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戏剧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6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4 20:15

八岔 它是当地民歌山歌小调为基础演变而成的地方小戏。传统八岔戏目有150多个,以有小生小旦小丑的折戏为主,短小活泼,通俗易懂。

道情 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之陕南派。以演皮影戏为主,有地道风俗,剧目丰富,有1200多个安康市文化馆已抄录662个本、折戏。

月调 是以月琴的音色来定其他弦乐音调高低而得名的一种曲调。属河南越调支流,始入陕西被本地皮影艺人吸收,以皮影戏演出,剧目达520多个,目前抄录325个本折戏,唱腔有四种“放腔”(长腔、夹腔、五腔、喊腔)之分,音色变化多样,音调缠绵委婉,打击乐器与汉剧相同。

八步景 又叫“八不救”,原为说唱曲艺,经“地摊子”艺人不断丰富提高演变成皮影戏,有230多个剧目,已抄录128个本、折戏。

曲子 属民间座唱音乐,亦称“念曲子”,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月琴、琵琶、扬琴、二胡、笛子辅之,有头有尾,层次分明,演唱题材广泛。

唢呐 在五里镇境广大农村中通常作为婚庆、婚嫁、祝寿、安葬、乔迁等的吹奏乐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4 15:50

川剧剧目:

《卖画拍门》、《裁衣》、《武松杀嫂》、《马房放奎》、《五台会兄》、《花田写扇》、《白蛇传》、《柳荫记》、《御河桥》、《燕燕》、《红梅赠君家》、《王熙凤》、《夫妻桥》、《江姐》《田姐与庄周》、《红楼惊梦》、《山杠爷》、《刘氏四娘》、《目连之母》;

《文成公主》、《激流之家》、《青春涅槃》、《欲海狂潮》、《红梅记》、《黎明十二桥》、《岁岁重阳》、《马前泼水》、《尘埃落定》、《薛宝钗》。

扩展资料:

2006年,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川剧时,发现它已被赫然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将消失。于是,一场“振兴川剧”的保卫战再次打响。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就开始喊出了振兴川剧的口号。当一样东西需要振兴的时候,说明它已经不景气了。尽管四川各地川剧院以《金子》等多个国家精品剧、优秀保留剧目让业界惊羡,但依旧难逃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稀缺等“疑难杂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剧变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4 15:51

清代戏曲在川的流变进程,可按百年划线,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一是18世纪移民*迭起的乾嘉盛世"戏曲化"阶段:由于四川居民土客错居,五方杂处,错用乡语,各尚其俗,相继人川的昆山腔、弋阳腔、胡琴腔、西秦腔等,还处于诸腔杂陈、花雅争胜的格局。二是进入19世纪以后,移民活动接近尾声而清王朝也由盛及衰的近代"地方化"阶段:由于四川人口的繁衍,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畅,文化的交流以及生存主体劳动方式、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等诸方面的日渐趋同,诸腔剧种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逐渐被解构,另一方面又随着主体性格特征、语言腔调、民间艺术的整合而表现出越来越多新时空的四川"地方性"。道光以后的承平岁月,不仅使根植于自然经济土壤、散布于农村乡镇的戏曲诸腔在传统封建文化的习习熏风里更加凸现出四川化的衍变趋势,并且还攀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跻身于中、小城市。光绪年间四川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激烈冲击及农村自然经济的快速崩溃,清王朝应变*的实施及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意识的日益增强等社会因素,非但没有妨碍戏曲的四川化进程,反倒如风助火,为诸腔戏班伶人提供了向成都、重庆中心城市云集的契机,呈现出商业化、城市化、同一化的态势。自此,散流于四川民间而长期处于渐变状态的近代戏曲,在"改良戏剧,辅助社会教育"的时代呼声中,汇入了20世纪市民文艺的大潮,进入了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现代化"准备阶段--由表现主体传统性格、语言、音乐等"地方风格"外在特征而向表现主体现实思想、情感、意志、理想等"地方本质"内在特征转型的从量变到质变的第三阶段:在维新与改良社会意识的不断渗透中,一个个以传统古典戏曲形式为包装,以反映四川生存主体现实感受与认识为内容的时装戏、新编古装戏等"旧瓶装新酒"的"改良剧目"应运而生,一个注入了近现代变革精神与反帝反封建意识而被后世称为"川剧"的巴蜀地方代表性剧种,也悄然在"地方风格"与"地方本质"相契合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于"四川戏"的母腹.川剧的孕育形成过程,也就是川剧诞生前的"现代化"准备过程。这个过程以晚清中国的"改良戏剧,辅助社会教育"为背景,以成都"戏曲改良公会"的建立为起点,以"辛亥路潮"的爆发而终结,前后共约有5年时间。
川剧剧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郁,为群众喜爱。有的演员还创造了不少绝技,如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善于利用绝技创造人物,叹为观止。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参考资料:http://scopera.newssc.org/system/2008/10/28/011228741.shtml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