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流行于上海的洋泾浜英语,现在还有人用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0 13:13

1845年11月,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驻上海首任领事巴富尔签订了一份协议《上海土地章程》,将当时上海县城外一块河汊纵横、无人居住的滩涂荒地,租借给英国人修建房屋居住。

这一块地盘,位于洋泾浜北、李家场南,大约有800多亩。3年后,英国人将它扩展到2820亩。这是外国在中国取得的第一个租界。后来,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纷纷在洋泾浜周边地区跑马圈地,设立租界。



上海租界设立后,迅速热闹起来,吸引了许多西方洋行和公司纷纷来此开设分行和子公司。可是,洋人之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不会说中国语言的,这给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最初,有一部分懂得英语的广州人来到上海,从事翻译工作。可随着洋人越来越多,这部分广州人已经不够用了,于是一种读音不准、语法不通,但是洋人能够勉强听懂的“洋泾浜英语”应运而生。



说“洋泾浜英语”的人,主要来自上海、宁波等地方。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翻译训练,所说的英语,主要来自于与洋人的日常交流,根据口头语,结合自己的理解而成。因此,读音是不那么准确的,更别说符合语法了。

1860年,冯泽夫、张宝楚、冯对山、尹紫芳、郑久也、姜敦五6名宁波商人,出版了一本《英话注解》,将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词组、句子,用宁波话进行注解。比如,将英语Matches(火柴)翻译成“袜乞史”,将英语Tea(茶叶)翻译成“梯”,将英语Cup(杯子)翻译成“克泼”,将英语Small(小)翻译成“史毛而”,将House(房子)翻译成“好胡司”……如此,不一而足。



《英话注解》相当于一本口语版本的英语教材,能够让一名完全不懂英语的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初步掌握英语的对话技巧。而且,虽然这本《英话注解》是用宁波话作为标注拼音,但由于宁波话与上海话非常接近(上海开埠以后,有许多宁波人在上海经商,语言互相交融),因此上海人也能够读懂《英话注解》。《英话注解》便在上海流行开来,培养了更多的“洋泾浜翻译”。

不仅如此,当时上海还流传着一段让人捧腹的“洋泾浜英语”顺口溜:“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是叫也司(YES)勿讲拿(NO),一洋元钿温得拉(ONE DOLLAR),廿四铜钿吞的福(TWENTY-FOUR),翘梯翘梯喝杯茶(HAVE TEA),雪堂雪堂请侬坐(SIT DOWN)……”



这段“洋泾浜英语”的顺口溜,是一名懂得中文的洋人查理斯·李兰德编写的,作为学习英语的歌诀,在上海民间传得非常广泛。

这里说一个“洋泾浜英语”的趣事。

*外交家顾维钧曾经在伦敦参加一场正式的宴会,一位美国将军坐在他旁边。美国将军以为顾维钧不会英语,为了拉近距离,用洋泾浜英语问顾维钧:“喜欢这个汤吗?”



顾维钧有些惊讶,但还是礼貌地点了点头。后来,顾维钧被邀请上台发表演说时,说了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让美国将军非常尴尬。演讲结束后,顾维钧回到座位上,用洋泾浜英语笑着问美国将军:“喜欢这个演讲吗?”

百多年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英语教学的正规化,“洋泾浜英语”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洋泾浜英语”中的一部分词语,到现在还在被使用。



比如马达(motor,发动机)、麦克风(microphone,话筒)、扑克(Parker,扑克)、三明治(sandwich,夹肉食的面包)、吐司(toast,烘焙面包片)、吉他(Gaiter,吉他)等词语,直到现在还有很高的使用频率。只是大家在使用时,没有想到是由“洋泾浜英语”演化而成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