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如何认识宏观有效性问题(3))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5:4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8:58

从2003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增长加速,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农业生产增长缓慢,粮食供求关系趋紧;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某些部门的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快,流动性过剩日趋严重;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突出;煤电油运紧张,能源资源供应趋紧;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针对这些问题,2003年下半年以来,党、审时度势,实施了新一轮宏观。实践表明,宏观是必要的,也是成功的。五年来,不仅经济增长的速度保持平稳快速,而且经济增长的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十分必要 深入认识宏观的必要性,需要分析市场经济与干预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领域存在市场失灵,必须通过干预来纠正。干预是在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的,它主要包括微观规制、宏观和制度建设三项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干预更具有特殊必要性。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的经济较大波动,努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这决定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必须发挥更积极、更主动的作用。第二,我国是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转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虽已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尤其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化解。这决定了我国承担的职能远比发达国家更为广泛而复杂。第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决定了宏观的目标必然是多重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 宏观成效明显 2003年,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这一轮宏观取得显著成效的根本保障。总体来看,本轮宏观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在过高的投资增速有所抑制和国内消费需求逐步增强的基础上,GDP年增长率连续保持在10%及以上,年度间增幅波动不超过1个百分点,没有出现大的起落。这样的经济增长局面,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是首次,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与上世纪几次宏观相比较,此次宏观的难度加大。以前几次宏观的背景,基本上与当时的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过高密切相关。这一轮不仅与投资需求过高相关,而且与出口需求较高相关。受国际因素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制约,宏观的难度明显增大。宏观着力于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货币信贷投放增加过快、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不平衡以及房价上涨过快等突出问题。措施主要是,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适时调整财政、货币,完善产业和土地。2003年以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多次及时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或降低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实践表明,这些措施产生了明显效果。 在总量的同时,注重加强结构调整的力度,将短期稳定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一轮宏观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从制度上、上和投入上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生产的加强,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民经济的其他薄弱环节也在这几年得到加强,煤电油运等以往的瓶颈制约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在这几年宏观实践中形成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的做法和“从实际出发,注重效果,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的原则,不仅保证了本轮宏观的成效,而且丰富了宏观的理论与实践,为今后的宏观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运行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宏观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条件;改革开放特别是金融改革和财税改革,为宏观措施产生积极效果提供了必要保证。这几年,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力明显增强,为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持续较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促进了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宏观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不仅丰富了宏观手段、扩大了宏观成效,而且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深入人心,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 本轮宏观的成效,还体现在经验的丰富和对宏观认识的提高方面。宏观的目标应该是多重的,要兼顾稳定与增长、发展与改革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发挥各种的组合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的经济较大波动。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宏观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和改善宏观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实践表明,有效的宏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宏观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统一于经济运行的全过程。 进一步深化对宏观的认识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宏观的任务愈益繁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有必要讨论两个关于宏观的认识问题。 关于如何看待宏观中的行政手段。有些人认为我们在宏观中过多地使用了行政手段,而市场手段使用力度不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首先,必要的行政手段本身就是宏观的工具之一。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有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规则。这些市场经济规则表现为法律、法令法规、同业准则规定等形式。管理监督市场运行主体遵从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本身就必须权威性地运用行政力量。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宏观的推行也需要行政权威,特别是在对象不愿意认真执行宏观时,更需要以行政方式推行。此外,处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相关问题也需要根据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使用行政手段。因此可以说,在经济管理与市场时使用行政手段并非人们的主观偏好,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的客观要求。 其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我国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生产力水平低,同时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科学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十分明显;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落后,属于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这些特点决定了:一方面,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增加了宏观的难度,主要是:第一,我国宏观是在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由于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微观经济主体对一些宏观变化不敏感。例如,企业对资金价格变化反应不灵敏,影响了利率等金融手段的效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少重要资源能源的价格长期低估,企业缺乏节约的动力和积极性,必然影响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第二,由于与地方财权和事权划分不清晰,政绩考核体系不健全,管理未理顺,有些地方对宏观措施的落实不积极、不到位,在控制投资、房价、节能降耗、治理污染等问题上,不同程度地存在“上头热,下头冷”、“上有,下有对策”的情况。第三,各地发展不平衡,发展状况差别较大,宏观必须统筹兼顾,有保有压,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第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影响增强。而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和能力都不如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应对。这并不是过多地使用了行政手段。 再次,评价市场手段使用的力度,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持续增大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越来越突出,外部影响越来越大,宏观中货币和财政等市场手段的使用越来越需要兼顾宏观经济运行的各个不同方面。除非受到强烈的冲击,在多数情况下,及时适度的微调才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第二,现代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在某些场合,纯粹的市场手段无法实现所有目标。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的“三元悖论”,即一个经济体中,货币的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往往难以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选择实现其中两个目标,而放弃第三个目标。事实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在面对“三元悖论”情况时,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较为有利的两个目标。在目前条件下,市场化的货币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使用市场化手段并辅之以数量控制等行政手段,才能取得较好效果。2007年底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稳健的财政和从紧的货币,就是针对当前宏观的主要任务提出来的。要做到既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又加强对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能够应对外部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就必须综合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关于如何看待宏观的效果。正确评价宏观效果,需要分析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干预的内涵。 前面已经提到,干预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微观规制、宏观、制度建设。微观规制主要适用于局部、行业、部门、企业乃至个体,主要针对如环境的使用和补偿这样的经济外部性问题以及自然垄断行业等方面的问题。微观规制的目标是使局部、行业、部门、企业、个体的行为遵循国家的法律、条例、规定,符合国家总体利益。宏观主要针对总体的、全局的问题,特别是短期内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或不均衡问题。宏观的目标是有限的,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保障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其目的是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的协调,并要兼顾短期经济增长与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一致。而制度建设则主要针对长期的性、机制性、结构性等问题。我国制度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宏观与微观规制、制度建设存在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关系。宏观为微观规制、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大环境,宏观的效果又在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中,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得到增强。 从干预的这三方面内容来看,宏观的主要目标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虽然宏观的制定和实施要注意与长期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起来,但宏观的重点主要是解决短期的经济稳定问题,调节总供需之间的不平衡。无论宏观的目标还是宏观的手段,其面对的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短期的、流量性的问题,而不是长期的、存量性的问题。第二,虽然宏观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经济社会制度框架,但宏观不能解决经济社会制度性问题。全面完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主要应依靠干预的制度建设功能(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改革),而不是宏观功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宏观与制度建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分析宏观的有效性时,不能把宏观的范围泛化。不能把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事件等主要应由微观规制解决的问题归为宏观问题;同样,也不能把一些需要长期解决的深层次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归于宏观。对于宏观的效果,必须科学分析、客观评价。 当前,宏观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我们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同时,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新出现的问题,如我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等所可能带来的影响,科学把握宏观的节奏和力度。通过进一步提高宏观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