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0:33
有人说,如果不借钱给同事,你可能会失去他的友谊;如果借给他,你可能会同时失去友谊和借出去的钱。
最近老王听一位朋友爆料,他们公司有一名安装工,平时干活儿儿很机灵,比较会说话,和大家处的关系比较不错,已经在公司干了两年多了,谁知道就在前几天,公司发工资的一周左右时间,这个安装工逢人便借钱,小则三五百,最多的有一两千。
理由都一样,家里人生病需要手术,钱不够救救急,一发工资就还,大家都觉得认识他很长时间了,人又不错,并且的确快发工资了,也觉得没问题,所以公司大概有20多人都借钱给了这个安装工。
谁知就在发完工资的第二天他没有来上班,打电话已经停机,打他家里人电话,电话说他没回家,也联系不上。
然后大家才发现,原来你也借给他钱了,原来他同一个理由借了这么多钱,这次的计划是蓄谋已久啊,连个欠条也没打,而几百块钱也不值得去报警啊。
所以大家只有纷纷唉声叹气的认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事之间最好不要相互借钱,如果真有人要来借,一定要打欠条。
老王也是觉得,在借钱这件事上,同事是属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群体:尽管不像家人朋友那样亲密无间,却也朝夕相处抬头不见低头见。同事之间的金钱关系,或许是最实在的会令人肉痛的事情。
大家其实都很明白借或者不借各自的利弊,甚至在心里都盘算过借钱的成本和回报,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而在经济公式能够计算的范围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人情公式。
再说个粉丝的故事,老王的这位粉丝叫祥子,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家境不错。她的工作上有个搭档,东北人,前几天开口问她借3—5万买房子。
这位同事借钱的缘由是,他妹妹新开了一家餐厅,借了他20万作为资金周转,所以现在买房手头紧张,看祥子能不能施以援手,还说借了之后给利息,稍比银行高点儿,大概年底就还。
按照同事对祥子家的了解,要是说拿不出三五万,他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是如果一下子借给同事这么多钱,又有点放心不下,所以祥子就推脱说让我跟LG商量商量。不过我LG出差了,等回来了我们商量下。
她在电话里跟LG说了这事儿。他说,也不好不借,但因为自己家要周转,多的没有,借两万吧,利息就不要了,既然是搭档。然后,必须打借条。
谁知同事居然很生气,他认为大家相处这么久了,我的为人你还不了解,难道还能赖你钱,居然还要打欠条,搞的祥子无法接话。后来钱也没借,彼此之间还从此交恶了。
本来是和和睦睦的好同事,因为借钱搞臭的案例不胜枚举,估计每个人身边都会发生那么一两次。
不要借钱给同事,如果不得不借,那么就当送给他。据说这是现代职场的重要规则之一。
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最好的情形是借了,还了,但你以后要冒着继续借钱,甚至越借越多的危险;借了,没还,你不催,钱就没了,记起来时心里会不舒服;你催了,他还了,说不定他会觉得你太斤斤计较,不够朋友;你催了,他不还,没拿回钱,还得罪了人……
如果遭遇同事借钱,该怎么办呢?
第一:尽量不要借,平时和同事的闲聊中,尽量不要涉及到家庭财产类的话题,涉及到了也要含混带过,更不要刻意炫富,避免成为借钱目标。其次是手中闲钱用来投资理财等,如果有要好的同事借钱,就以钱做了定期投资,短时间无法取出为由拒绝,体面又不伤人。
第二:非借不可的情况下,如果是小额的比如一百元以下,或者几百元的小钱,就权当帮助同事了,如果能还回来就当捡到钱了,否则一当当面要债必然反目成仇。如果是大额借款比如5千以上的金额,一定要委婉的告诉同事需要写清借条,告知并不是不信任你,而是这是一直以来管理钱财的习惯。
第三:委婉的询问借款用途,借钱有的时候是帮别人,但是对于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借给他钱,其实更可能是帮助他走向深渊,所以借款的用途很重要,借款用途是否正当也决定了是否能还款。
第四:关注诉讼时效。解决借款问题要诉诸法律,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为防万一,我们还是得学习下法律。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为两年,即如果借款期限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债权人在两年内从未主张过债权,则该债权将不再受法律强制保护。因此,一旦债务到期,债权人应及时追索,要求还债,或者重新开具借据,签订还款计划等,以中断时效。中断后的时效,从中断事由发生之日起算,仍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