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2:1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0:19
了解和掌握河蟹的生活习性,是健康养蟹的基础。
(1)栖居方式
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晰、水草丰盛的淡水湖泊、江河中栖息。其栖息的方式有隐居和穴居两种。在有潮水涨落的河川或各类水域的岸滩地带,河蟹往往营穴居生活(图2-2)。在饵料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水面开阔的湖泊、草荡中,河蟹一般不挖穴,隐伏在水草和底泥中过隐居生活。通常隐居的河蟹新陈代谢较强,生长较快,体色淡,腹部和步足水锈少,素有“青背、白脐、金爪、黄毛”清水蟹之称。而穴居的河蟹新陈代谢较弱,生长较慢,体色较深,腹部和步足水锈多,素有“乌小蟹”之称。
图2-2 河蟹的洞穴
(2)食性
河蟹为杂食性甲壳类,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螺、蚌、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植物性食物有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眼子菜、苦草、浮萍、丝状藻类、水葫芦(凤眼莲)、水花生(喜旱莲子草)、南瓜等;精饲料有豆饼、菜饼、玉米、小麦、稻谷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水草等食物较易获得,故在自然环境中,其胃内食物组成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河蟹不仅食量大,贪食,而且消化吸收能力强,河蟹耐饥饿能力强,长达1个月不吃食也不致饿死。水温在5℃以下时,河蟹的代谢水平很低,摄食强度减弱或不摄食,在穴中蛰伏越冬。
(3)争食和格斗
河蟹不仅贪食,而且还有抢食和格斗的天性。特别是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大,易发生争食和格斗。为避免和减少格斗,在人工养殖时可采取饵料多点、均匀投饵,动物性和植物性饵料要合理搭配,刚蜕壳的“软壳蟹”要加以保护(如采取增加作为隐蔽物的水草数量、投饵区应与脱壳区分开等措施),以防止同类互相残杀。
(4)自切和再生
捕捉河蟹时,若只抓住1~2只步足,它能很快将其足脱落而逃生,并在原处再生新足,新足明显小于原来的步足,这就是自切和再生的结果,这是河蟹为适应自然环境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保护性本能,河蟹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均有自切现象,但再生现象只有在幼蟹进行生长蜕壳阶段存在,成熟蜕壳后,河蟹的再生功能消失。
(5)感觉和运动
河蟹有敏锐的视觉、嗅觉和触觉。特别是嗅觉,该器官为埋在第1触角的第1节中的平衡囊,属化学感受器,对外界气味的变化十分敏感。河蟹的攀高能力很强,特别是在蟹苗和仔蟹阶段,由于其身体轻,依靠附肢刚毛上的吸附水,能在潮湿的玻璃上作垂直爬行。因此,河蟹在小水体养殖时,不仅需要添置良好的防逃设备,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优良的养殖环境和提供优质饵料,只要养殖环境的生态条件好,河蟹就不会逃逸。
(6)对温度的适应
河蟹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1℃以上、35℃以下都能生存,但它们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在30℃以上的水域中,河蟹为躲避高温,其穴居的比例大大提高,特别是蟹种,如长期在30℃以上水域中生活,就容易产生性早熟,因此,池塘小水体养蟹,在夏季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如种植水草、提高水位等)。
(7)对光线的适应
河蟹喜欢弱光,畏强光。在水中昼伏夜出,在夜间河蟹依靠嗅觉,靠1对复眼在微弱的光线下寻找食物。渔民在捕捞河蟹时,就利用河蟹喜欢趋弱光的原理,在夜间采用灯光诱捕,捕获量大大提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1:37
河蟹习性有哪些
1.穴居
河蟹在水体中既可过穴居生活,也可过隐居生活。这主要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定,其目的都是为了躲避敌害。
在饵料丰盛、水位稳定、水质良好、水面开阔、水生植物丰富的草荡中,河蟹一般均隐蔽在水草丛和底泥中,过隐居生活。在有潮水涨落的河川、湖泊里,河蟹一般是挖洞穴居。水体环境不良时穴居增加。蟹穴位于高低潮水位线之间,蟹洞呈管状,断面为椭圆形,底部不与外界相通,穴长0.2一0.8米,长的可达1米,一般数小时至一昼夜便可掘一穴。穴道和地面呈10一20度的倾斜,洞穴大小与河蟹个体大小有关。
从养殖角度看,隐居的河蟹比穴居的生长快,体色好,腹部颜色白,也容易捕获。因此人工养殖水体要提供河蟹隐居的生态环境,以促进生长,提高河蟹的品质。
2.杂食
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饵料主要有:鱼、虾、螺、蚌、绷、水生昆虫等;植物性饵料主要有:浮萍、丝状藻类、马来眼子菜、范草、轮叶黑藻、水葫芦、水花生、水莱菜等;精饲料有各种饼、糠、鼓、渣类以及小麦、稻谷、玉米等。
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河蟹,解剖其胃部,可发现80%-90%的食物是水生植物和大量泥沙(包含有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等),胃内的食物组成与水体中饵料的种类和数量相符合。
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河蟹对饵料有明显的选择性。同时投喂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时,先吃动物性饲料。河蟹对生饲料比熟饲料更喜食,对鱼糜面粉团比单纯的鱼更喜食,对有咸味的鱼糜面粉团比淡味更喜食。因此在养殖中要注意饲料不必煮熟,同时注重各种动植物饲料的配比和混合,并添加一定数量的食盐,制成咸味的动植物配合饲料,并且要注意饲料相对稳定性,避免多变而影响摄食。
3.贪食和互残
河蟹的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强。不仅十分贪食,而且还有抢食、好斗的天性。特别是在投喂动物性饵料时或缺少蛋白质饲料时,为了争夺美味可口的食物而互相格斗。交配时,几只雄蟹为了争夺一只雌蟹而全力格斗,直至最强的雄蟹获得雌蟹为止。当抱卵蟹缺乏食物时,雌蟹常会挖取自身腹部的卵来充饥。人工育苗阶段,当饵料缺乏时,刚蜕皮的大眼幼体则大量残杀蚤状幼体。在蟹种、成蟹阶段,河蟹蜕壳期,未蜕壳的河蟹会进攻刚蜕壳毫无抵抗能力的软壳蟹,造成软壳蟹大批死亡,并被其同类吃掉。
所以人工养殖时,应针对上述习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投饵量要充足,分散多点均匀投饵,动植物饵料要合理搭配,刚蜕壳的软壳蟹要加以保护,增加水中的隐蔽物等,防止同类互相残杀,以提高其成活率。
4.自切、再生
当河蟹遭受敌害、同类攻击、受到强烈刺激或机械损伤,或在蜕壳过程中蟹足蜕壳受阻蜕不出来时,常会发生丢弃自己蟹足的自切现象。河蟹自切是为了求得生存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其自切断肢有固定的部位,折断点总是在附肢基节与座节之间的折断关节处。这里有特殊的构造,既可以防止流血,又可以从这里再生新足。这就是河蟹的自切再生。河蟹断落1一2个蟹足,并不影响其生命,数天后在断处会长出一个半球状的虎状物,继而延长成棒状蟹足。新生的肢体比原来的肢体细小,功能也相对较低。但再生现象只有在蟹种进行生长蜕壳阶段存在,最后发生了成熟蜕壳成绿蟹后,河蟹不再蜕壳,再生能力也随之消失。
5.蜕皮、蜕壳
河蟹一生从卵中孵出的I期蚤状幼体到最后一次蜕壳大约需蜕壳(皮)18次。通常将蚤状幼体逐步*到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再*为I期仔蟹,这一阶段称为蜕皮;I期仔蟹开始则称为蜕壳。
将要蜕壳的河蟹,背甲呈黑褐色,停止摄食,选择安静隐蔽的浅水处进行蜕壳。蜕壳开始时,头胸甲与腹部之间的侧板线产生裂缝,蟹背隆起,裂缝加大,束缚在旧壳里的头*先蜕壳而出,然后腹部向后退缩,使两侧肢体不断向中间收缩摆动,最后脱出旧壳。
一般认为虾、蟹类的生长随蜕皮(包括蜕壳,下同)的发生呈阶梯式增长,这与鱼类等其它水产动物连续式生长方式有很大区别。河蟹生长特点可按如下模式来表述:两次蜕皮间动物基本维持体长不变,线性尺度基本不增加,体重则随物质积累略有增长。蜕皮后,新甲壳柔软而富韧性,通过大量吸水使甲壳扩展到最大尺度,之后由于矿物质及蛋白质沉淀使虾、蟹甲壳硬化而完成体格的线性增长,由于物质积累、组织生长而替换出体内所吸收的水分,完成真正的生长。虾、蟹类生长的特点是,在每次蜕皮后都有大量、快速的生长,而在两次蜕皮之间则几乎没有生长,使虾蟹类生长呈阶梯状的不连续生长虾、蟹类蜕皮对于它们本身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影响虾、蟹的形态、生理和行为变化,是完成*、发育及生长所必需的,又是导致畸形、死亡、被捕食的重要原因。狭义的蜕皮仅指虾、蟹类从旧壳中脱出的短暂过程,广义的蜕皮过程则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贯穿虾、蟹类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凡是影响蜕皮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虾、蟹类的生长和生理活动。
虾、蟹类蜕皮多发生在夜间,光照及光周期对蜕皮是有影响的。临近蜕皮,活动频率加快,蜕皮时甲壳膨松,食道、胃以及后肠的表皮都同时蜕下。刚蜕皮的虾、蟹活动力弱,短时不能支持身体,不摄食。幼体及仔虾蜕皮后则可正常游动。
蜕皮期间虾、蟹摄食停止,为了合成新皮及维持新陈代谢而动用体内贮存物质。消化腺和真皮层是主要的物质贮藏场所,消化腺中贮存有大量的脂类物质,真皮层在蜕皮之前出现贮藏细胞,旧壳在蜕皮之前则大量被吸收。钙在蜕皮中具有重要意义,表皮硬化需大量的钙。所需钙质可从旧壳中再吸收获得,但大部分仍要从水中补充。
蜕皮过程受激素控制。切除眼柄可缩短虾、蟹类的蜕皮间期。温度升高可引起蜕皮周期缩短。对蜕皮有影响的还有光照及光周期。养殖池塘水的透明度过高也使虾、蟹生长减慢。在不良水质条件下,虾、蟹生长减慢。低氧条件下蜕皮间隔延长。另外,虾、蟹群居的密度会影响其生长,较高的密度导致生长降低。
6.善逃遁
河蟹的攀高能力很强,其爪尖锐而有力。攀高时,常将一侧步足伸直,趾尖抓住防逃设备的凹凸不平处或缝隙,另一侧步足弯曲,趾尖扣住地面,随着两侧步足的伸直和弯曲,河蟹就缓慢而谨慎地向上攀登。而仔蟹、幼蟹依靠其步足刚毛上具吸附水,甚至能在潮湿的玻璃板上作垂直爬行。河蟹生长季节一般对水流很敏感,逆水而上进行索食徊游。河蟹一旦达到性成熟,就要顺水而下进行生殖徊游,河蟹会想方设法翻越防逃设备,翻闸越坝。所以开始放养生长阶段特别要注意进水口,秋季河蟹成熟期特别要注意出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