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6:24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8-21 16:51
1、根据“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与要求,四川省第15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要有民族体育竞赛、大型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表演、选拔参加全国第11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项目和运动员、发掘、整理,推广民族体育等事项。
2、民族体育的竞赛与表演是四川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主体与核心。本届民族运动会竞赛项目设置射弩、民族式摔跤、蹴球、押加、珍珠球、高脚竞速、板鞋竞速、陀螺等8个大项62小项,各竞赛项目。
3、表演项目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特有的项目,是会区别于其他运动会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本届民族运动会有28个表演节目参赛,分为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三个大类项目进行比拼。
懂视网 时间:2022-11-21 22:04
1、划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2、抢鸭子,抢鸭子是把更多的鸭子放在水中,然后参加的人就可以在水中捕捉鸭子,抓的鸭子多的人被视为是鸭王,当活动开始的那一刹那,很多人都进入到一种比较热烈的气氛中,整个会场,都会被欢呼声,喜乐的声音,朋友加油的声音所充满,弄得热火朝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7:26
1、吃粽子
每到端午,网络上各大网红粽子又开始热炒,但四川人有自己的“粽子一条街”。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成都马鞍东路13号院几个老住户凭着各自的好手艺,每逢端午节在小区门口卖自家手工粽子逐渐延伸而来的传统特色。
2、插菖蒲艾叶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通常在端午节,四川人都会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例入端午节必备的物品当中。
3、给女婿送伞
据说过去在老四川的农村里,端午节还流行“送伞”这一习俗。大致内容是女婿在婚后第一个端午节,要备上九个粽子、九个盐蛋、两瓶酒,携妻子到岳父家过节。饭后女婿回家时会收到岳父/母赠送的一把伞,且不论天晴下雨,均要打伞回家,含有庇护之意,望婆家照顾新媳妇。
因为在繁体字中,“伞”是拥有人字最多的字,寓意多生儿女,人丁兴旺。
4、点雄黄,配香包
端午的时候,把雄黄酒蘸抹涂在小孩子额头的习俗,而有的时候会在孩子额头画“王”字、当然,也会佩戴五色丝线缠绕的鸭蛋和内装雄黄、苍术、丁香等中药,用棉布、丝线缝制的香包,如今的香包,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代表端午民俗的文化艺术品。
5、赛龙舟
龙舟竞渡是四川端午节传统活动之一,始于汉,尤以清末、*初年为盛。每到端午,江上锣鼓声天,江岸上站满了观赛的群众。但后来锦江河床升高,水位降低,成都市区的龙舟竞渡停止,竞渡活动移往新津、金堂等地进行。
6、撒李子
*时期,四川有一种外地罕见的习俗——撒李子。说是撒李子大会,其实也就是青年男女借此机会出来撒欢的时机。每到端午,正是桃李水果成熟的季节,李子不贵,又有一定的硬度,很适合作为互相偷袭的“暗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08:44
吃粽子,皮蛋,咸蛋,赛龙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2 10:19
四川人很重视过端午节,他们习惯上称端午节为端阳节,而且一般要过两次,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小端阳名字虽然“小”,但一般是正节,比起大端阳更正式、更讲究。
四川人过端午节历史悠久,内容也是五花八门,虽没有春节那么盛大张扬,但是过得很绿色、很低碳、很环保。
一、饮食——食物链丰富多彩,尽都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
初夏五月,百草丰茂,四川盆地风调雨顺,更是出产丰富,六畜兴旺。作为端午节的饮食,一般不像春节那样鱼肉荤腥,应有尽有,都是四川盆地土生土长的绿色食品,采用正宗地道的传统土方法烹制而成。其中最多的是面食,五月是小麦刚刚入仓的季节,以小麦为主自然不在话下,猪肉、牛肉大包子,水饺、抄手加烧麦,一般以蔊菜、豇豆为馅,再加上涂抹葱花和花椒的花卷,自然都是以新鲜的小麦面粉为原料。四川端午节也吃粽子,但是制作颇多讲究,多用糯米和饭米混合,加入腊肉颗颗,再放进花椒,做成圆锥形再用青绿色的竹叶包起来。四川盆地五月分肯定是鸡鸭成群了,禽蛋类食物也很丰富,盐蛋最好是当地人情有独钟的绿鸭蛋,皮蛋的口味也不错。这个时候的绿色蔬菜就太多了,不过水煮嫩玉米,水煮嫩黄豆,是最容易走上四川人的饭桌子的,紫黝黝的蔊菜,颜色鲜美,叶大而嫩,可炒可煮可做馅,一般的家庭逛市场都不忘买一把,仿佛是过端午节的标志似的。
二、保健——就地取材,即采即用,用的大多是草草药
与过其他的传统节日不同,四川人过端午节特别注意保健养生。一般是就地取材,当地出产的草草药,即采即用。门前挂菖蒲、陈艾,晚上还要煎菖蒲、陈艾水洗澡。四川有民谚:端午门挂菖蒲草,熬锅艾篙洗水澡。据大人们讲,这个风俗和张献忠有关,四川的年轻人一般都听过一个故事。正逢端午节之时张献忠入川,他在一草丛屙屎,没有手纸就随手扯一把霍麻(荨麻)插*,*立刻瘙痒、红肿起来。张献忠大骂四川人坏,连草都整人,要杀尽四川人。幸好附近一老农用陈艾菖蒲熬水治好了张献忠的红*,张献忠叫老农家门口挂上菖蒲陈艾作标记,他的兵就不会伤害他们,老农将此信息一传十,十传百,才有很多四川人免于张献忠的杀害,门前挂菖蒲陈艾自然就成为端午节一大习俗。四川也有在端午节岁饮雄黄酒之俗,并以雄黄酒涂于小儿之面,以免虫蛇之患,甚至还要把雄黄酒或蒜汁淋洒在住宅外之墙角旮旯,以驱蛇毒。此外母亲还要给孩子们做香包儿,用彩色丝缎及丝线做成,内装艾叶、熏草香料、雄黄等,据说可辟邪,又香气*人,故曰香包儿,到端午节这一天,孩子们都将香包儿带在衣襟上,还要互相攀比谁的香包儿做得最漂亮,可以说是孩子们在端午节最引以自豪的东西。
三、娱乐——结合生活,变劳动为活动,变劳累为休闲
四川长期以农耕经济为主,农事繁忙,劳动强度大,端午节的活动开展大多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变劳动为活动,变劳累为休闲。划龙船,是四川民间过端午节最闹热的活动,唐宋时四川便盛行划龙船,清末民初时,四川各地都由袍哥、行帮出面组织划龙船,其方式有夺标(又叫做抢兆)和抢鸭子。旧时成都的划龙船地点在九眼桥(即原四川大学正门的江边上),届时,江面(锦江也称作江吧)上有很多龙船,这些龙船多为小船,船头置有纸扎的龙头,船尾放有纸扎的龙尾,每条船上前有指挥一人,中有击鼓一人,尾有舵手一人,船两侧为桨手十人,抢兆时,参赛龙船于江面一字摆开,终点处立一面红旗为标,一声炮响,群船竟发,指挥舞旗领喊,鼓手奋力捶鼓,桨手奋力而划,龙船破浪前进,两岸观众的呐响助威,直到龙船夺标为止。龙舟比赛过后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抢鸭子,谁抢住了鸭子,鸭子就归谁,抢鸭子俗称抢彩头,抢得越多,人就越吉利,几百只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人们在水中追逐,搏击,鸭子也一会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抢鸭子成了一项极好的群众体育运动
四、交往——走亲戚,拜师友,送节日,送祝福
四川人过端午一般不会想到那些已经作古的祖老先人,这一点和春节、清明节明显不同,他们关注的目光大都是安健的亲戚、老师、朋友,走亲戚,拜师友,送节日,送祝福,就成了四川人端午节在人际交往上的必备内容。川南人喜欢提着自己过节时早已准备好的粽子、鸡鸭等为礼品去走亲戚。川西坝子的四川人还习惯给老年人送蒲扇,蒲扇是用棕榈加工编制成的一种扇子,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端午节,女婿都要买两把蒲扇孝敬岳父岳母。成都以北的广汉等地嫁出去的女儿,在端午节这一天要炖一锅猪脚,恭恭敬敬的给父母亲送回去。川东北的盐亭人一代地多田少,一般不以稻米为礼物,而是习惯给外祖父家送面粉、面条之类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