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56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22 23:34
我见过千万人,像你的发,像你的眼,却都不是你的脸。
单身并不难,难的是应付那些千方百计想让你结束单身的人。
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
这个世界就这么不完美,你想得到些什么就不得不失去些什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42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矛盾之人。
一方面对鼓励自己不要落入庸常而懒惰的思维,因为坚信远方总有自己可以抵达的彼岸,所以即使处在此刻的愁绪生活之中,也要保持那份期待。
可是另一方面,我又无比清醒地意识到,其实生活并不会绝对以及完全地好起来,即使我在消极的时候会安抚自己会有苦尽甘来,可是我并不会很坚信这一点——因为越发的明白,活着本身就是一份受苦,甚至是受难。
从前会因为这份矛盾心理的对抗,前一刻积累起来的勇敢,下一秒立刻就烟消云散。
后来的某一天,不记得在某处看到一句话,因为这一生已经无从选择,所以要找人诉说苦与乐。
可是在寻找他人诉说的路上,大部分时候并不顺利。当我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很幸运的是,我已经开始有了跟自己对话对话的意识,以及持续形成习惯,以及有了一套系统的自我安抚机制。
我是那种从小就把心事放在心里的人,并且藏得很深。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每当生活里遇上难题的时候,总会难免被朋友责怪一句:那么大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跟我说一声呢?
我一开始是抱歉,继而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过于不够在乎朋友了?可是我很快就扭转过来——这是适合我自己的处理方式。
我是个解决问题在前,情绪释放在后的人。这个处世逻辑,决定了我也只能先把事情掌控在自己的手里,等到我有了对应的办法,甚至是等到事情告一段落很久以后,我才愿意坦然地说出这一段。
其实一开始是因为自私,一种处于自卑的自私——万一这份工作我没有得到,万一这个任务我没完成,万一这个难题我没有解决......那么就让这些失败落入我自己的承受力,终究不再需要承受额外之人的失望。
另一方面,则是在于,想要被真正理解,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每一次遇上难题,在我身边的同龄人里,能够在精神层面为我做疏导的人并不多。
大部分时候如果我告知对方一个决定,那一定是我已经得以确认的答案,而并非是请求别人的一句建议——这样想来,我更不会在半途告知别人进展,因为需要向别人解释“我为何要这样做”,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的事情。
当然我也会向需要之人求助,并且是集中于一个具体话题的理性梳理——并不是为了一个答案,而是为了从局外人眼里,看看有没有更多的选择切入角度。
这种状况一般是向长辈请教的居多。
我总是在心里默念着,提着一口气,罗列个一二三四五,再向他们要来个六七八的回应。剩下的情绪部分,抓狂也好,抑郁也罢,甚至是无理取闹的发泄,通通留个关上门之后的自己。
我不知道具体的哪一天开始,就明白了一点:只有学会跟自己对话,才可以带领自己继续往前走。
在日常接受到的信息里,都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学会沟通。所谓提高情商的辅导班,告诉你如何说话可以提高薪水。更有无数的情感专家支招,如何说更动听的情话。
可是唯独从来没有一门课程,是教我们如何学会跟自己对话。
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看到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这三部曲时候的心情。
这是一个很诡异的爱情故事打开方式。
从第一部开始,美国青年杰西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两人相处一夜之后分开。因为种种错过,九年后俩人才有第二次见面。然后是再一个九年,他们成为了夫妻。
这个系列的爱情故事,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第三者或备胎,没有婆媳撕*,没有曲折回转,它只是一场场对话台词支撑起来——他们只是在不停地对话,或者说叫做谈论。
第一次看到这个系列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它有资格被影迷奉为爱情圭臬。甚至差点陷入好些人的同种抱怨中——这部电影干脆叫做“叨比叨”算了,从头到尾都在扯,有什么意思?
再后来重新翻看,自己已经是有过感情经历的姑娘。这一次我的体验是,此生可以找到一个可以相互诉说的人,已经是难得的一份幸福。
我从来没看过一部电影,除了一些基本的场景切换,剩下的,全都是男女主角的台词——那些你所能想到,以及不能想到的生活细节——体验、感知、火花,好与不好的感受,相互的埋怨,争吵后的痛心疾首,都诉说在这一场场的对话里。
甚至有一种“即使我不快乐,可是我也要说出来”,都成为了我想要而不可得的一份奢望。
而最近一次重看,又是新的一轮感受——我突然发现,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表面上是通过阐述向对方介绍自己,表达自己,甚至是纯粹的宣泄,可是这其中,也只不过是在跟自己来一场对话而已。
我突然开始理解了从前的一丝迷茫,那就是我从来不认为孤独是所有人的特权。它可能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感受,可是却并非每一个人都会驾驭它——更多时候,只是陷入一场不得不孤独的荒凉中。
这样的孤独,是我们对于生活产生消极的入口。
孤独如同乐观,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拥有。就连刘震云都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这便是我所要表达的,此生寻找那个说得来的人并不容易,可是对于生活而言,我们始终要进行下去,所以务必要寻找一种释怀方式——自说自话。
我所理解的自说自话,有时候是无意识的自言自语——那些在外人眼里的诡异举动,可能是你自己脑海里的思绪通过嘴里说给自己听。
有时候也是一场习惯性地冥想——虽然它并未发出声音,可是在形式上,本就是跟内在世界的自己深入交流一场。
我所采用的自说自话,大部分是记录下来,无论是否有逻辑,首要确定的是,思绪是即时的,情绪是真实的,所以那一刻才愿意卸下伪装,表达当下的那份表里如一。
会有人说,长期自己一个人独处,一个人自言自语,会不会变得不会交际,以及无法融入其他正常的生活?
我反而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过多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学会维系和辩证的思考,而不至于落入五花八门的信息垃圾冲击中。
大部分人之所以情绪躁动,戾气重重,心生怨念,究其原因,不过是不愿意赤裸裸地面对自己。我总觉得,如果连在自己面前都需要伪装,或者刻意逃避某个话题不让自己去触及,时间积累久了,我们就会落入失去自我的悲愁中。
我的不快乐,并不在于我失去自我,而是因为太清楚自己的得与失,加上生活里躲不开的鸡毛蒜皮,所以会时常心生厌倦——可是在根基层面来说,我却是个乐观之人,就是因为我学会了跟自己对话一场——它让我在心里得以放过自己。
看《黑镜》里其中一集主题是“马上回来”。一个已经死去的男生Ash,他的女友Martha可以根据其之前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过的照片、视频、语言习惯,构造出一个高度还原的“假人”——他可以继续陪你聊天,给你做家务,甚至是*——就如同他一直都还在。
Martha一开始很惊喜,继而渐渐对这个虚拟男友产生依赖,以至于手机摔在地上了惊慌发作,害怕“男友Ash”会消失。
可是她终究还是认清了*,甚至产生愤怒——因为当她命令“Ash”跳崖的时候,他居然点头答应了。
“但你不是你啊,你只是你的涟漪,你没有过去,你只是表演了他未经思考做的一些事情,这是不够的。”
Martha在悲愤中说出这清醒的一段的时候,屏幕之外的我突然理解了这部美剧主创所说的,“黑镜的反派从来都不是科技本身,它讲的从来都是人性的失败和困境。”
现实生活中,总有让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种种,它让我们或者痛苦,或者愤怒,或者羞愧,甚至害怕。
可是你知道自己无法永远停留在原处,这里并不存在一键切换模式,可以让你跳到另一个世界,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焦虑可以让人成长,前提是你要先自己走出来。
于我们自己而言,可能此生都在寻找灵魂伴侣,等待那个值得让自己深入表达一场的人——遇上了总是幸运的,可是,万一没有呢?
既然那是我们无法把握的部分,所以只能从自己身上开始演练——一场可以让自己如何面对,如何告别,如何接受,如何鼓起勇气的自说自话。
这是我唯一想到的,可以对抗我一开始所提到的那份矛盾担忧——如果此生走到尽头,都没有办法抵达我所期待的彼岸,也不至于心生绝望。因为这一路为自己解答分忧的思考旅程中,已经收获了走在路上的意义。
这份意义,是为了让自己不对人生绝望,不对过往有所遗憾,以至于抓着不愿放手。
更重要的是,我想要那份念念不忘该得的回响——即使遇上静如死水的绝望一场,那一刻投出去的石子,也有真实的涟漪在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