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21:10
本区属于中朝准地台中的次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华北坳陷带。吕梁运动后,华北坳陷带与其西部的山西台背斜和北部的燕山沉降带一起下降,接受了早古生代沉积。奥陶纪以后,经加里东运动全盘上升,遭受侵蚀。海西运动时又轻微下降,局部地区接受了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和陆相沉积。燕山运动时,全区大部分上升,但幅度不大,侵蚀有限。局部地区可见有中生代沉积。喜马拉雅运动,华北坳陷带与山西台背斜、燕山沉降带逐渐分异,华北平原开始下降。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分异加剧,华北平原接受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由此,奠定了今天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空间分布的基础。
第四系沉积厚度在基底坳陷区为500~600m,隆起区为350~450m。本区岩性主要是第四纪砂砾石、砂、亚砂土、亚粘土、粘土、淤泥和黄土状物质。太行山、燕山山前冲洪积扇形平原地区,主要以黄土状物质为主,厚3~10m,其下为厚层砂砾石;在山麓地区,黄土状物质之上又覆盖一层坡积-洪积砂砾石及黄土状物质。中部冲洪积扇和冲积、湖积泛滥平原地区,主要为亚砂土、亚粘土堆积,其中,冲积扇上部和决口扇上多为细、粉砂堆积;古河道高地上多为粉砂、亚砂土堆积;古河床低地和古河间低地多为亚粘土、粘土堆积;扇缘洼地、河间洼地多为粘土和淤泥堆积。在滨海三角洲平原上,多为亚砂土、亚粘土堆积;三角洲上的分流古河道多为粉砂堆积,个别地区为细砂堆积;潟湖洼地和滨海平原多为亚粘土、粘土、淤泥堆积;少数地区有风积沙丘和贝壳沙堆积。
第四系含水介质为几何形态复杂、多种类型叠加的含水层结构。沉积物的多源性和沉积环境的多变性,造成研究区缺乏统一的隔水层,各含水组之间存在水力联系。
第四系含水系统主要有4个含水组:
第Ⅰ含水组,为潜水—微承压水系统,相当于Q4地层;
第Ⅱ含水组,为浅部承压水系统,相当于Q3地层;
第Ⅲ含水组,为较深部承压水系统,相当于Q2地层;
第Ⅳ含水组,为深部承压水系统,相当于Q1地层。
一般将山前平原的第Ⅰ、Ⅱ含水组及中部、滨海平原的第Ⅰ含水组中地下水称为浅层地下水系统,其下为深层地下水系统。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以及山麓河谷潜水和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对平原区的侧向补给。在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排泄途径或以径流方式为主或以蒸发方式为主。近几十年来,人工开采已经成为地下水重要的排泄方式之一。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上游地下径流的侧向补给和层间越流补给,其排泄途径是向相邻含水组径流或越流和人工开采。
第Ⅰ、Ⅱ含水组的地下水埋藏条件相对复杂。在东部浅层地下淡水之下分布有大块楔状咸水体自西向东分布。咸水区之上浅层地下淡水多为岛状、条带状淡水透镜体。赋存于第Ⅲ、Ⅳ含水组的地下水,一般埋藏深度大于150m。
在华北平原,由于50多年来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已经造成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水位发生区域性下降,形成20 多个常年性漏斗,面积已达72700 多 km2(至2003年)。地下水流场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山前到滨海统一的、均衡的流场演变为若干个局部封闭的流场。
本区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在10~14.5℃之间变化,极端最高气温45.8℃(山东省高唐县,1934年7月14日),极端最低气温-28.2℃(河北省霸县,1966年2月22日),气温年较差变化于27~32℃间。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500~600mm,东部滨海平原可达600~650mm,河北省无极、晋县、深县、束鹿、衡水一带小于500mm,是华北平原的少雨中心。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降水量70%以上集中在6~8月份。降水年际变化大,Cv值0.25~0.55 间,相对变率15%~30%。西部和北部为暴雨多发区,日雨量达200mm或过程雨量达300mm的特大暴雨平均每年1次,多集中在7、8月,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迎风坡的低山丘陵地带。
本区水系大部分属于海河水系。自然海河水系由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等五大支流组成,在天津汇合后,经海河干流统一入海。根治海河以后,五大支流又都通过人工减河,如漳卫新河、南排河、北排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白潮新河等单独入海,因而形成统一入海与分流入海的两个海河水系系统。其次,是滦河水系,蓟运河、徒骇河、马颊河、陡河等独流入海水系。研究区南部,有一小部分为黄河支流———天然文岩渠。
全区平均年径流深50~100mm,其中冀中南平原大部分小于50mm,平原北部一般在25mm以下,冀东及沿海平原50~100mm。全年的径流量几乎集中在6~9月份的汛期,因而河流多数为季节性的间歇河。径流年际变化大,变差系数达1.2~1.4,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