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加学术会议才能更有收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44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25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摘要

怎样参加学术会议,才能避免在闲聊与酒足饭饱中错过重要内容与机会?《Science》调查了不同年龄段的学者,请他们分享了参加会议的秘诀与技巧。

冯娇娇/大连理工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中的论文

Why:为什么参加学术会议?

小白第一次作为志愿者参加学术会议,只记得听英文报告时各种头晕目眩,接待VIP大牛的紧张与惴惴不安,关注的细节也是引导参会人员和会场的各种接待工作,唯一幸福的事情可能就是coffeebreak时间里品种丰富,美味无比的水果与糕点(吃了不少核桃,补充损耗的脑力)。作为科研小白,参加学术会议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请教大牛研究方向的前景(此路通否,目前的研究情况是否有我辈小徒的发挥空间),或者结识同辈以期日后交流,再或者是发现潜在雇主。是滴,一场学术会议,小白借此可以开阔研究思路,开辟研途新篇章。

那大牛呢?大牛的目标在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自己新提出来的不为人知或不被大众接受的研究观点。当然,这里少不了新的合作与求贤的机会。

简单地说,科研小白的学术会议中亦步亦趋的跟随前驱者的脚步探索方向,大牛在这里引导更多人走一条他们开辟的路。

What:参加什么样的会议?

选择参加什么样的会议,主题宽泛的,主题具体与研究领域相关,大型会议,小型会议,传统会议?如此多的选项有些无从着手啊?

对学生而言,大型会议的走马观花常常容易迷失自己。选择一项小型会议也许还有机会演讲,既是一场实践也可以提高知名度。同时,还有不错的旅行经费,尽管旅行只是学术会议的附加价值。

对教授而言,在选择学术会议的时候,既会考虑与研究主题的相关与否,也会考虑是否可以获得展示海报的机会。定期参加领域内的某些传统会议,是为了寻求学术上的伙伴和团体认同,而参加一些跨学科和新的会议,则是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其他人视角中呈现的内容。

How:如何参加会议才更有收获?

一场学术会议有那么多的报告,难道你要采用贪心算法把所有的报告都遍历一遍?好像我们人暂时还没有什么并行线程让一心三用,一脑多用,最重要的,你好像分身乏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行动派会根据会议报告的主题,相关主题的报告时间和汇报地点,提前做好行动路线图。这份行动路线图会表示想听的主题的重要性,时间,顺序,地点,以及有哪些感兴趣的主题汇报因时间问题而处于冲突状况,还有冲突时采取的决策。

有如此好的机会可以与论文写作者当面交流,怎么能白白浪费?有时对那些你仰慕的报告者,你需要提前研读他的研究成果。如果英语表达临场应变不是很好,还需要提前设计好建设性的提问。

对了,Social时,不要饮酒过度。虽然学生很容易被那些他们崇拜和经常引用的科学家所吸引,然而,最实用的Social方式是,与团体中每个人都有真正的交际,无论其级别和地位如何。

在学术会议中你碰到的人可能是未来的同事、合作者、审稿人,以及其他影响你的科学和事业的角色。科学的职业并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但如果你获得同行的支持,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会议结束意味着结束?NO!

在这场“头脑风暴”里,你些许一闪而过的灵感与新想法也许因为没有及时留在纸上而与你永远擦肩而过,缘分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了(哎!!可惜)。还有那些主旨演讲中的重要发现,难道不应该及时记录并与大家分享吗?这可是对信息的二次加工,既是保存关键内容,也是进一步思考。

对于新建立的人脉,会后需要保持联系;对于新策划的合作,会后要跟进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Pain, E.(2017). 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attending conferences.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7/05/how-get-most-out-attending-conference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01942.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8:43

1.会前做准备

会前需要明晰自己参加会议的目的,学习知识不单是记忆信息,核心问题要有框架,在陌生的领域,框架就是核心概念,抓概念可以帮助你横向贯通、举一反三。每个学术会议都有一个核心议题,这个议题便是会议的主题,一般学术会议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会议的名称得知。

在了解学术会议主题后,便会明晰,本场会议所有的演讲及讨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来进行的。在报名前夕及入场后一般都会有一个日程表,这个日程表就是会议的主线,参会者可通过这一框架来把握会议重点。

2.会中做记录

在学术会议进行中,很多人发言的信息量巨大,并且说话语速也是因人而异,认真听讲的人容易犯的毛病是一着急就会那里空白写哪里,这样一顿操作下来,“记录一时爽,整理火葬场”,根本不利于后期整理学习。

有一种记笔记的方法我一直在使用,并且效果非常好,可以随时调取所需要的知识。在听会议的过程中,将一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或者疑问整理一下,进行二次加工。

康奈尔笔记法

将笔记本分为三块内容:

1、记录时,只讲笔记记录在右侧大块空白区域,并且使用符号言简意赅的列出要点;

2、听完一个专家或大咖的演讲后,试着先自己做一个总结,写在左侧区域;

3、最后用自己的话提炼一个核心的观点或概念,之后形成属于自己的框架,将此内容记录在页面下方区域,会后重复围绕核心概念升入思考。

 

3.会后做交流

会议作为信息交流平台,已经不仅局限于知识与人的交流,更多的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企业于企业之间交流的平台。毕竟会议现场聚集的均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或是努力学习的奋进者,这样难得的面对面交流机会,何不好好利用起来呢?

如若抱着结交新朋友的心态会让你在展示自己时感到非常放松和自信,你只需要寻找到一种自己非常舒适的状态,自然会迎来志同道合的同行,共同来探索专业领域的未知。

以上干货内容出自“百格说”公众号,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的参会,如果还想了解更加详细的内容可以去关注一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