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6: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3:56
无缝克隆原理
在载体末端和引物末端应具有15-25个同源碱基(同源臂)。通过T5核酸外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三种酶同时发挥功能,从而达到单片段或多片段与载体连接的技术。
T5核酸外切酶:5‘→3’端消化DNA片段,形成粘性末端;DNA聚合酶:填补缺口;DNA连接酶:两条DNA 单链黏合起来。
无缝克隆特点
对比传统分子克隆与无缝克隆的实验流程
1. 载备
载体的线性化:酶切(单酶切、双酶切)或反向 PCR 扩增。
酶切制备推荐双酶切方法进行,单酶切则需要去磷酸化;酶切完成后,需失活快速内切酶或将产物进行纯化。
反向 PCR 扩增制备线性化载体需设计载体末端引物,推荐使用高保真 PCR Mix 进行扩增,使用预线性化的质粒作为模板。
2. 插入片段制备
引物设计原则:使用PCR扩增方法获得目的片段,引物5' 端需包含与其相邻片段末端同源的15~25nt(推荐18nt),以保证扩增产物的5' 端和3' 端分别与相邻片段形成重叠序列。
插入片段正反向扩增引物设计:正向引物包含载体末端正向同源序列、酶切位点和基因特异性序列;反向引物包含基因特异性序列、酶切位点和载体末端反向同源序列。
制作最终序列图谱,可使用在线设计工具或SnapGene软件。
3. 无缝克隆体系配制与反应
计算最适载体和片段用量,注意长度影响。体系反应需在50℃进行,反应时间5~60min,然后离心冷却,准备转化或储存。
4. 转化与克隆筛选
转化感受态细胞,将重组产物与细胞混合,42℃热激后置于37℃培养,菌落PCR或酶切法鉴定。
实验注意事项
推荐使用高效率感受态细胞进行转化,避免使用未纯化PCR扩增产物,以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使用 DpnI 消化处理时需失活 DpnI,以避免降解重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