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和佛有什么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5:2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4:32

菩萨和佛是觉悟程度高低的差别。菩萨是因位正在修行的圣者。佛是果位已经*的圣者。

一切行菩萨道,修行佛法的众生,在成佛之前都可以称作菩萨。通过修行,觉证如来本性,得究竟无上菩提,就是佛了。

佛已经完全断除了见思、尘沙和无明这三大烦恼,证得了*的法身。而菩萨虽然也断除了见思、尘沙烦恼,但是无明烦恼共分为四十二品,最低的法身菩萨乃是初住菩萨,仅断除了一品无明,最高的等觉菩萨还剩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未破。

拓展资料:

一、菩萨

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而有不同之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亦举出菩萨有十种,即:种性(梵gotra -stha )、入(梵avati^rn!a )、未净(梵a -s/uddha^s/aya )、净(梵s/uddha^s/aya )、未熟(梵a -paripakva )、熟(梵paripakva )、未定(梵a -niyati-patita )、定(梵niyati -patita )、一生(梵eka -ja^ti-pratibaddha )、最后身(梵carama -bhavika )。

二、佛

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1、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

2、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3、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菩萨——百度百科

如来佛——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5:50

【儿桃导读】:看过西游记,以及对佛文化比较感兴趣的伙伴们,都知道有罗汉、菩萨、佛。但是这三者是怎么区别的呢?他们之间修行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呢?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有句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原来因为每个人性格和看红尘的眼界不一样,就是不同的修行结果。

一、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是低于佛,菩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即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的供应,不再生死轮回。看了南怀瑾先生的书:罗汉觉悟但无情 ,是比较注重个人修持和觉悟。就像我们生活中有的人就喜欢有着自己的世界,他们不背离生活,但是他们与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做好自己的事或许使他们的准则。

二、菩萨:自觉和觉他两个境界,尚未达到觉行*修行者, 觉悟尚有情  自己觉悟了,又有善心救世救难的活菩萨。“自立,自觉,又能牺牲自我。“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菩萨已经悟透了“五蕴皆空”,因为“有情”,尚未到一切皆空的境界,只是接近佛境,还没有成佛,但他们却发愿将众生超度到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让众生成佛。自己还未成佛,却想让众生成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度己度人,方能修成正果,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因为这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或许你帮别人解决了,这个问题,下次自己就会遇上。

 三、佛:佛乃佛陀也,觉行者。佛教中,觉有三种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南怀瑾先生在的一本书是这样说的,佛思维是:处于有情和无情之间  对芸芸众生,能不能度化走上正途,佛是引导者。度与不度之间,佛只是用一片佛光引导我们自度。这就为什么 会说佛光普照众生,众生平等呢。因为还需自己去修行,就像我们不管干什么事,需自己“觉”。至于说最后怎么个境界就看自己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7:25

在这里,我觉得这两者都是非常大的一个话题,大到我们不论如何做解释都不足以解释的清楚。儒是人道,人之需也。1.自顺之谓柔2.通天地人3.有术能安人者。这是儒一开始的定义,而佛是弗人者,就是背离人道的修行者

佛教一开始传入的时候在秦皇年代,就叫浮屠,托庇于老而得祭。后来大儒们仔细研究后,给他们定了这个名字——佛。音与德同故为名也。佛字原本在杨雄先生哪里就是背离的意思。僧者浮屠道人也,就是这条路上的人,正在背离人道而去的小伙伴们。所以人重视的东西他们都要去掉。改姓出家实际上是背弃人道的一种体现。这种体现是离的一种极端的方式,或者说刻意的离断是他们的教法核心。拔萝卜和种树是有区别。无论好坏,区别实在很明显。彼教在我们看来算比较极端比较绝对的一种做法,有典型非华夏文明的特点。当然选择这路我们没有意见。

仙为迁也。升迁也;真者,直能盛车而升也。仙真两字其实都是后出,未见于诗书,实际早期是迁字,后人做入山之人以表之。其实也没错,但迁者不一定是人啊,道也非仅言人哎,真也非仅言人啊。

没有人的时代已经有了,不见得用一个词啦。我们的视野从来不局限于人,因为这传承于人未生的时代,但是现在我们是人,这是个以人为主的世界,那就以人为基础,以身作则,以人道而求天道呗。尽人道而返于天,淡而离俗,这与沙门之学大不同。所以先儒后道,由地而天。我们承认尊重世间万物的精灵皆有升迁往来的可能,难易不同,时间不同,方法不用而已。这种不以平等为名,而以平等为实的世界观对于我个人来说更有吸引力。

人在这个已然的世界不过是迁移中的一个阶段。说是一种进化升降往来的形式没啥不合适的。至于是不是人,或者用什么方法,对于迁真者都无所谓的。不过我们恰巧已经是人,那么就以人道善护其根而参修至道,人为天地所钟,以此进阶其实最快。否则会走很多弯路,又或太过扭曲。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09:16

《佛菩萨的无上神权》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有情(六道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缘觉、声闻)才是最贵。也就是说(只有四圣法界)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才是最大的。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阿罗汉”,谁贵谁轻呢?

圣曰:阿罗汉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阿罗汉(又称自了汉,已经断除了见思烦恼,证得了有余涅槃,一旦证得此果位,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小乘佛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究竟果位。虽然属于出世间圣人中最低的位置,但毕竟也是个圣人,依然超出了天帝四条街的等级。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所以阿罗汉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教上帝在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阿罗汉,皆要诚心礼拜,叩首顶礼。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是尚未超脱三界的六道凡夫,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是无论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有了造罪行恶的业感,堕在这地狱里,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做无间。”你仔细看,有说过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吗?因四圣法界有情是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彼岸。且超出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即永不打入无间地狱的。要知道,不但阿罗汉比天帝生命昂贵、连三界之外的一切辟支佛,一切阿罗汉,皆都比天帝贵的。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坐鹿罗汉、长眉罗汉、欢喜罗汉及其他(她)所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皆都比天帝大的,知道吗?

天帝即是天,天仍然在六道与三界中,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缘觉、声闻)很至高无上的果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且超越了六道不在三界中,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贤。天(天帝)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但他畏惧恶果,因为天帝造业惩罚会立即加倍,所以机率是较小的。而四圣法界有情是永不堕入无间地狱,可能性机率完全是零的。天(天帝,也叫玉皇大帝)是比四圣法界(譬如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低的,且四圣法界皆是他的上级。

四圣一凡级别划分:

佛绝妙至深第一(“佛”是佛教中的至尊,是全宇宙第一尊贵的生命。任何高贵的神灵与非神皆无法超越,是九法界有情的大BOSS)、

菩萨圣妙至烈第一(“菩萨”是仅次于佛的果位,一切大乘菩萨的地位、神权、福报、智慧与法力皆次于佛)、

辟支佛奇妙殊特第一(要留意“辟支佛”非佛,他只是也带了个“佛”字而已,他与“佛”比起来相差还很悬殊的,就如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他却比圣贤阿罗汉中的四种果位都高,而比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皆低的,他们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

阿罗汉烈势威颜至一(别说是阿罗汉,就算证得了阿罗汉中的最低果位,声闻须陀洹。就已经受人天供养,是“天”的上级与导师)、

天即是大势威德第一。

法界中一切仙佛神圣神位神权等级划分:

佛即是十法界中一级大统帅。

菩萨即是法界中心软慈悲,慈母的化身,亦是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即是法界究竟无上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二级大统帅。

辟支佛即是法界最极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一级大将军。

阿罗汉即是法界奖罚之主,为十法界中二级大将军。

一切上天即是法界奖善罚恶,为十法界中*大将军。

再而简单划分一下:

佛相当于国家*,即是一级干部。(其中最殊胜的一级干部,**总*)

观世音菩萨相当于国家*总理。(也是一级干部,但比佛相当于的一级干部要次之)

菩萨相当于国家二级干部。

辟支佛相当于国家*干部。

阿罗汉相当于国家四级干部。

一切龙天相当于国家五级干部。

天帝也与我们南阎浮提世界的人那样,也是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积修功德的。而佛、菩萨皆不是。

佛教把一切众生分成十大类,也就是十法界。佛、菩萨、缘觉、声闻、天界、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前四种是已经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苦海的圣人。后六种是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的六道凡夫。即要生生世世根据自己所做的善恶业去或好或坏,或高或低的地方受生,受业力支配。新的一生开始,善业成熟就到三善道,天、人、阿修罗去享受善道的生命。如果恶业成熟了就*转到三恶道出生。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命境界。都被善恶业所牵引去感受苦乐不同的生活。玉皇大帝是天人,也是由于做了善业,受善业所牵出生到天界。但这生结束了还要受善恶也牵引再去其他道投生。所以他是要生生世世受业力牵引在六道或好或坏的环境中生存。但是六道中乐少苦多,到善道有如长时间掉到海里的人刚出来喘口气,又掉到下面去了。很苦。而四圣法界众生是了脱了生死苦海,不再下堕的圣人。观音菩萨当然是已经脱离生死苦海,离苦得乐的圣人。而玉皇大帝这生福报受尽,如果以前有恶业还要去三恶道受生,做畜生,饿鬼,下地狱。这样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因为不觉悟就业,造业就要受善恶报。佛下生,为众生宣讲破迷开悟,了生脱死的方法。使一切众生都能依照他讲的方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在佛教中,“阿罗汉”与“玉皇大帝”那个级别高呢?

次第而下:

佛---菩萨(大乘)---辟支佛(缘觉乘)---阿罗汉(声闻乘)。之后还有声闻三种果位:阿那含(三果)、斯陀含(二果)、须陀洹(初果)。

以上,前四种是圣人,已经解脱生死。后三种虽然暂时没有解脱生死,但是,即使是初果人,也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即可解脱。因而,这些有情。都不是凡夫了。

再而下之:

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这六种有情(六道众生),虽然因善恶果报有高低差别。前三者名为“三善道”,后三种名为“三恶道”。然而,并无本质区别:皆是凡夫,皆未能解脱生死。完全有可能下坠地狱,在六道中升降沉浮不止。如《优婆塞戒经》云:

“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命无量劫,若未得解脱分法,应观是人为地狱人。”(非想非非想定,是天界最高层次;解脱分法即部分的解脱法;最起码是声闻初果:须陀洹)

如上,合“六凡四圣”为“十法界有情”。涵盖一切有情。需要注意的是:十法界有情,各各具足“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性。因而才有诸佛教化众生,令其解脱生死,乃至究竟成佛。

建立以上知见,楼主就能明白:玉皇大帝与阿罗汉,一者是凡夫,一者是圣贤。犹如天渊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这个问题要从十法界讲起。佛陀告诉我们,全宇宙也就是包含我们地球的空间由十个不同的能量空间组成,其中分为六凡界和四圣界,六凡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六道轮回”,分别为天道(神仙界)、阿修罗道(半人半神)、人道(我们)、旁生道(动物)、饿鬼道、地狱道,这里面的生命体因为都存有爱欲烦恼的缘故,都在反复转世轮回,逃不出六道轮回。而四圣界则由彻悟宇宙*、没有烦恼爱欲的修行者组成,分为声闻道(听闻佛法而悟道)、缘觉道(没有听闻佛法的机会但能凭借自己的经历悟道)、菩萨道、佛四个层次的生命体。

所以玉皇大帝在六凡界的最高一层,天道里面的巨头,是至高神,但是仍处于六道轮回中。对于所有的神仙而言,他是领袖人物,故称“神头”;对于成佛的预备人员,他却是小老末,故称“佛尾”,也就是“神头佛尾”;佛则是四圣界的最高一层,如来也就是佛的别称;而观音菩萨则仅次于佛,他们比玉皇大帝高出四五个级别呀(请留意,是高出四、五个“大”级别喔)!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是什么意思呢?

即:这个偈颂当中讲到了,在天上天下,对整一个上下的世间当中,都没有像佛这样子了不起的、殊胜的、至高无上的、不可思议的,在十方世界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佛。世间的一切我都见完了,就是没有见到一个能像佛这样子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的。为什么佛陀能够成就这个偈颂的功德呢?我们应当知道,这就是般若让佛陀成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佛。因为他证悟了般若、他现前了般若、他*了般若,所以他是天上人间最尊、最上、最高贵、最第一,十方世界无法比拟。世间的一切见多了、见尽了,也无法像佛陀这样子。

问:佛陀不是讲众生平等吗?怎么还有级别高低之分?

圣曰:佛陀是讲众生平等。但指的是每个众生的因果业力平等,每个众生的因果是相等的,之所以感召的果报不同,有的众生是奖励,有的众生奖励更多一点,有的生灵是惩罚,有的生灵惩罚更严重一点,有的众生待遇特别好,皆是各人的业因造作不同,而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善恶奖罚。而身份高的往昔也是有功于世,有德于民,有利于天下,有奉献于人民群众的,而且法界凡圣有别,岂能混为一淡。不然对身份高的还公平吗?宇宙间还有公理正义吗?还有衡量轻重的公平秤吗?这因不平等,缘不平等,条件不平等,各人所造作的业因善恶与缘千差万别,所感召的果报怎能平等,境色怎能平等。不然这还叫有什么天理与人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7 11:24

佛和等觉菩萨的区别:

佛圆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等觉菩萨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佛彻断烦恼障和所知障现行、随眠,永断分段生死和不可思议变异生死。
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烦恼障和所知障细微随眠未断,虽然已断分段生死,尚有微细变异生死。

佛的第八识无垢识能与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这二十二个心所法相应。
等觉菩萨的第八识异熟识只与五遍行心心所相应。

佛的八个识都能与五别境之慧心所相应,而得四种广大无边的智慧。
等觉菩萨只能使第六识与第七识与慧心所相应,其智慧远远劣于成佛所得之妙观察智和平等性智慧。

佛圆证法身、报身、应化身,菩萨不能得如佛一样连种子都清净无染的法身,但是可以得无量意生身。

佛的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都是现量了别。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是现量、第六识通现量、比量、非量,第七识为非量、第八识为现量。

佛的八个识统统能缘过去、现在、未来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只能缘现在境,第六识缘过去、现在、未来境、第七识唯缘现在本质境及影像,行相非世境转。

佛的第六识具足五心,其余七个识具足四心,没有寻求心。

等觉菩萨的前五识具足二、三、四或者五心,第六识具足五心,第七识具足决定、等流、染净三心,第八识具足率尔、决定、等流三心。

其中,以佛的八识能与五别境等二十一个心所法相应为最重要。这是佛与菩萨的最大区别之一。

以上略说等觉菩萨和佛之间的差别,广说无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