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2.0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31 05:20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06:49

简单的说:一是Lib2.0 是一个技术概念,而不是理论概念;即它是图书馆改进工作可以选择的一项技术,而不是图书馆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理。 Lib2.0解决不了”图书馆无处不在”的问题,中国网民虽多,但在总人口中,仍然是一个绝对少数。现在是全社会在办图书馆(解决弱势群体读书难的问题),图书馆人热衷办网络(忽视了绝大多数人的需要)。这个现象需要引起注意。

二是图书馆无须与网络较劲,网络是代替不了图书馆的。网络显示查询结果时总有免责声明,说明网络不能作为负责任的信息提供者。图书馆则是严肃的、负责任的信息提供者。如果网络真的能代替图书馆,那是应当庆幸的事,说明人类信息交流进入了新的阶段,没有什么可怕的。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流失现象要分析,做学问,搞研究的人是不会走的,那些一般阅读的人,走的越多越好,最好都走了。国家图书馆本来就不应当为他们服务。

三是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包括Lib2.0,都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别的国家用得好的东西,在我国不一定也用得好。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

Lib2.0的思考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lib2.0这样一个“划时代的理论”。范并思先生的《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一文,成为国内最早的lib2.0研究的重要综述文献之一。文中提到最早的较为成熟的lib2.0概念,是2005年9月出现的博客Library Crunch,博客主人Michael Casey对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由于Michael Casey的大力鼓吹,也由于web2.0逐渐成为互联网流行的元素,lib2.0的概念和理论逐渐受到图书馆界的关注。
在很多的观点里面,普遍认为web2.0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技术与服务,而lib2.0则是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再进一步通过web2.0的思想,研究与改进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认识与思考。我们认为,犹如web2.0之于web1.0一样,带来了互联网服务的本质改革,既然前提条件是针对library,那么lib2.0也应该是整个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研究等的由里到外的变革,而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的web2.0应用,或者说只针对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简单搭建了lib2.0的框架,并基于这种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完成全新的lib2.0的系统设计。
1 lib1.0和lib2.0词汇来源的、最具参考价值的web2.0的核心是让互联网服务,从受众变成参众。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把年度人物选为“你”,副标题为:“没错,就是你。信息时代由你掌握。欢迎进入你自己的世界”。很显然,web2.0的网络传播与文字、印刷、电视的发明不同,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而是一种自组织式的传播形式,是从下到上的进行传播。技术改变着整个社会,以这次的改变是具有*性的。
1.1 对于lib2.0的基本理解
既然要研究图书馆的2.0,就需要总结图书馆的1.0。web1.0是受众的互联网服务,lib1.0是什么?它与lib2.0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变化?我们的观点是:
lib1.0是基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文献服务。
lib2.0是基于用户的知识服务。
图书馆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都是对于读者的服务,但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的重点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对于图书馆来说,应该也是*性的。
1.2 lib1.0和lib2.0的比较
我们尝试着将lib1.0和lib2.0比较如下
2 lib2.0理念的要点
新加坡图书馆局在《2000年的图书馆》的报告中提到未来图书馆就会有七个方面的“范式演变”,意味着传统图书馆业务模式和管理系统需要进行全面变革。这七个方面是:
从图书的保管者到服务本位的信息提供者;
从单一媒体到多媒体;
从本馆收藏到无边界图书馆;
从我们到图书馆去到图书馆来到我们中间;
按时提供(in good time)到及时提供(just in time);
从馆内处理(in sourcing)到外包处理(out sourcing);
从区域服务(local reach)到国际服务(globe reach)。
图书馆系统与服务供应商Talis公司在*《对图书馆重要吗?图书馆2.0的兴起》中,也提出了图书馆2.0的四项原则:
图书馆无处不在( The library iseverywhere)。图书馆2.0超越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的概念,将图书馆的相关内容复制到用户需要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读者可以通过访问其他Web
站点就能获取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没有障碍( The library has nobarriers)。图书馆2.0确保图书馆管理的信息资源是可以在其被需要的位置上被获得的,使用中障碍是最小的,消除系统和信息的围墙,实现信息民主。
图书馆邀请参与( The library invites participation)。图书馆2.0鼓励参与文化,尊重馆员、技术合作伙伴和其他人的贡献,促进图书馆用户对他们已经使用的和希望获取的资源提出自己的观点等。
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 The library uses flexible,best-of-breed
systems)。“best-of-breed”(简称BoB)是由用户挑选最好的单项系统后组合成新系统,这种开发理念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图书馆2.0系统商能够为图书馆提供灵活的、最好的系统架构。
作为一个系统供应商,Talis*对图书馆2.0的描述偏重于开发者的角度。更多的学者从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角度讨论图书馆2.0。如Meredith在“高等教育博客会议筹备网”访谈中提出lib2.0的概念要素::
无缝的用户体验。图书馆系统的可用性、互通性及可塑性至关重要;
更多地呈现于社区的图书馆。通过设计程序、建立社群,通过即时通讯、博客、维基等web2.0技术实现超越;
允许读者参与。通过写书评、在馆藏目录中加上标签(tag),或者是通过博客与维基,使读者的声音互相能被听见;
图书馆更加透明。
综上所述,lib2.0不论是从图书馆管理理念、服务理念方面,还是系统架构方面,都是一种*性的变化,在知识呈现爆炸增长的今天,这个变革将会迅速地影响图书馆,推动图书馆快速向lib2.0转变。在这样的变革中,我们认为lib2.0理念的要点将包括五个方面:
2.1 馆藏资源,从“为我所有”转变成“为我所用”;
2.2 服务,从简单的文献服务转变为广泛的知识服务;
2.3图书馆管理,从对图书的管理,转变为对人流、物流、知识流的管理;
2.4 系统架构,从基于业务流程变成基于用户服务;
2.5读者通过web2.0获得个性化知识服务,并广泛参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
3 lib2.0的文献资源
事实上,普遍从2001年CNKI的镜像站开始,各个图书馆不得不面对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共同发展的现实。短短的几年时间,很多图书馆的年文献保障能力,数字文献已经超越了纸质文献。由于lib2.0系统的开放性,意味着今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将主要包括三大类:
3.1馆藏资源。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源,主要是纸质文献。这是lib1.0的主要业务工作,在lib2.0的管理和服务中,应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3.2数字文献。目前主要是各类检索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他们或者是自建的,或者是通过数据库商购买的。今后还将包括多媒体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源库、音乐资源库、视频资源库等。数字文献应该基于web2.0进行建设,不仅有图书馆提供的,读者还可以按照图书馆制订的元数据标准自行上传,通过管理员审核后发布。
3.3共享资源。既然是“为我所用”的文献资源策略,lib2.0的共享资源将会逐渐成为图书馆开展文献服务的重要支撑。它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
(1)与图书馆签订有文献共享协议的文献服务机构;在中国,分别有教育部支持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文化部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科技部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提供大规模的文献共享服务。各图书馆之间也有单独签订协议的共享服务。
(2)互联网资源;通过Google或者Bai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多数人的习惯,同样它们也可以成为lib2.0开展知识服务的重要资源。
(3)在个性化的门户中,基于web2.0提供给读者的保存各类私有文档和资源的网络虚拟空间,读者可以将其中的部分共享出来,形成共享资源。
这些所有的文献资源,都应纳入统一的图书馆OPAC中。所有的文献资源,应具有统一的读者沙龙系统,针对资源让读者评论和推荐,形成图书馆独特的网络文化氛围。
4 lib2.0的用户
前面关于lib2.0的理解是“基于用户的知识服务”。那么用户这个角色,在lib2.0系统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她)是lib2.0系统永恒不变的线索。
就理论而言,用户是指馆员和读者。而就系统而言,用户将会有:
4.1 系统管理用户:不能参与业务操作,仅仅进行系统后台管理。
4.2不同业务管理权限的馆员:包括馆长、副馆长、部门主管、馆员、临时工、勤工助学的学生等。馆员与业务管理的关联是可管理的、可跨部门的,以此实现lib2.0针对馆员的个性化。
4.3认证读者:持有图书馆借阅证(一卡通)的读者。在lib2.0中,应尽可能取消读者的等级,因为获取知识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
4.4网络读者。由于lib2.0系统会提供大量的基于网络的知识服务,因此网络读者的角色将成为主流,用户通过网络注册后成为图书馆的网络读者。因为知识产权的原因,或许他不能直接点击各个数据库,但是他能够得到其他知识服务,如Blog、Wiki、RSS、Tag等,也可以向馆员索取所需文献,或者向这个网络社区中的其他人进行文献求助。
5 lib2.0的知识服务
lib2.0最终目的是提供知识服务,因此知识服务将成为图书馆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lib2.0将会有哪些知识服务?这些知识服务的如何开展?各自的特色?服务的效率?都值得业界研究。我们初步将lib2.0的知识服务分成了五大类:
5.1知识检索服务。直接从数字图书馆获取知识,或者通过OPAC系统,得到获取知识的渠道;
5.2参考咨询服务。向读者解答关于图书馆的,关于知识获取的任何问题;读者辅导和培训等;
5.3 借阅流通服务。传统服务的主要内容;
5.4读者个性化服务。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获取知识服务的方式,不同的用户界面;提供大量的个性化定*务;
5.5知识管理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管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应用系统;为读者提供保存文献资料、私有文档的存储空间;
5.6知识共享服务。提供馆际互借、全文传递、代查代检等服务;提供读者自行共享知识的应用系统。

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5372e162010008im.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31 08:07

lib2.0就是library2.0自从2005年鲍尔•米勒(Paul Miller)博士提出图书馆2.0这个说法以来,图书馆2.0经历了从概念到现实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web2.0的典型技术应用到图书馆服务中,如webblog, RSS等等,我们可以在很多图书馆的主页上看到他们的影子。图书馆2.0是信息服务概念的变化,由此带来的变化需要我们利用或开发一些技术手段。

图书馆2.0 在中国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从老槐夫妇第一篇中文图书馆2.0论文发表至今,图书馆2.0俨然已经成为图书馆员的口头禅,并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图书馆学研究的术语体系。和以往数字图书馆研究不同,这次图书馆2.0浪潮的兴起并没有太多的概念辨析,没有放太多的空对空导弹。而更多的是尝试现实实验系统的尝试。上海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的技术团队正在不断地努力构建图书馆2.0的技术原型,老槐,凯文,竹帛斋主,蓝天白云,河边,编目精灵,李超平等等图书馆学家都开了博克,开启了基于web2.0技术的图书馆学研究范式。这就使得图书馆2.0的研究有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技术基础,很多图书馆员是通过Blog这样看得见摸得着得web2.0技术来感受图书馆2.0,图书馆2.0不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技术现实。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需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图书馆2.0的概念,我们需要将图书馆2.0发展成一个正式的图书馆学概念,从而为未来图书馆2.0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