高点向炮群指示攻击目标,使得苏军的火炮攻击更加精确。苏军的增援源源不断,而日本守军却越打越少,支援起到决定性作用,苏军虽然获得胜利但是伤亡惨重,日本虽然失败但是很大程度牵制了更多的苏军,所以说苏军惨胜,日军小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13

因为日军高层政见不合,立功心切,违反命令发起进攻,迫不及待的想将苏军拿下,不过也确实出其不意的小胜一番,打退了苏军,占领张鼓峰,但是苏军的最高领导命令他们必须夺回张鼓峰,然后部队越来越多,在近300多俩坦克,和200多火炮掩护下向日军发起进攻,这一战双方均死伤上千人,说是日军小败,也可以说是打成平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0:14

张鼓峰一战中,为什么苏军惨胜日军小败?张鼓峰这里的地形比较尴尬,在国界线上面,苏军没有办法四面包围只能正面上,坦克上不去用步兵进攻,步炮协同不好,虽然最终苏军还是胜利了,但是惨胜!日军也就算小败而已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