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3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28
中国应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什么叫新型城市化道路
一般说来,城市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市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即城市化率表示。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
实际上,城市化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其复杂程度远非可以用人口转移程度来反映的。比如,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城市化程度很高,但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却不高;又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富人们纷纷到郊外居住,人们称之为“逆城市化”或“郊外化”。显然,这些国家的城市化率虽然在回落,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停滞,城市化仍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不过,这已经不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而是另外一种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可以称之为“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那么,在我国,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所表示的城市化率,是否越高越好呢?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省区大面积地推行“地改市”、“县改市”、“乡改镇”*,还有一些城市调整了行政区划,用行政办法将郊区划入市区,或者将一些市辖县整体上改为市辖区,一份文件就在一夜之间把大批农村人口“变成”了城市人口。表面上看,城市人口增加了,城市化率提高了,但是,这种改制或行政区划调整只是改变了区域的概念,扩大了一片“概念性市区”,而并没有改变那里的经济社会结构,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很突出。当然,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将郊区改为市区,或将辖县改为辖区也是很必要的,但这并不能表示城市化程度提高了,这些“概念性市区”仍然需要继续推进城市化,不过,这里的城市化已经不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而应该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所以,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模式,或者两种发展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地区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显然,前者是城市化的初级形态,后者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必然会由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即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必然会走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
但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否要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比如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城市化率达到80%以后,才能进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呢?或者说,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时候,是否可以同时推进结构转换的城市化?城市化的两个阶段并非是分隔的,而是有联系的,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也会发生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同时,也会发生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但对我国而言,由于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多,更需要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加快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种强调结构转换的城市化,可以称之为新型城市化的道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4:29
新型城市化战略是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建设城乡平衡社会。 新型的城市化战略将实现10个协调发展,目标是使人口与空间实现两次转变,即第一次转变是从农业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第二次转变是城市人口变为郊区人口,实现城乡平衡。理想的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是以郊区化为主,即郊区人口占50%,中心城区人口占30%,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20%,人口在三个区域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取消户籍*,建立信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