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3:2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11:05
李显的话,唐中宗李显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昏君(*之君)
1,二度为君
李显是武则天三子,由于两个兄长一死一废,曾被立为太子,并当了皇帝,但因为上台后企图重用韦后之父而触怒武则天(此时韦氏只是妃子),当了36天皇帝就被废了
后来,在狄仁杰的说服下,武则天最终放弃立武三思为太子而继续以李唐为后,复李显为太子,结束了流放生涯,而武则天82岁时,更是由宰相张柬之等发动兵变才使得李显再度为君,是为唐中宗
由此可见,李显这个皇帝,是靠别人施舍和扶持才上台的,若无狄仁杰和张柬之等人,李显不可能二度为君
2,重用韦后与武氏
李显二度为君后,为了报答韦氏的不离不弃,执意立其为后,并将朝政托付于她。而此时,失去武则天作为靠山的上官婉儿和武三思也决定投靠李显,靠着溜须拍马等手段,李显重用了上官婉儿和武三思,但对于张柬之等复唐功臣却敬而远之
后来,张柬之等人在武三思的策划下被外放为王,明升实降,最终被武三思等人害死
韦后是权欲极旺之人,意图效仿武则天,而武三思则是奸佞之臣,从武则天朝就阴谋为太子,上官婉儿后来也贪婪无度。
而张柬之等人,在武则天朝就位居*,却忠于李唐而兵变,可以说能力和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李显复位后,不用功臣、重臣、能臣,却重用宠臣、佞臣,可以说他只信任身边的人,亦或者他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用人。
后来韦后做大,控制朝政,李显也*为力。
3,妻离子散
李显本有四个儿子,长子被武则天所杀,不谈;次子与三子,皆因为武三思等人的撺掇,被*起兵谋反,失败后被杀;末子倒是最后做了皇帝,可惜最终变成韦后傀儡,最终还被李隆基等人发动的政变赶下台,被复归王位,最终20岁时抑郁而死。
而韦后架空中宗后,独揽朝政,引起李氏宗族恐慌与不满,怕韦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最终李隆基等人发动政变,韦后和其女被乱军所杀
李显生前,儿子被*谋反,李显不问青红皂白就予以诛杀;李显死后,也没能妥善安排后事,以至于韦后专权,最终自己的儿子被赶下台,韦后和最受宠的公主也死于乱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11:05
是昏君
《旧唐书》评价: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孝和皇帝越自负扆,迁于房陵,崎岖瘴疠之乡,契阔幽囚之地。所以张汉阳徘徊于克复,狄梁公哽咽以奏论,遂得生还,庸非己力。洎涤除金虎,再握璇衡,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纵艳妻之煽党,则棸、楀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桓、敬由之覆族,节愍所以兴戈,竟以元首之尊,不免齐眉之祸。比汉、晋之惠、盈辈为优,苟非继以命世之才,则土德去也。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恶而不隐欤?自司马迁、班固皆作《高后纪》,吕氏虽非篡汉,而盗执其国政,遂不敢没其实,岂其得圣人之意欤?抑亦偶合于《春秋》之法也。唐之旧史因之,列武则天于本纪,盖其所从来远矣。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则天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至中宗韦氏,则祸不旋踵矣。然其亲遭母后之难,而躬自蹈之,所谓下愚之不移者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11:06
李显究竟算明君还是昏君其实都谈不上,但是,唐中宗李显在历史上是*之君。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李显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成就在*上野心勃勃的皇后韦氏。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唐定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11:06
李显作为虽然是昏君 但是本人绝对不是脑残昏君。经历过武则天而不死苟到了皇帝位置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而且他能上位也是因为世家和实权派的需要,所以他只能啥都不管,权力不在手上啊。但是能把帝位好好传承下去 那就是不错的皇帝 个人认为他很不错了 因为周窜了唐 能夺回来就很棒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11:07
明君追问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