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大副教授邵燕君《网络文学》课上的学生写作网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6:4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12:12

邵燕君教授在北大开设的《网络文学》课程,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对不同网络文学平台进行观察和研究,并要求学生按照各平台规则进行创作。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文学的环境,探索写作实践。创作成果主要体现在腾讯组的《妖店》上,它以单元剧形式,由不同成员负责不同章节,团队整体确定大纲和主线。该作品还衍生出一系列调查报告,深入研究创世中文网的作者读者管理系统和创作环境。

课程不仅关注创作,也关注网络文学的研究。邵燕君教授和学生们以学者粉丝的身份,深入网络文学场域,探索网络性与土著理论,以摆脱学术偏见,更深入地研究网络文学。研究内容覆盖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作品解读和网络文学生态,为网络文学研究开辟新路径。

这门课程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程设立的微信公众号和《文艺报》发布研究成果,促进网络文学研究的交流与传播。课程也欢迎旁听,欢迎各种意见和建议,希望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写作。

课程的参与者都是多年的老书虫,他们自身就是网络文学的陪伴者。他们将学术精英的立场与对网络文学的爱相结合,力求摆脱高高在上的形象,深入研究网络文学。邵燕君教授强调,进行网络文学研究,首先要有对网络文学的热爱。

在资本与政治影响网络文学的时代,学者的处境复杂。网络文学圈内,作者和读者希望学者为网络文学正名,消除偏见,但学者也可能被误认为是“老学究”,在政治和资本的利益博弈中,学者的立场也难以明确。对许多参与者而言,对网络文学的热爱是坚持研究的动力。

通过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将个人爱好纳入学术范畴,还能够从中找到时代的脉络,体验到成为研究者的幸福。课程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为网络文学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