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2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9:45
刚刚过去的2008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挑战与风险历史罕见。国内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大宗商品与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接连不断的意外,考验着宏观*者的智慧。党*、*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一年间两次调整宏观经济*,引领中国经济穿越急流险滩。
从2003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并于2007年达到11.9%,经济有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为消除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2007年的*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随着宏观*各项措施的落实,自2008年5月份以来,CPI连续7个月回落,11月同比涨幅已回落到2.4%,国民经济过热的风险逐渐释放。
进入2008年下半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党*、*及时调整宏观*,把宏观*的首要任务从年初的“两防”调整为年中的“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明显加大。*明确提出宏观*重点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果断地把“稳健的财政*和从紧的货币*”调整为“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进一步扩大内需、全力保增长。
回首2008年,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在重重困难之下,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灵活审慎的宏观*功不可没。
连出重拳 力保平稳发展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难言见底,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作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受到冲击。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拳”陆续推出。
积极财政*在新一轮宏观*中再担重任。通过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出,财政*将释放更多扩大内需的能量。目前,2008年四季度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除了扩大投资规模以外,积极财政*还将实行结构性减税,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此外,为稳定外需,出口退税率在2008年经历四次调整,涉及纺织、服装、轻工和机电产品等,为出口企业缓解困难、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有力支持。
货币*方面,自去年9月以来是月月有动作,努力保增长。从9月到12月,央行在4个月内五次下调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从适度宽松货币*的不断落实,到*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发展的9项金融措施,再到进一步细化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意见,金融体系正在多渠道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活水”。
专家分析,这些措施着眼于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着眼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的累积效果将在2009年逐步显现,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强力支持。
立足当前 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1月1日起,酝酿已久的*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开始正式实施。专家认为,以资源要素价格和财税*改革为着力点,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也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即当前的宏观*不仅是面对困难的应急之策,更是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
把握短期波动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在防止经济出现大幅起落的同时,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失时机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努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这一思路在新一轮宏观*中越发清晰。
目前实施积极的财政*,绝非走单一投资扩张的老路,而是要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设项目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拒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同样,反周期调节的货币*,在保障流动性供给的同时,也将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让更多资金支持那些能够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的项目,支持在国际分工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先进生产能力建设,支持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引导结构调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9:45
宏观经济没有问题,步步为营,跳跃式前进,进三步退两步也没有关系主要是要与世界经济脉动至少要同步.为了保持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不断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建立*经济监控网(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监控系统),可以通过驻外使馆,新闻联络等手段取得及时经济,产品,消费,*策略...等信息,指导国内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要有高度,前瞻性,多样性,简单与复杂相配合,国内各地经济发展说穿了就是建设项目与产品开发要进行互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提高与国际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项目使用寿命期,尽量减少国内各厂家之间无原则相互竞争,企业要学会把自己的企业内入全国与全世界范围考虑问题,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都应纳入全国统一的有关部门的监管范围,不能说因为是民营,私企就可以放任不管,放任不管会危害到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直至整个国家的利益.中国好比一部超大的正在正常运行机器,为了整部机器一直能正常运行下去,机器上任何一个细小螺丝钉都必须保持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