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4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7:40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勒惹和卜基
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孩子长大后,也象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踩高跷进村
广西龙州县金龙地区的壮族村寨里,人们出门或进村都要踩着高跷行走。出门到村口。就把高跷挂在特定的钉子上,然后下地劳动或去其他地方。进村时就从钉上拿下高跷踩着,到家门口的石阶前跳下,再将高跷挂在门边,洗净手脚,方踏梯上楼。据说这是祖先传下的鞋,他们地处*带,常年多雨,道路泥泞行走不便,如带着泥脚进屋,实在不卫生,就发明了这种呈“非”字形的“高跷鞋”。
社公祭
是广西环江壮族每年夏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壮成长,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壮无病的祭社仪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18:58
在中国西南方(包括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的苗,瑶,侗,傣族等等,由于气候炎热湿润,所以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住宅多以穿斗式木结构房屋为主,在承重柱之间的围护结构通常不用砖瓦等砌筑,而主要以竹编成栅栏,或者在在竹栅栏上糊泥,这就是所谓的"木骨泥墙",这样在夏季时不容易挡住凉爽的穿堂风,由于我国西南地区普遍湿润多雨,故少数民族兄弟还经常将住宅架高,用以抵御地上的潮湿地气,也就是所谓的"杆栏式住宅",另外由于多雨的气候,该地区还有很多"风雨桥"--即在桥上搭建亭子一类的建筑物,用以遮风避雨.此地区的住宅尤其是傣族,侗族的建筑,它们的屋顶坡度很大,檐角起翘亦很显著,目的就是方便雨水迅速由屋顶跌落地面,加速排水.另外这种建筑形式也使建筑外型更加轻巧美观。
在四川西部及*地区生活的藏族,羌族同胞也发展出了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特色民居,由于该地区处于高原,且广布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当地极易获得的石材建造了"碉楼式"住宅,而青藏高原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印度洋的潮湿水汽很难输送上青藏高原,故而该地降雨极少,所以藏族民居多为平屋顶,呈棱台状的堡垒式建筑,而平屋顶也方便人们平时晾晒衣物和食物,材料多为石材.布达拉宫就是这种建筑样式最为经典的范例。
在西北地区(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回族同胞由于信仰*教,所以建筑多模仿*教的模式,穹顶成为当地建筑的显著特色,当然,普通回族民居多用黄土夯筑而成,通常也做成平顶式样,这与当地少雨水,且位于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也是相适应的,另外,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同胞也因地制宜的发展出了"窑洞"式住宅,土族同胞的"地窨院"(在平地上开掘竖井,在井内的垂直面上向内开凿居室,严格说应该算做窑洞的一个形式)也是中国民居历史中的伟大创造。
位于地区的维吾尔同胞,创造出了特色的"阿以旺",就是以夯土夯筑成平顶房屋,并以多个单元组合成院落的形式,这种夯土建筑冬暖夏凉,很好的抵御地区白天的酷热和晚间的严寒,也是维吾尔同胞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总结出的十分有效的建筑形式.
居住在东北地区(吉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少数民族,如满族,鄂伦春族等,由于生活在茫茫大兴安岭的林海之中,丰富的木材资源使他们发展出了"井干式"住宅,即用粗重的原木以"井"字形层层叠垒,直至房屋成形,这种房屋坚固厚重,能够很好的抵御东北地区冬季刺骨的严寒以及熊,虎的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
生活在蒙古高原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同胞,由于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住宅可拆卸性和重组是否方便是他们的首要条件,所以诞生了"蒙古包",到了适宜放牧的地方,只要支起木架,在木架上蒙上毡毯和兽皮,就成了简易的住宅,要到下一个牧场的时候只要很轻松的拆解,放在一个大车中就能拉走,十分方便。
在我国东南地区(福建,广东,江西,,),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客家人",他们的祖先是东晋时期由于战乱陆续南迁的中原汉族,由于初到南方,人生地不熟,出于自我保护和强烈的宗族观念,客家人创造出了土楼式建筑,通常为圆形或者方形,外墙为坚固的三合土夯筑而成,并有射击孔,可以抵御外敌的侵扰,房屋全部向内部敞开,表现出很强烈的向心性,通常一个宗族共住一楼,共同抵御外敌*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