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3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23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 《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 《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 《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 《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 《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 "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23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
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
《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直接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摹本
《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身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摹本
《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摹本
《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24
那个人差这么多东西 好像很认真 其实不是重点 还有
《兰亭集序》出自书法家: 王羲之
他的这篇序 是“天下第一行书” 明白
你不是高中生吧 这片序在高中有学 还要背 这么序写的很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0:24
《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1000多年来被历代书法家所推崇,传下来的版本不下百余种,先简要介绍一下几种:
1.开皇本
此拓本因帖尾有开皇年号而得此名。“开皇本”有两种:一本帖尾刻“开皇十三年十月”,另一本帖尾刻“开皇十八年三月二十日”。此帖未见宋人著录,实是后人以别本摹勒,书法臃肿不堪,字迹不清晰,气尚卑弱,实无可取之处,因而评价不高。
2.神龙本
因帖前后印有“神龙”各半印而得名,传是初唐冯承素所摹,此帖最接近真迹原貌,历来受推崇,后人学此帖成风。在乾隆年间被御刻于“兰亭八柱帖”,列为第三柱。
3.虞世南临本
此帖首部钤有御印“天历之宝”,故又名“天历本”,又因帖末有“臣张金界奴上进”七字,又得名“张金界奴上进本”。后人因仰摹为“兰亭八柱帖”第一柱之名而不断临习。
4.褚遂良临本
因帖前有“褚模王羲之兰亭序”题鉴,故称“褚遂良临本”。另外,此帖比发行态似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故又称“米临本”。帖中笔法粗放,似有个人习性。列为“兰亭八柱帖”中第二柱。
5.定武本
此帖为石刻,年代不详,传是以欧阳询临本摹勒上石的。据载从五代石晋之末开始流传。此贴在宋代最流行,翻刻最多,多年来影响极大,学此帖者众多,因此形成了一大体系。另外,属于定武体系印行于世比较有名的版本有“国学本”、“何氏东阳本”、“玉泉本”、“宣城本”、“何九思定武兰亭瘦本”、“王晓模本”、“唐荆川旧藏本”、“韩珠船旧藏本”、“汪容甫藏本”等。这些《兰亭》虽经名家收藏,但都是“定武兰亭”的翻刻本。
6.赵孟頫临兰亭序帖
赵孟頫临兰亭序帖传世所见的有10余种之多,其中,一本现藏于苏州博物馆,通本神全气贯,用笔之精和转折之妙,极尽飘逸隽秀和轻清典丽之致。
7.玉枕本
传为欧阳询临蝇头小行楷,刻于禁中,可能是“定武本”前身,又有贾邱壑以“定武本”所写成者。
8.颖上本
此帖见于“思古斋黄庭兰亭”,相传是“褚本”中最佳的,出于安徽颖上井中,故名“颖井本”,原缺数字,后又翻补,但不理想。
9.黄绢本
此贴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传为“褚本”,此帖第四行中“领”字上加了“山”字,故又称“领字从山本兰亭”。另还有“洛阳宫本”之说,此帖翻刻较多,但与现所见的黄绢本“领字从山本”很多地方不同,可能另有更早的“领字从山本兰亭”,也许都是同一“祖本”传来的。
10.陈鉴摹本
此帖为明代陈缉熙所收藏,并在前加一伪本。陈缉熙好勾摹,遂拓数本足以乱真。《三希堂法帖》所刻元陆继善“双钩本兰亭序”与这本基本相合,可能同出一本。
11.兰亭八柱帖
此帖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以《兰亭序》临摹本墨迹三种御刻上石的。第一柱是“唐虞世南临兰亭序”,第二柱是:“唐褚遂良摹兰亭”真迹,第三柱是:“唐冯承素摹兰亭帖”,另外三柱为:“唐柳公权《兰亭诗》三种”,还有明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和“清乾隆临董其昌本《兰亭诗》”共八卷,刻于八柱之上,“八柱”现在北京中同公园,已损。
12.其他版本
此外据传还有"洛阳本"、“赐潘贵妃本”、“薛稷本”、“游似本”、“上党本”、“米氏本”、“薛绍彭本”等等,近年来还不断发一些新版本。
开皇本、神龙本、褚遂良临本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