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0:37
满意答案纵观历史,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像*、周恩来、朱德、黄继光等等,现在我就说说敬佩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是一个破产的封建家庭的弟子,受足了家里长辈们封建思想的影响,但是,他热爱*的心却没有改变。他这种立场坚定的决心,使我敬佩。周恩来总理早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身为长子的他只好出面处理家事。由于他父亲在外地工作,家里又没有多少钱可以养活他和两个弟弟,所以,他只好向街坊、亲戚借钱。可是,原来与他家很好的一些亲戚却翻脸不认人,世态炎凉呀!而且,他家族里有封建思想的长辈也出面干涉,要他把谁第几天借了多少钱写在一张纸上,改天还得给那一家人磕头,拜圣人,在人家有节庆时,还得再借债给人家买礼物。周恩来在这样的境遇里,硬是把两个弟弟拉扯大了,他自立坚强的意志让我敬佩。周恩来在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到大伯居住的东北地区学习,一次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父母记帐,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惟有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他这句“为中华之崛起!”令我折服!1911年10月10日,当辛亥*爆发的消息传来时,周恩来倍受鼓舞。他找来一把剪刀,带头剪断了象征奴役、屈辱的辫子,表示同清*决裂,他成学校里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他这种*大无畏精神,让我钦佩。
周恩来(18~1976),字翔宇,祖籍绍兴,生于淮安,是中国*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博学多艺、才华横溢,向为世人赞誉。其实,天才出自勤奋,天才是勤奋之果。
1914 年,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在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上发表了《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感言,就已经崭露头角。老师评价此文时说:“心长语重,机畅神流。”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好的文章呢? 周恩来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乳母常常给他讲故事,教他劳作。后来,他过继给叔叔。婶婶天天教他识文断字,写字作画,把童年时代的周恩来带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天地,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也陶冶了他的情操。
上学后,周恩来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学精神激励自己。每天,他完成作业后,就博览群书。他一边读,一边摘录名言警句,还写读书心得。他常常读到深夜,大地沉沉地入睡了,他还在书海里遨游。
少年周恩来就胸怀中华,放眼世界。他的作文经常联系国家和国际大事。有一次,他看了白人资本家贩卖黑人孩子的《汤姆和琼斯的故事》,为黑人孩子的悲惨遭遇而流下热泪,同时对资本家的罪行而义愤填膺。于是,他带领同学写了两封信,一封写给黑人孩子。倾吐了发自肺腑的怜悯和同情;一封写给白人资本家,表示了无比的愤慨与*。
1911 年暑假,周恩来从天津到东北探亲,接触了一位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老人。老人隐居乡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很多感时纪事的诗篇,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老人发现周恩来对时局有精辟的见解,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便多次带他到烟笼山,并即兴吟诗抒怀:“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兮在尔少年。”他对老人非常敬重,把老人的嘱咐深深记在心中。当他离开时,老人特意写了《赠周恩来》和《赠周恩来南归诗》五首,列举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通过刻苦学习和磨练,成了“非常之才”、成就了“非常之业”的故事,意味深长地赞扬和激励周恩来。
在中华这块沃土上,周恩来迅速成长起来。他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学生运动,并且成为学生领袖,积极地宣传马列主义,参加救国救民的*斗争,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
我眼中的周恩来
我眼中的周恩来
有人曾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在众多领导人之中,你最敬重的是谁”。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周恩来”。
记得在初中学过一篇课文,文中着重描写了一件蓝方格法兰绒,尽管它渐渐褪了色并补满了补丁,但周总理一直穿着这套睡衣,甚至后来出国访问时也带着它,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这一点深深地触动了我,从中我不仅领悟到了老一辈*家艰苦朴素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周总理人格的高尚。
我在好奇心的驱驶下开始阅读有关于他生平事迹的书籍。翻开书的第一页,有一张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中有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这张照片中你可以领略到一代伟人的风采。他面带微笑,显得非常和蔼可亲,虽然他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但他毫无傲气和任何架子。孙中山夫人回忆到,她第一次见到周时,他给她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年轻的、但很有头脑和才干的领导者,在*活动立场坚定、目标明确。”的确周恩来的一生是伟大的,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忠爱的事业和他所热爱的人民。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家,他的文雅、机智和富有耐性是受世人所称赞的,甚至于与社会主义阵营敌对的人也对他大加赞赏。法国著名记者哈马舍尔德说周是“目前为止我在对外*领域中所见过的最优秀的人物。”在法国外交长*E.马纳克看来,中国的这位总理是“一个完人”!
我只所以敬重周总理,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中国无产阶级*先烈,更重要的在于他的人格魅力。周总理虽然很早就离开我们,但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0:38
和老百姓一起坐公共汽车
1954的冬天,周总理听说北京的公共汽车很拥挤,老百姓坐车很困难。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正是人们下班的时候,周总理对秘书和卫士说:“群众反映现在坐公共汽车很拥挤,等车要一两个小时,现在咱们去了解一下情况,你们不要通告保卫部门。”
周总理一行三人来到北京图书馆附近的汽车站,人确实很多,等大家都上了车,周总理才最后上去。车里人很多,已经没有座位,周总理往车里走了走,抓住吊环,汽车开动了。一开始,人们都没有注意。过了几分钟,一位乘客发现了总理:“哎呀!这不是周总理吗?”顿时,车里沸腾起来,许多人站起来给总理让座,不少人往他身边挤,有的人还把手伸过来要和总理握手。秘书和卫士都非常着急,怕把总理挤倒。周总理挥着手大声说:“请坐,请坐,别挤!”这时,一位乘客挤过来,握着总理的手激动地说:“总理,你那么忙,怎么还来坐公共汽车?”周总理笑着说:“我也来体验一下你们的生活吗!”有的乘客非要让总理坐下,总理坚决不肯,一直站着和大家亲切地说着话。总理向他们在哪儿工作,住在哪里,生活怎样,每天上下班坐车要多少时间。车走了几站以后,秘书和卫士劝总理下车,说:“情况也就是这样了,咱们赶紧回去吧!”总理还坚持坐下去,下了车以后,总理又上了无轨电车,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个北京城。
情况搞清楚了,总理很快召集有关部门同志负责研究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他还提出许多可行的具体建议。比如,画出人行横道线,在繁华路口的马路中间设安全岛等,就是周总理提出来的,都是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0:38
4句话的形成中有些变化,我都给你参考下,用*画出来了:
1980年5月26日,**副**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
*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
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人民日报》1982年5月4日发表的社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中把*的题词延伸为“培养青年成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强健体魄
的新一代。这不仅是学校和共青团的责任,而且要靠所有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1985年,全国共青团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青年思想*工作,在四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代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主义新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0:39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0:39
二、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
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