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8:48
观《青春之歌》有感北大学生投票选出大讲堂播放的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其中“情感篇”中包括了《青春之歌》。当时我纯粹是出于想看老片子的目的投了它一票,今晚看完这部影片,我才知道为什么北大学生会选出它来。这是一部与北大紧密联系的影片,这是一部反映北大精神的影片。林道静,一个女知识分子,因一次轻生与北大学生余永泽相识并最终结婚。然而,个人世界观、理想的差异让他们最终选择分开。其中,林道静受北大学生卢嘉川的影响,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投身于*党地下活动,暴露后由友人帮助逃脱,后深入农村了解民情,与江华一起参与农民的割麦运动。处境艰难下又返回北平,不幸被捕,在狱中与郑瑾(林孔红?)共患难。郑瑾最终就义,林道静被保释出狱。影片在林道静和江华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中结束。影片固然被印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尤其是在大跃进*1959年拍摄的影片。但这部彩色片没有过多的剪辑、灯光、音效的修饰,尤其以现代眼光看是粗糙的,演员扎实的基本功得到充分体现。举手投足间,缓慢的剧情推进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眼神交流,一次紧张的卷围巾的动作,让屏幕充满了看不见的台词。相比之下,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的剧情固然吸引人,但演员的表现流于肤浅,刺激之余便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记。整部影片中最感动我的一段便是郑瑾在狱中的独白以及就义前的那种凛然正气。就是那种凛然正气,让一切淫威、暴力、恐怖都显得那么的渺小。卢嘉川告诉林道静,出路就在于,把个人命运与集体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南下*的北大学生、国立北京大学校园内的集会,到一二·九运动中正面高举的“北京大学”横幅,以至于在不同人的左胸前出现的那个相同的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北大人已和这部影片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北大人就是有这样光荣的传统,那就是将个人命运与集体命运、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时我又想起录取通知书信封封底的那行字,“一旦配上北大校徽,每个人顿时便具有被选择的庄严感。”现在看来,这段字已添上了新的意义,而且我相信,这段字还有更多的意义有待我挖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看那前仆后继的*党人,不怕牺牲的*分子,个人的信仰力量再次得到充分展现。信仰,总是支撑着一个人在最困难的时刻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我实在无法用自己浅薄的文学功底去描述信仰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它就是信仰,就是站在你面前的那个信仰,你摸不着,但总是真真实实地感知着它的存在。片中还有“主义”与“实用”的辩论,正是它直接导致了林道静与余永泽的决裂。胡适之作为50年代典型的批判对象,自然在影片中与余永泽“*”在一起构成反面人物。50年代左倾的硝烟散去,我们能不能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当时胡适提倡科学救国?再一想就又联想到了与*的**差异。实际上,本学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小论文我打算以孙中山提出的“军政、训政、宪政”三步建国理论为主题展开论述。扯远了。《青春之歌》给我的感触远不止这些,由于记忆力、表达能力的*,我大概只能写到这儿了,依然欢迎大家讨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