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8:46
作为近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拿破仑的一生可谓波澜起伏。在他的生命中,他击败了无数的强敌,普鲁士、奥地利、英国这些欧陆强国都曾在与拿破仑的作战中丢盔卸甲。欧洲诸国为了击败拿破仑,前后一共成立了七次反法同盟,直到1815年才彻底击败拿破仑,前后一共经历了22年。可以说,整个欧洲,都曾经是拿破仑的“手下败将”。
▲ 意气风发的拿破仑
但就在这些“手下败将”中,有一支军队让拿破仑赞不绝口,并认为如果拥有他们便能征服世界。这支军队就是当时的沙皇*麾下的哥萨克部队。这支部队主要都是轻骑兵,其高超的素质和极佳的战斗力让作为对手的拿破仑艳羡不已,并说出了“如果我的军队中有这些哥萨克,我将横行于天下”的绝佳称赞。那么,哥萨克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 哥萨克的照片
“哥萨克”是一个形成于欧洲草原的特殊群体,主要有俄罗斯哥萨克和乌克兰哥萨克两大群体。俄罗斯哥萨克形成于南俄草原的欧俄部分,大多数依靠大的河流栖息居住,世人对哥萨克的主要印象,都来自于俄罗斯哥萨克。乌克兰哥萨克则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大草原以北的第聂伯河两岸,根据地是扎波罗热赛契,乌克兰哥萨克对乌克兰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哥萨克骑马像
关于“哥萨克”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较著名的观点是苏联史学家提出的,认为“哥萨克”是自15世纪开始,为了逃避地主贵族的压榨而逃亡到草原上的人群形成的群体,他们主要由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构成。但在不同地区其成分也有不同,如在顿河、乌拉尔河流域的哥萨克就以卡尔梅克人为主,而在奥伦堡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哥萨克鞑靼人则占了多数。
▲ 早期的哥萨克
这些逃亡到草原上的人在其他草原民族如鞑靼人、突厥人和草原环境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游牧群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哥萨克”。就连“哥萨克”这个名称,也有着“流浪者”“自由人”等含义。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哥萨克”们为了生存,要时刻与周边的其他势力作战,最终锻炼出了高超的战争技能,尤以骑术为人所称道。可以说,每一个成年的哥萨克,都是优秀的骑兵。
▲ 反映哥萨克的著名画作《伊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
进入十六世纪以后,不断发展壮大的哥萨克引起了*的注意。沙皇*最终决定想方设法拉拢哥萨克,以保卫自己的南部领土。公元1570年1月3日,著名的伊凡雷帝签署了一份顿河哥萨克招募书,开始了与哥萨克的最早接触。在这一时期,哥萨克与*属于一种合作的关系,沙皇对其并无直接的控制力。如在1554年的一份记录中指出,哥萨克是否出兵跟随沙皇作战,要经过哥萨克全民大会的商议,而非服从沙皇的命令。更明显的例子是1637年,哥萨克单独作战攻占了亚速夫,此举事前*毫不知情。
▲ 伊凡雷帝画像
但是进入十七世纪下半叶以后,情况有了变化。*在进入罗曼诺夫王朝以后,经过多年发展,国家稳定,国力强大,面对哥萨克不再像往日一样底气不足。哥萨克在通过长期与*社会的接触之后,开始出现了*分化与阶级对立,并且随着19年*新法典的颁布,产生了更大的动荡。
▲ 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任沙皇阿列克谢一世
*19年的新法典是一部继续深入贯彻农奴制的法典,这导致了大量的人民不堪压迫逃亡到顿河流域成为新的“哥萨克”。这些新哥萨克大大激化了哥萨克社会内部已经出现的矛盾,最终以“拉辛农民”的形式爆发了出来。最终,哥萨克群体中的上层与*一起*了这次,而哥萨克也在这次中彻底丧失了地位,向当时的沙皇阿列克谢一世宣誓效忠。到了拿破仑时代,哥萨克已经彻底成为*军事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 描绘哥萨克的绘画
在拿破仑发动侵俄战争之前,曾经也想过先拉拢哥萨克。1810年左右,拿破仑邀请顿河哥萨克的首领普拉托夫到巴黎,并提出了让他以及他的顿河哥萨克加入法*队的建议,并承诺到会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诚意满满的拿破仑得到的回应是哥萨克的嘲弄,普拉托夫答道:“请陛下挑选两万名年轻健康的法国姑娘,我会让两万名哥萨克来法国住几天,二十年后,陛下就会拥有两万哥萨克了”。拿破仑听到这样的嘲弄之后,很快就打消了招降哥萨克的念头。两年后的6月24日,拿破仑调集六十多万军队,浩浩荡荡攻入*,开启了他的地狱之旅。
▲ 普拉托夫画像
人们在认识重骑兵和轻骑兵的作用时,中国人往往被字面上的“轻”和“重”诱导,简单的认为“重”重要,“轻”不重要,进而推导出轻骑兵不重要的结论。但实际上,这与战争中的事实相距甚远。重骑兵在战场上往往只承担在会战中进行作战的任务,只在战术层面上发挥作用,而轻骑兵则恰恰相反,在宏观战略上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 俄军轻骑兵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能否及时了解周边的敌情、能否及时与友军取得联络、能否成功在当地获取补给以及能否得到足够的休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关系到整支军队的状态。如果不能即使了解敌情,就相当于成为了“瞎子加聋子”;如果不能及时与友军取得联络让军队“如臂使指”,就相当于成为了“半身不遂”;如果不能成功在当地获取补给,就成为了“饿货”;而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休息,那么整支军队随时都可能崩溃。
▲ 濒临崩溃的法军
这四点因素在拿破仑所处的十九世纪初,无一不和轻骑兵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在战场上,侦查警戒以了解敌情、与友军联络、收集补给和保护军队的休息时间,往往都需要机动灵活的轻骑兵的参与和保护,而重骑兵在这些场合则很难起到作用。因此这些因素能否有利于己方,往往取决于己方的轻骑兵是否强于敌方。
不巧的是,*的哥萨克就是强大优秀的轻骑兵。他们大多数骑乘着草原马,这些马匹行动快速、易于操纵,可以在恶劣天气和崎岖地形下只携带少量饲料进行长距离的行进,与吃苦耐劳的蒙古马是近亲。除了马匹优秀以外,哥萨克们即使在夜晚也能在任何地形上找到道路,是优秀的侦察兵。
▲ 哥萨克轻骑兵
哥萨克对战场上的侦查警戒作用,体现在俄军随时都能了解法军的动向,而反过来法军却很难了解俄军的动向上。因为哥萨克的高超战斗力,造成的局面往往是执行侦察任务的哥萨克骑兵可以安然返回,法军轻骑兵则是有去无回,相当于切断了法军对周边地区的了解渠道,让法军成为了“聋子加瞎子”。
▲ 轻骑兵的战略价值远比很多人想象的高
相比之下,哥萨克骑兵对法军收集补给部队的持续打击是更为直接的。为了满足六十多万军队的补给需求,法军必须在当地征集粮食、草料以及衣物、木柴燃料等物资,而在收集时往往都是分散行动,这就又给了哥萨克骑兵突袭的机会。在整个战争中,哥萨克骑兵不断袭击分散征集补给的法军,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得手并及时脱身,法军形容他们“转眼就不见了”。在法军有关征俄战争的回忆录中,充斥了类似的记述,可以说哥萨克对法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 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
这种糟糕的情况在拿破仑攻入莫斯科后没有得到减轻反而在持续加强。在之前与俄军的博罗季诺会战中,法军的骑兵损失掺重,这无异于让俄军的哥萨克骑兵更加肆无忌惮。他们疯狂的袭击征集补给的法军,即使法军有护卫部队往往也不是哥萨克的对手。最终法军通过征集获得的补给微不足道甚至一无所获,他们只能通过杀死本来已经所剩无几的马匹来充饥。
▲ 反映博罗季诺会战的油画
在莫斯科逗留了六个星期以后,法军在哥萨克的“折磨”下已经衰弱到了极点,最终1812年10月19日撤离莫斯科,一路上,俄军以哥萨克先锋对法军围追堵截,最终拿破仑以丧失大部分骑兵、炮兵和四十多万军队的代价撤出了*。在*遭受毁灭性打击后,拿破仑从此开始走下坡路。最后,拿破仑在被流放后,还曾预言道“欧洲将会是哥萨克的了”,可见哥萨克在这位“巨人”的心中留下了多么难以磨灭的印象。
▲ 拿破仑从*撤退
哥萨克在抗法战争中前后一共出动了九十个骑兵团,相当于当时*骑兵的一半。其优秀表现除了获得了拿破仑的赞许之外,也得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嘉奖。亚历山大一世为了表彰哥萨克中表现卓绝的顿河哥萨克,除了将自己的镀金军刀赐给顿河哥萨克作为纪念以外,还在新切尔卡斯克城修建了两座凯旋门,成为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拥有两座凯旋门的城市。
▲ 冬宫博物馆的“战争长廊”,挂着参加拿破仑战争的沙皇以及将领的画像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