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2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2:19
篇一: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
①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②凝妆:盛妆。③悔教:悔使。【诗文解释】 闺中*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陌头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阅读及答案(1)首句的 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2) 杨柳色 为何会引起 闺中* 的情感 (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参*(1)不知愁(2)柳树又绿,夫婿未归,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3)*的突然省悟:悔恨当初怂恿 夫婿觅封侯 。4.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解析: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耐人寻味。说 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 ,就必须弄清楚是从什么转到什么上来。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 不曾愁 ,第四句中的 悔 。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问题就很容易解决。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 不曾愁 到 悔 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忽见陌头杨柳色 。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媚,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 悔 的心理活动。5.开头写* 不知愁 ,后面却又说她 悔 ,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先抑后扬的写法;通过对*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 闺怨 的主题。二:(1)本诗标题为 闺怨 ,一开头却写 闺中*不曾愁 ,是否违反了题意(2)诗中如何描写*的心理变化为什么 陌头杨柳色 会勾起*幽怨的情怀(3)赏析 忽 字妙处。答:(1)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 不曾愁 ,正是为后面的 悔 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2)先写*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3)前两句写*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 忽 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赏析一】 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这首《闺怨》和《长信秋词》等宫怨诗,都是素负盛誉之作。 题称 闺怨 ,一开头却说 闺中*不曾愁 ,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从 从曾愁 到 悔 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 不曾愁 ,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 凝妆上翠楼 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 觅封侯 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 觅封侯 者和他的 闺中* 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 悔教 二字看,这位*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 觅封侯 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在一段时间 不曾愁 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 不曾愁 ,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 不曾愁 。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 翠 ,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 忽见 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 陌头杨柳色 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 忽见 ,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 杨柳色 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 春色 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 闺怨 。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刘学锴) 〔注〕①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 不曾 一本作 不知 。作 不曾 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赏析二】 王昌龄极善言情。如果说李白的诗如奔泻的瀑布,那么王昌龄的诗则如蜿蜒流淌的溪流。他以精炼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构思,含蓄委婉的笔法,留给人们悠长的艺术享受。 他的一系列宫闺怨诗中《闺怨》尤为突出。诗题为《闺怨》,起笔却写道: 闺中*不曾愁 ,紧接着第二句又承 不曾愁 写出这位不曾愁的*,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 凝妆 登楼远眺的情景。于是,一个有些天真和娇憨之气的*形象跃然纸上。闺中*果真不知愁吗当然不是。读过全诗之后我们知道,这是一位丈夫远征他乡,自己独守空房的*,即使在唐朝封建礼教尚不严格束缚妇女的时代,她平日里也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孤灯只影相伴的寂寞可以想见。于是,对远方夫君的深切思念只能默默地埋在心底。这是 不曾愁 的一层含义。此外,*的 不曾愁 与 夫婿觅封侯 的追求是联系在一起的。唐代前期,民族战争和对外战争频繁,大丈夫从军戍边,保家卫国成为一种风尚。初唐诗人杨炯的《从军行》中有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的诗句,就是生动的反映。因此,从军就成为人们当时 觅封侯 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这位闺中*,一定对夫君远行求取功名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呢!否则不会有诗中的 悔教 一语。夫君既是在她的支持下参军,故她的思念和愁绪或许还夹杂着几分希冀,平日这种情感只是淡淡的,像晴空中的几朵浮云,不易察觉,故曰 不曾愁 ,这是第二层含义。 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称为 诗眼 。这位*所见,不过寻常之杨柳,作者何以称之为 忽见 其实,诗句的关键是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即 忽感 。青青杨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 春色 的代替物,同时,它又是友人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便有折柳相赠的习俗。因为那迷茫和朦胧的杨花柳絮和人的离愁别绪有着某种内在的相似。故*见到春风拂动下的杨柳,一定会联想很多。她会想到平日里的夫妻恩爱,想到与丈夫惜别时的深情,想到自己的美好年华在孤寂中一年年消逝,而眼前这大好春光却无人与她共赏 或许她还会联想到,丈夫戍守的边关,不知是黄沙漫漫,还是和家乡一样杨柳青青呢 在这一瞬间的联想之后,*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离愁和遗憾便一下子强烈起来,变得一发而不可收。 悔教夫婿觅封侯 便成为自然流淌出的情感。说到 忽见 ,杨柳色显然只是触发*情感变化的一个媒介,一个外因。如果没有她平时感情的积蓄,她的希冀与无奈,她的哀怨与幽愁,杨柳是不会如此强烈地触动她 悔 的情感的。故曰*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并不突然,而在情理之中。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一场与此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读者在《惊梦》之前的几场戏中,可以隐约感觉得到少女杜丽娘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本是人之常情。但由于明代封建礼教过分的约束,女子怀春被认为是不合礼教的,她平时不得不隐藏起这份感情,表面上非常循规蹈矩。可当她一旦进入花园,鸟语花香的春光,突然惹得她情不自禁地唱出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两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却同时描绘了两位女性在春光触动下强烈的心理变化,它说明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普遍心理特点,始觉突然,细嚼之后就体会到它的绝妙。较之汤显祖,王昌龄在更短的篇幅和极少的文字中表现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更显示出他卓越的艺术才能。 这位*,本来是想打扮得漂漂亮亮去欣赏春光的,不曾想陌头的杨柳色却引发了一腔的幽怨和悔恨。诗的妙处恰恰在于极生动、准确而细腻地把握住了*的心理变化,但对于其变化的具体原因和过程,却只字未提,任读者去咀嚼、玩味和想象。 诗贵曲而忌直,一览无余不是好诗。王昌龄的这首七绝含蓄、曲折,深得其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写法极经济,意韵极深婉,可以说以最少的文字容纳了最多的语意。
篇三: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闺怨王昌龄闺中*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不曾愁”,是否-语文-魔方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闺 怨王昌龄闺中*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2)诗中如何描写*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幽怨的情怀 (1)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2)先写*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1)第一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篇章结构。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法、欲抑先扬法。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闺怨 》王昌龄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先写*“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2)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杨柳”取谐音“留”之意,是古人送别之物。另外此题考查抒情手法“触景生情”。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闺怨王昌龄闺中*不曾愁,..”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歌鉴赏六读:一、读诗题。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
二、读“明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
三、读形象。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五、读“有无”。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六、读类型。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同学们知道古诗也是我们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学习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多积累一些的相关的文学知识,这样在我们做阅读的时候就会相对的比较的简单。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不曾愁,
忽见陌头杨柳色,
(1) 本诗标题为 闺怨 ,一开头却写 闺中*不曾愁 ,是否违反了题意
答:没有违反题意。
(2)诗中如何描写*的心理变化为什么 陌头杨柳色 会勾起*幽怨的情怀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赏析:王昌龄善于用七绝细腻而含蓄地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
题称 闺怨 ,一开头却说 闺中*不曾愁 ,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从 从曾愁 到 悔 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 不曾愁 ,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 凝妆上翠楼 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 觅封侯 的一条重要途径。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成为当时许多人的生活理想。在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 觅封侯 者和他的 闺中* 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 悔教 二字看,这位*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 觅封侯 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句点出 不曾愁 ,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 不曾愁 。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 翠 ,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应)。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 忽见 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 陌头杨柳色 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 忽见 ,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 杨柳色 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 春色 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使读者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以上给大家分享的是王昌龄闺怨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同学们可以自己试着做一做上面的题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3:37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扩展资料:
王昌龄轶事典故
投笔从戎
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
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5:12
王昌龄
,唐代边塞诗人(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5 17:03
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汜水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