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4: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9:26
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每年正以0.2%一8%的速度上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属乳腺癌低发国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很快。
乳腺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尽管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目前国内早期乳腺癌患者占的比例不高,在上海I期乳腺癌也仅占30%左右,而通过钼靶普查发现的无肿块的乳腺癌更是风毛麟角。在世界上一些乳腺癌普查开展得好的地区,由钼靶发现而乳腺不能肿块的乳腺癌可占40%左右。
2、哪些女性容易患乳腺癌。
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容易患乳腺癌,但是我们所指的容易患乳腺癌,是指她们患乳腺癌的机会与正常人群相比较高,而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患乳腺癌。
下列人群较正常人群易患乳腺癌:
(1)30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初潮年龄在13岁前,绝经年龄在53岁后,以及行经期、月经周期短者。
(2)在一级亲属,母亲和姐妹中有患乳腺癌者。
(3)婚后不育、生育后不哺乳或很少哺乳者。
(4)患有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者,以及一侧乳腺癌已被切除者。
(5)在乳房们及肿块,或增厚的乳块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者。反复发生乳头溢液或乳头糜烂者。
3、流行病学家将与癌症发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各种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将患某一癌症的大多数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称为高危因素。
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潮年龄早:如初潮年龄小于13岁者与大于17岁者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2)绝经年龄迟:如绝经年龄大于53岁者与小于45岁者相比,前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6倍。
(3)初产年龄晚:如初产年龄大于30岁者与小于20岁者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5倍。终身不育者及生育后不哺乳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也增高。
(4)绝经后体重增加明显:如绝经后体重大于60千克者与小于50干克者相比,危险性增加2.3倍。
(5)有乳腺良性疾病史:如有小叶增生、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高于正常女性的3―5倍。
(6)家族乳腺癌史:另外,高剂量放射线的胸部照射、摄入外源性雌激素、长期过量饮酒等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4、乳腺癌的预防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还没有确切的预防乳腺癌的方法。但从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和采用某些药物进行乳腺癌的预防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乳腺癌的预终将突破而为人类造福,2l世纪人类将在癌肿的发病原因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经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激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而人体中内分泌激家的变化又与营养,特别是脂肪及动物蛋白银入过多有关,在宵春前期或儿童生长期,脂肪摄入过多,使月经初潮提前,不少女孩在12岁以前就月经来潮。流行病学研究指出,这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预防的方法是儿童生长期应均衡营养摄入,在青春期要适当注意脂肪及动物蛋白摄入,加强体育锻炼,使性发育成熟时间符合自然规律,从而将降低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提倡和鼓励母乳喂养,这不但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和健康,而且也有利于降低母亲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终生不育或不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女性更年期应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的摄入,绝经后不少妇女会肥胖,而脂肪过多,在体内聚积可能促使雄激素在芳香化酶的作用下更多地转化成雌激素,这样有助于乳腺癌的发生。近年来美国、欧洲、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人群的药物研究,如三苯氧胺,预防乳腺癌的随机分组研究,有多达32422人参加的研究表明,服用三苯氨胺后1年、2年和5年的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分别下降了13%、26%和47%,目前研究还在继续中,但研究显示采用某些抗激素类药物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是十分有希望的。但是,由于三苯氧胺长期服用仍然有一定的副作用,目前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还不完全清楚,因此已在寻找与三苯氧胺同样有效而副作用更小的药物,有些药物已在临床试用中,相信不久将会有更好的药物,和更明确的研究结果发表,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乳腺癌是可以预防的。
5、乳腺癌有哪些常见症状
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目前国内乳腺癌患者上医院就诊的症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乳腺肿块,目前国内约90%的乳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为乳腺肿块,由于绝大多数乳腺疾病都可以在乳腺内形成肿块,因此当患者发现乳腺肿块后不必惊慌,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明确乳腺肿块的病因。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肿块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相对少见的病因可以是乳腺炎性肿块或乳腺脂肪瘤等。乳腺癌形成的肿块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表面凹凸不平,质地硬、活动度小、无痛性;而乳腺良性肿瘤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韧性、活动明显、有包膜感;乳腺小叶增生形成的肿块,常常不是真正的肿块,而是组织的增厚,质地软,常伴有胀痛,与月经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2)乳头溢液,乳头溢液的主要病因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乳腺导管的炎症,不到5%的乳头溢液病因为乳腺癌,大部分患者通过进一步检查可以在乳腺内发现肿块,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可呈血性、浆液性或水样,溢液涂片和乳管内视镜是明确诊断的主要方法。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的皮肤改变有多种表现。最常见的症状为皮肤粘连,有如“酒窝”,故也称“酒窝症”。早期的极轻微的皮肤粘连,患者一般不能自己发现,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通过仔细的检查方能发现。皮肤粘连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临床体征。此外,生长较快或长得较大的肿瘤,还可出现皮肤浅表静脉的怒张。炎性乳腺癌可出现乳腺表面,皮肤变红和局部温度升高,如果癌细胞阻塞了乳腺引流的淋巴管,还可出现皮肤水肿,如桔皮样。
(4)乳头和乳晕的改变,乳腺癌病灶侵犯到乳头和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患者可出现乳头偏向、回缩和凹陷。双侧乳头出现不对称现象。患者应了解的是某些良性乳腺疾患也可使乳头回缩凹陷。乳腺湿疹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其典型临床症状是乳头糜烂,但在该病的早期患者仅出现乳头皮增厚和变红,逐渐乳头表面变得粗糙、颗粒状或脱屑,并出现乳头糜烂。患者常被误诊为湿疹,局部涂药,有时糜烂可结干痂,但干痂脱落后乳头糜烂依旧,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乳头、乳晕区大片糜烂,整个乳头可被肿瘤侵蚀而消失。
(5)腋淋巴结肿大,乳腺大部分的淋巴回流至腋窝,乳腺癌可以引起腋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还可以腋淋巴结肿大作为乳腺癌的第一症状就诊,因此发现不明原因的腋下肿块应及时就医。
6、怎样早期发现乳腺癌
任何一类癌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因此,世界各国在与癌症作斗争的时候都把早期发现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乳腺癌也不例外,且已经取得了许多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最根本的是研究清楚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这方面近年来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目前还未完全了解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情况下。
(1)目前早期发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乳腺癌的普查,资料表明普查中乳腺癌平均大小比临床有症状而就诊时诊断的要小,淋巴结转移的比率也明显低,预后相对亦好得多。目前普查方法主要是采用体格检查与乳腺摄片,有时也采用近红外和超声检查,普查的对象主要是35岁以上的妇女,一般间隔1―2年,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和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为重点普查对象
②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监测,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监测将有可能更多地发现早期乳腺癌,特别是对有家族史妇女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查,寻找有关的特征基因标志,对其家族危险性做出评价,提供监测,及早发现乳腺癌个体。但具体实施有待进步研究。
③乳腺f靶摄片,临床检查与乳腺f靶摄片相结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早期乳腺癌诊断方法。目前有些发达国家提倡妇女35岁时作一次乳腺摄片作为基础资料,以后每1―2年作乳房摄片与之对照,目前认为是发现乳腺癌的好办法,对50岁以上妇女更为有效。
④早期发现,实际上大多数患者是自我发现的,如果普及予防知识,教会大家自我检查的方法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途径。
7、定期、有系统地进行乳腺的自我检查
就可能及时发现早期乳腺用,取得早期及时治疗的主动权,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1)自我检查:
①脱去上衣,面对镜子,观看双侧乳房的形态,注意乳房轮廓有无变化,皮肤有无皱缩、凹陷,双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有否一‘高一低或乳头回缩,有无乳头溢液,有乳头溢液时常会沾污胸罩。
②双臂上举十指交叉放在枕后微微向前弯腰或双手用力叉腰,同时注意观察乳房形态,皮肤有无皱缩异常。
③一侧手臂上抬,将示(食)指、中指、环(无名)指并拢,以指腹按一定方向轻轻触摸乳腺的内上、内下、外上、外下区域,对乳腺全部,特别是外上与腋窝区域进行仔细的触摸,并与前―次检查的情况作比较,看一看有无异常改变,最后可以轻轻按压乳晕区和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溢液,检查时不要用手抓捏乳腺,否则易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乳腺肿块,而是用手指去感觉乳腺有无增厚或肿块等异常情况。完成一例乳腺检查后,对侧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如果采取仰卧位时,手臂上举在肩部垫一小枕使乳腺展平,这样容易检查,效果也更佳。
每次检查时最好与上一次检查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异常及时请医生复查诊断,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目的。 乳腺自我检查应每月1次,检查的最佳时间是每次月经来潮后的第9―11天,此时乳腺比较松软,无胀痛,易于发现异常,对停经的妇女可自己选择每月最方便的日子定期进行检查。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4年Halstad创立乳腺癌根治术一直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标准术式。在此时期认为乳腺癌是局部或区域性疾病,以解剖模型发展,即局部病灶发展到一定范围后向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后再引起血道播散。近年来Fisher等认为乳腺癌一开始即是全身性疾病,区域淋巴结并无防御功能,同时为了术后外形及功能的完美,目前有很多缩小手术范围的方式。然而,对可治愈的乳腺癌的手术治疗目的应是使局部及区域淋巴结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提高生存率,以此再考虑外形及功能,使越接近正常越好。
第二阶段:70年代以来保乳手术兴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外该手术已相当成熟,并已全面推广。但在我国由于生活习惯及生活水平等原因,该术式目前只能在少数医院内进行临床试验,相当不成熟。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探索前哨淋巴结的生物活检技术。根据前哨淋巴结的病理诊断,决定对腋窝淋巴结的清扫。阳性者清扫,反之则放弃。国外文献报道准确率达90以上。该手术可谓保乳手术后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另一个里程碑。术后患者外形及局部功能的改善得到了提高。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近几年也有很大发展。如以紫杉醇和异长春新碱为代表的新辅助化疗对术前肿块较大淋巴结有转移的病人有较好的疗效。以他莫昔芬为代表的内分泌治疗对防止术后复发及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