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1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4:39

1、傣族服饰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和民间习俗。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

过去有纹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纹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

青年妇女将长发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 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筒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

2、景颇族服饰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对襟园领上衣,包头布上缀有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佩带腰刀和筒帕。妇女穿黑色对襟,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腿上带裹腿。

盛装时的妇女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妇女戴银手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

3、阿昌族服饰

阿昌族服饰是阿昌族人民穿戴的服饰。 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一朵朵鲜花。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他们还视之为品性正真,心灵纯洁。

高包头是梁河地区已婚妇女特有的头饰。阿昌语称之为“屋摆”。这种头饰用自织自染的两头坠须的黑棉布长帕缠绕在梳好发髻的头上,造型高昂雄伟,足有半米多高,将其展开,长达5至6米。

男子穿对襟上衣,下着黑裤,斜背“筒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成的菊花。未婚男子戴白包头,已婚男子戴藏青色包头,青壮年在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布,有随身佩带刀的习俗,其中“户撒刀”最为有名。

4、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的服饰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 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青年多为白色,中老年用黑色,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也戴大耳环和银项圈。

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

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 光头,用黑布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她们是"出其余垂后为饰"。

扩展资料

民族服饰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独有特色的服饰,也可以称为地方服饰或民俗服饰。在一些民族国家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在日常的时间虽然多以西装打扮为主,但在节庆、宗教仪式、国家典礼和其他正式的场合中,则会以民族服饰打扮出现。

通常在服饰上的一些装饰品中可以推断出穿戴者的婚姻状态、社会或宗教地位等。民族服饰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制作原料、纺织工艺、印染工艺、刺绣工艺、图案纹样、色彩表现、饰品工艺、文化价值等因素。

2008年,共15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内蒙古发布中国首个民族传统服饰地方标准——《蒙古族部落服饰》地方标准。

2014年,由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承担的财政部专项“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与技术保护工程第八期少数民族服饰”项目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制衣原料、编织、印染、鞋帽、衣服、饰品等制作的独特性工艺进行调研。

例如,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的古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这一时段直到明末清初,汉族人着汉服到汉朝已有几千年历史。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民族服饰

百度百科-傣族服饰

百度百科-景颇族

百度百科-阿昌族服饰

百度百科-德昂族服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