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31
在泗洪县金锁镇的一户农家,记者看到一把用竹子制作的耙子,当地人称之为“小耙子”。这把耙子看上去有些老旧,固定用的钉子和铁丝都已经生锈了,把柄是用布条*在耙头上去的。主人说,这把耙子现在很少派上用场,但是家人总舍不得丢弃,静静地靠在自家屋里的墙壁上,看到它,总能想起过去的岁月。
耙子的主人姓乔,他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耙子在农村是家家必备。常用的耙子有两种,一种是铁耙子,一种是竹耙子。
耙子是一种传统的农具,归拢土地或散开谷物、收拾柴草或平整土地都会用到这种农具,耙子的把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耙子,包括耙体、柄头和把柄。制作耙子有讲究,把柄头部设有圆管,该圆管中心位于耙体对称中心线上,其下端与耙体的接合部呈圆环形,安装一根合适顺手的木柄,一把完整的耙子就算大功告成了。
乔老汉说,像他家这样的竹耙子在农村用处较多,家家户户用得最多的也是竹耙子。它的制作方法很烦琐,首先要用比较粗的竹子,把它锯成长约60-70厘米,然后用刀劈开,劈成宽约1厘米的竹条,厚度0.5厘米左右,然后用火烤,使之尖部弯曲、冷却,就会固定为秤钩状的耙齿。再用柳条在底部将十来根加工好的耙齿整齐地编制在一起,加上个两米长左右的把柄,竹耙子就可以使用了。竹耙子通常是用于清理麦草、稻草秸秆以及树木落叶等,当地人称之为“撸草”。因为过去农村老百姓大都用上述秸秆树叶作为燃料生火做饭,以前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会有小草垛,那都是竹耙子“撸”来的。
和竹耙子材质不同的铁耙子,耙齿较短,一般都在8到10厘米左右。铁耙子通常都是用于农田之中,在土地被牛耕过之后,不平整的地方就需要用铁耙子进行梳理、耙平。铁耙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把落在农田里的麦根、玉米杆以及黄豆根等农作物的秸秆清理干净,便于下一季的庄稼播种。
乔老汉说,记得他10多岁的时候,每到夏天收麦时节,他都会扛着耙子,带上布兜,到已经收割完了的麦地,用耙子去“撸”没有收割干净的麦子。有时一上午连麦草和少许的麦穗也可以“撸”到几布兜,再用耙杆子挑回家在晒场上用木棒捶打,有时能捶打下来好几斤麦粒。
每到秋冬季节,屋前屋后的树木开始落叶,他都会跟着母亲用耙子把地面上的树叶“撸”起来堆放在一起,一个冬天就可以摞起一大堆。农忙过后,还会到屋后面的河堤上去扫树叶,母亲带上耙子,背上背架子或者大背筐,把河堤上的洋槐树叶、柳树叶子、碎树枝用耙子“撸”成堆。天气好的时候,落叶较轻,可以多“撸”一些;雨雪较多的日子,树叶子是湿透的,背起来很沉。母亲每次都是背着大袋子,他背着小袋子,装得太多就背不动了。
竹耙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是晒粮食,在打麦场上使用。在麦草集中起来后,满场都是被碾出来的麦子和从麦穗上脱下来的麦糠。父亲在搭草垛,母亲围着场四周清扫溅远的麦粒,而他则拉着耙子,把这些带有麦糠的麦子推成堆,然后顺风扬场。在小麦被扬干净的月亮形的粮食堆子上,再用耙子“撸”去各类残渣,剩下全是胖乎乎的麦粒。
乔老汉说,小时候,夏收一结束,父母们还有繁重的农活去忙碌,他和姐姐就一直担当着晒粮食的事情。上午,太阳懒洋洋地绕过树梢,他们就把场上用塑料布或席子覆盖的粮食堆掀开,把堆放在一起的粮食一簸箕一簸箕摊开。然后再用耙子耙开,在太阳下晒。
到了夏粮秋粮收获的季节,院子里或场上都晒着麦子、水稻、玉米、黄豆等谷物。到了晚上,堆积如山的收成,要用一张张苇席或塑料布盖起来防止露水。第二天,再把一小丘一小丘的麦子、水稻或玉米黄豆,用耙子耙开、耙平,直到最后他拉着耙子,在晒场上划出若干个像火车轨道一样的同心圆来,脑袋已晒得发烫,脚板上被麦子烙得像针扎的一般,全身经络血脉,融会贯通时,坐在场边树阴下乘凉,惬意无比。
好天的时候,收获的粮食晒上两三天就能晒干了。若遇到雨水天气,约莫一个礼拜,甚至半个月时间,才能把粮食晒干。粮食晒干后才可以归仓了。麦子被晒出水分的气息,用耙子耙过时还留着泥土的芳香。乔先生说,30多年过去了,他一直感觉耙子就像一把巨大的梳子,在梳理从粮食中间溜过的光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属于‘大集体’生活,农民们都是靠挣工分吃饭,生产队是大家一起干活,一起收工,大人们都是干体力活,像耙子这类小型轻快的农具,大都是青少年或老年人使用。”乔老汉回忆说,在他读小学的时候,每年都有麦忙假和秋忙假,就是在每年收小麦和收水稻季节,都会放假15天,回家帮生产队干活。“我们小学生就是扛着耙子去捡拾麦穗、‘撸草’,大家把捡拾到的麦穗集中起来,统一送到生产队的晒场上去。麦草‘撸’起来聚在一起,也是送到生产队的大草垛上。”乔老汉说,那时候的生产队,就是一个自然村庄几百号村民共同的家。因为那时候生产物料缺乏,年年歉收,大家尽管出了不少力,也很难填饱肚子。
耙子,曾经是很多农民相伴相随的农具,如今看到它,总能勾起人们的乡愁。生活是一条长河,无论走得多远,乡村都是人们不时回望的源头。如今,耙子虽已远去,但是与它有关的记忆不会老去,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用耙子“撸草”所凝结的艰辛,萌生了一份长久的温情和感动。耙子,虽然渐行渐远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它曾经存在的影子,依然存活于人们的心间,成了一份抹不掉的乡愁。乔先生说,他家珍藏着耙子,其实就是为了回味过去烟火浓醇的乡村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32
在农家房檐下挂着的众多手使农具中,耙子远比它的那些伙伴们“风光”、“出彩”,因为其出镜率之高,别说它的那些土里土气的伙伴们,就是现在的一些明星大腕们也自愧弗如。不过,它出镜时,不是在农民的手中,不是在它该在的农田里,而是在《西游记》中那个可爱的猪八戒的手中,而是在猪八戒与众妖怪们打斗的战场上。
试想,1980版的电视剧《西游记》自问世以来,有多少电视台播过多少次有谁能统计出来吗?有哪一部电视剧的复播次数能与之比肩?一旦播出,哪一集能少了猪八戒,哪一集能少了猪八戒手中的那一柄九齿钉耙?现在,你向城里人说起农具耙子,城里人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猪八戒手中的那个家伙,认为耙子就应该是那个样子,就应该是那种柄子前端打着个弯儿,耙齿短短地耙子头上还长个疙瘩的东西。
其实,农民手中的耙子与戏剧舞台上的耙子不是一会事。农民手中的耙子直接拿到戏剧舞台上不好看,戏剧舞台上的耙子让农民拿到田里不中用。小店地区农民手中的耙子,就是照片中的这个样子,耙齿视作业需要有多有少,虽简陋却实用。
耙子在农民的手中,有两种基本的用法,说得玄乎点儿,也可以叫作“技法”。其一曰“搂”,其二曰“搭”。“搂”则如何?“搭”则怎样?且听我一一道来。
“搂”是指手握耙柄,将耙齿朝下伸出去再往回收的动作,主要在田间作业时使用。春天小规模小面积的播种,如集体化时代社员们种“自留地”时,下种后不便用牲口拉的“耙(ba)儿”,农民就用耙子把地搂平整,把种子都复盖好,以利于种子接触湿土发芽生根。
然而,搂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在下种前把混在土中的草屑和禾根等杂质搂出来,为播种和日后的锄田耪地等田间管理扫清障碍。秋收后留在田里的庄稼的根茬,是下一个种植周期的最大障碍,农民们必须用镢头把它们一个一个地“砍”出来,用坷垃圪嘟敲掉它们身上粘连的土,然后用耙子把它们搂到一块儿,划一根火柴烧掉了事。搂茬子是农耕时代的一项重要的农活儿。搂这个动作,是把远处的柴草往近处搂,往自己的怀里的方向搂,发挥一下想象,引申一下,就有了把外边的东西往家里搂,从外边往回搂钱的意思。
过去农村中有一个形容家庭中夫妻分工的俗语,叫作“男人是搂柴的耙耙,女人是捆柴的腰腰”,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农耕社会,农民居家过日子一凭勤,二靠俭,男人在外出头露面出力流汗往回挣钱,女人在家一个铜板分两半节俭度日打理家务,确实是最理想不过的家庭组合了。可惜,能做到的为数并不算多,要不然,人们也不会那么起劲儿的提倡了。
“搭”则是指人站在高处,将耙头探到低处,六齿朝外勾上泥巴,然后两臂用力往高往后扬的动作。用耙“搭”时,不在田野间,而在屋檐下。不是正着搂,而是倒着搭。农耕时代,尚没有水泥这样的建材,农民也大多贫穷,住不起砖瓦房,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连房顶子也是用和了麦稭和麦糠的泥巴抹成的。
泥巴顶子不禁湿,到了雨季很容易漏水,得经常修补。将泥巴弄到房顶上去,农民们叫作上泥。盖新房时上泥量大,人们就用木椽做架杆和门扇做架板搭起二迭甚至三迭的架子来,用粪叉往上传。修补旧房顶时上泥量小,不值得大动干戈搭架子,人们就在房檐下倒扣一个大瓮,由一个人站在倒扣的瓮上用耙子勾上泥巴往房顶上“搭”。
往房顶上“搭泥”是一个很见技巧的活儿,有的人伸出耙子勾住一砣泥,轻轻往起一提,然后前手作支点,后手作力点,款款用巧劲往起一扬,耙子还未到屋檐下时,那砣泥早就凌空划一条美丽的弧线跃然落到房顶上去了,其动作连贯利落潇洒大方,不但叫旁观者看来犹如欣赏竞技表演,很是养眼;而且干半晌下来,衣着基本保持清洁,身上只有少量的泥点,而没有大块的泥瘢。这样的人,才是可以称作好把式的精巴庄稼汉。有的人则不行了,动作不美不说,准确性就无法保证,搭上去的泥砣不是扬低了甩在墙上,就是落下来砸在自己的头上,干不了一会儿就弄得满身满脸都是泥,手也滑得不好用劲,眼也糊得无法看清。
这时,下面的人就会打趣说,快下来吧,快下来吧,房顶上还不见泥呢,倒先把你给抹出来了。农耕时代,乡村的邻里之间人情味重而银钱味轻,人们家遇到起房盖屋这样需要人手的大事时,不用主家登门请唤,乡邻们都会主动上门尽心尽力出手相帮,只吃粗茶淡饭而不取分毫酬金。笔者壮时,经常给邻里们打帮忙抹房上泥,“搭泥”这样的活儿也多有“染指”,虽然不敢自吹有前者之潇洒养眼,但也自信绝没有后者之狼狈邋遢,属于中等之人也。
就耙子搭的这种使法上延伸出来的一句歇后语,那就名气太大了,大到普天之下尽人皆知,你若不知,便是无知的程度。那就是“猪八戒的耙儿——倒搭”,其比喻什么不用笔者赘语,您是明白的。不过,有很多人把“倒搭”写成“倒打”,虽然在攻击的这个意义上来说并无大错,但“倒打”远不如“倒搭”准确传神,这可能就是使用这句话的人没有使用过耙子没有搭过泥的缘故了。对此,这篇小文只能尽自己提醒的义务,却远远没有纠正的本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32
新的农具不断在农村出现。比如收割水稻、犁田、耙田、玉米脱粒都有了方便灵活操作的小型机器,普及起来很快。而一些传统的农具,有的还在继续使用,有的却在慢慢消失。
抓柴禾的竹爪耙:
竹爪耙,一般都是农民自己制作的。砍一根粗细合适的竹子,将一端破成10-12块竹条,用硬竹块编平,然后放在火上将竹条尖部烤软,再弄成整齐的弯曲状,等到冷却,就成了竹爪耙。
竹爪耙的用处可大了,晒柴禾、抓去粮食中的渣壳,去竹木里搂竹叶等等,现在还大有用途哟。
晒粮食的木耙:
木耙子不大,但制作很有讲究。耙子一端,是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一边锲入几个木钉,另一边则留作平。木钉一般安装六个或七个,所以我们那里又把这种木耙叫做“六股耙”。木板上安装了一个长柄,便于使用。木耙子主要用于晒粮食,像麦子、玉米粒、水稻等,木钉一面用作轻微的翻晒,平面一面则用于将粮食勾开,晒干地面的水气……这样在太阳下反复翻晒,能让粮食尽快晒干。下午收晒场时,也用平的那一面,快速将粮食归拢成堆。
手工用的钉耙:
手工使用的钉耙,是铁制的,颇有点猪八戒用的那个九齿钉耙,主要用于平整土地。钉子多少不定,三个到十二个钉的都有,大多是铁匠用毛铁打制的。在使用犁铧或者锄头翻挖后,钉耙可以方便将土块钉碎,整理平顺。
耙田用的耙子:

耙田的耙子,现在很少用了。因为这个是给牛准备的,而农村的牛越来越少了。这种耙子十分宽大,上面是一个木头的架子,下方安装了一排铁钉,主要用在水田的平整上。把耙子用牛像拉犁铧一样拉着,走一趟就可能耙平很大的面积。后来牛越来越少,人们就用人来拉,两个人拉,估计比牛累一点呵呵。现在有了机器耕田,这个就基本用不上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33
一:犁(遵义农村叫划口)这个可是农村每家每户都必须有的,因为一家老小就靠种地吃饭呢,没了这个可不行,这个的作用就是配合牛耕地,翻土用途,这个东西可复杂了,大大小小由七八种配件组成,而且全是不太好找的,做工也比较复杂。记得十多岁的时候去犁地,因为不太懂,我家那头牛力气太大了,犁地的时候犁卡到了石头上,没有注意又赶了一下牛,搞坏过一个。用这个犁地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技巧,技术好的一个人干的活可以顶两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耙(耙子)这个工具是专门田里用的,要插秧之前使用,目的是把田里面的泥团打散,打碎,为了加大效果,上面会放个大的石头,或者人踩到上面去,不过这个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耙子下面都是铁钉,如果踩到上面脚不小心滑下去是会受伤的,而且很严重。
三:锄头:锄头的样式就太多种了,农村用得最多的就是两种,重锄和轻锄,重锄通常都要重一些,主要是直接挖生地或比较难挖的地,能使上劲,偶尔挖到石头上也没啥事!轻锄主要就是锄草用,和种地的时候用。
四:钉耙,这个的作用,就用来泥田坎,把田里面的泥挖出来泥田坎,这样能保住田里面的水不漏掉,种田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起牛粪,农村都有牛圈的,牛粪都踩得很紧,起粪的时候没有这个钉耙你就没办法。其它的辅助用途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讲了。
五:背篼,这个东西在耕种的时候太重要了,背牛粪到山上,种地的时候丢粪用,收庄稼的时候背粮食,平时割猪草,牛草用等,反正用图是非常多的哈。
六:粪桶,种地,种菜的时候需要挑一些粪水种出来的庄稼更好,一般主要是菜地里面用,以前种玉米也用,现在很少用粪水了。因为耗费人力太大了,我小时候家里十多亩地种玉米全是挑粪水种的,肩膀上都挑得掉皮了。
七:镰刀(各种各样的弯刀) 太多了,这也是收庄稼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每种刀都有各自的用途,形状不下百种。用途也是特别的多,割草,砍材,收庄稼。在农村只要进山都会带一把,根据用途不同选择带什么款式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0:33
农村耙子作用和巧能?
耙子是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
过去,耙子是农家最常用的工具。三五成群的村民手持耙子翻晒谷物的场景,曾是秋收时节农村最热闹的劳动场景。
在忠县,耙子一般分为竹耙和木耙,虽然这两种工具大同小异,但作用不尽相同。竹耙的耙齿细长,呈“八字”状展开,较木耙柔软,但柔中带韧,人们常在晒粮时用它清除谷物中的稻草、落叶等杂物。木耙呈规则的排梳状,其功能主要是将谷物摊平,让其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
制作耙子的材料十分简单,人们就地取材,将房前屋后的竹木简单加工即可做成一把耙子。
耙子轻巧耐用、操作简单,如今在农村依然有着较高的使用率。随着社会进步,许多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耙子终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慢慢消逝。但梳齿中留下的淡淡乡愁,始终会萦绕在人们心中。
耙子 [解释]归拢或散开谷物、柴草或平整土地用的一种农具,柄长,装有木、竹或铁制的齿。 耙子,包括耙体、柄头和手柄,其要点在于,柄头为一种圆管,该圆管中心位于耙体对称中心线上,其下端与耙体固接的接合部呈圆环形。手柄施加到耙体上的作用力通过耙体对称中心线再予以均匀分散,操作顺畅,使用方便,且连续强度好,不易损坏;手柄与柄头连接方式改插套连接为螺旋连接,不但连接、拆卸方便,连接强度好,而且手柄可以改传统木棍为轻质金属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