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7: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3:01
1. 在清明时节,诗人杜牧漫步在路上,遭遇了一场细雨。这个时节,尽管春光明媚,但气候变化多端,"泼火雨"时常光顾。诗人所遇,正是这样一场雨。
2. 诗人用"纷纷"来形容这场"泼火雨",两个字用得恰到好处。"纷纷",若用来形容雪,那定是大雪。但此处用来形容雨,却恰恰相反,它形容的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正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如"天街小雨润如酥",与夏日的暴雨、秋日的斜雨截然不同。这"纷纷"二字,不仅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髓,也传达了那种凄迷而又美丽的意境。
3. 这"纷纷"二字,在此自然是指春雨的意境;但它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那就是,它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4. 看下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的"行人",并非游春之人,而是漂泊在外的旅人。那么,"断魂"又是什么呢?在诗歌里,"魂"多指精神、情感等方面。"断魂",是用来形容那种强烈却又不易察觉的深藏情感,如相思、失意、忧愁等。当诗人有此情感时,常会用"断魂"一词来表达。
5. 在古人眼中,清明节是一个充满色彩和情调的大节日,本应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扫墓祭祖。但那些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却复杂多样。若再逢孤身行路,触景生情,愁绪更甚。偏偏此时又逢细雨纷纷,春衫湿透,这无疑增添了行人的愁绪。也正因如此,诗人用了"断魂"二字。
6. 如此,我们又回到了"纷纷"二字。本应佳节欢聚的行人,已满怀心事,再加上雨中行走,心情更是凄迷纷乱。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绝妙之境。
7. 前两句描绘了情景,问题也随之而来:该如何解决?行人不禁想到:何处才能找到一家小酒店呢?很显然,找到一家小酒店,既能歇脚避雨,又能饮几杯,驱寒暖身,最重要的是,能疏散心中的愁绪。于是,行人向人询问。
8. 第三句并未告诉我们行人询问的对象,而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却让人遐想联翩。"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却也是上一句"借问"的宾语,它补全了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回答了行人,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动作已经比言语更有力量。
9. "遥"字,表面上是远,但我们不能拘泥于字面。杏花村是否真的远离此地,我们不得而知。如果太远,艺术联系就会减弱;如果太近,就会失去含蓄的意境。"杏花村"不一定真是一个村庄,也不一定就是酒店。只需说明,指向那美丽的杏花深处,就足够了。
10. 诗中恰到好处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剩下的情景,行人如何得知喜讯,如何加劲前行,如何兴奋地找到酒店,如何满意地享受避雨、解愁的乐趣,诗人并未多费笔墨。他把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想象,由读者自行寻求领会。他只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而并不负责全景导游;另一方面,他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比诗篇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11. 这正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也是艺术的精髓,更是我国古典诗歌所擅长的。古人曾说,好的诗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这首《清明》绝句,在这方面堪称佳作。
12. 这首小诗,没有难字,没有典故,用通俗的语言写就,自然流畅,毫无造作之感。音节和谐,景象生动,境界优美,意味深长。诗的构架也很自然,顺序展开。第一句描绘情景,第二句引入人物,显示其纷乱心境,第三句转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句则是画龙点睛之笔,成为整篇诗的精华所在。艺术上,这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将高潮放在最后的手法。看似简单的景象,却耐人寻味,这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