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南靖武庙以其雄伟的建筑和精美的工艺吸引了众多目光。庙宇的屋脊设计独特,半弧形的顶部装饰着五彩斑斓的花卉飞鸟和人物雕像,栩栩如生,生动展现了艺术的细腻与繁复。前后两道屋脊上,四座龙雕塑傲然挺立,增添了庄重与神秘的气息。琉璃瓦覆盖的屋脊熠熠生辉,雕梁画栋的细节令人赞叹。
庙宇内部,天井铺设整齐的条石,外墙与内墙的基石则由规整的条板石精心砌成。门楼采用卷棚轩顶设计,六角形石板铺就的地面上,一对青石狮威严地守护着入口,一睁一闭,尽显生动。大门之上秦琼尉迟恭二将的画像威武生动,门联“庙枕荆山壮气峰峦迥,庭环斗极贞心日月悬”则寓意深远。
门的两侧墙面上,石雕组图丰富多样,包括龙、虎、麒麟、仙鹤、鹿以及三国人物故事,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雕的日月窗上,窗棂刻有精致的九龙纹蝙蝠图案,额眉花鸟陶片纹饰与额枋月梁的搭配,更显古朴与雅致。门墙上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等瑞兽鸣禽人物故事,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最为醒目的,当属矗立在庙前的那根高达15米的旗杆,旗座为双层方形石构,雕刻有狻猊和须弥等图案,尽显庄重。庙前的参天古榕树,枝繁叶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阴凉的避暑胜地。在炎炎夏日,南靖武庙不仅是建筑的艺术品,更是县城居民消暑的好去处。
南靖武庙,位于南靖县城中心的大庙口,因主祀关羽,又称“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建,1935年、1986年重修。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靖武庙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庙的右边连接观音庙和注生娘娘宫。庙在地理上称为“黄蜂出窠”,也有称“元娥秋凤”。全庙建筑面积1.5平方米,由照墙、大埕、门厅、天井、左右两廊和正殿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