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14

宫、商、角、徵、羽。

《礼记》记载:“宫音”代表天子,统帅“众音”,“商音”代表臣子,“角音”代表百姓,“征音”代表政事,“羽音”代表万物。

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

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读jué音)、徵(读zhǐ音)、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

比如,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14

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D、E、G、A五个音阶。
  而中国是最早采用“三分损益法”来计算音律的方法。《管子·地员篇》的记载可以说是最早的;“凡将起五音,几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生商。有三分而复干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注:《管子》有的篇章为后人羼入,但《地员篇》应是管仲所作,因其三分损益法只计算了五声,而《吕氏春秋》计算了十二律,较管子详细,应该说《吕览》是在《地员篇》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三分损益法,在公元前7世纪管子时已产生。)其产生程序的计算过程如表。而三分损一(2/3)所发之音高纯五度,三分益一(4/3)所发之音比原长所发之音低纯四度。而宫声的律数所以为81,据说是用长九寸,内圆九分(一说三分),可容八十一颗黑黍米(体积1立方分)的竹管所发出的声音而得出的。后来东汉京房改为用弦长定音律的长度,更趋准确。中国古代五音阶,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计算相符,也接近于现代科学计算的音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0:15

中国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