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砂糖橘”东北之旅上热搜,“小豫米”欢迎大连“小海鲜”和广东“小煲仔饭”来河南研学……在当下全国各地“文旅热”的氛围下,中小学的研学活动再次被社会所关注。
其实,“研学”早在2000多年前的《论语》里就已经被细细描绘:“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那么,如何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一起来看看研学旅行的郑州实践。
陶器彩绘,乐在其中。 张勤 摄
有课时、有师资 郑州将研学旅行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2023年,郑州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等11部门联合制订并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今后,研学旅行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郑州计划2024年全面铺开研学旅行。
《方案》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坚持“教育为本,安全第一”,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这就意味着研学旅行是以旅行为手段,最终还是要达到学习、教育的效果。”河南省劳动模范、原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主任曹淑玲说。
而《方案》也明确要求,中小学要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做到有课时、有师资,最终形成校本研学旅行课程体系,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哪些线路更适合研学旅行?给你推荐15条
《方案》提出,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在正常上课时间内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每学年安排1~2次研学旅行。一般安排小学四到六年级开展1~3天活动时间,初中七到八年级开展3~5天活动时间,高中一到二年级(含中等职业学校)开展3~7天活动时间。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小学以县情市情为主、初中以市情省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
曹淑玲认为,研学旅行应该站在实践育人、劳动育人、全面育人的高度,通过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认知能力,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劳动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实施也必将从建构高品质的课程开始。
由郑州研学旅行课程教研联盟研究推荐的15条研学精品线路,让课程构建更明确,更便于学校规划研学课程主题如何确定。如古都郑州——建城五千年,古都展新颜;天地之中——郑州的世界名片;中岳嵩山——中国唯一五代同堂地质公园;文化郑州——八千年中华根脉代代传;非遗郑州——千古遗存换新颜;红色郑州——缅怀先烈,薪火相传;铁路郑州——天下枢纽的华丽转身;商城郑州——因“商”而立,因“商”而荣;科技郑州——农科创新沃土、高新科技航天;水润郑州——人水从此和谐;生态郑州——古城新韵,和谐发展;大学郑州——从古书院到双一流;地标郑州——聆听城市发展变迁之声;传媒郑州——传媒之声,声达天下。
另外,在众多研学方式中,文博场馆研学占比较大,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
河南大学研学旅行研究中心主任陈楠表示,将文化教育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通过文博元素的融入,创新了研学形式,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华夏儿女追根溯源的情怀,更提升了青少年的智力、情感和价值观等综合素养。
研学旅行 郑州两所学校这样做
好的研学课程不应只是简单带着学生参观、体验,而应在课程设计中设定好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等多个器官,使其在接受相关知识时也要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究。
郑东新区实验学校坚持从课程开始,用课程引领专业发展,确保研学品质。从最初的综合实践参与到如今的研学旅行专业行走,学校陆续开发了一、二年级的《自然探索与实践》,三到五年级的《行走天地之“中”》,六到九年级的《博物馆考古研学》等单日行走与长期探索相结合的研学课程。
郑东新区聚源路小学副校长马彦丽说,学校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以“行走家乡、览胜祖国、放眼世界”三个层面为途径,根据低、中、高学段的特点和研学目的地地域特色,体现研学旅行层次性、多样性、走研性特点,建立不同学段、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如何让研学管理人员更专业?需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旅行专业教师,将研学旅行培训纳入郑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郑东新区实验学校校长吕玉卿介绍,学校将研学旅行工作融入学校文化理念,倡导“5+2”,即“五天的校内课堂知识学习、两天的校外行走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学校重视研学旅行的教育工作,将每次活动组织作为一次对参与教师培训的机会,从行前组建团队到行中习惯指导,再到行后实践总结,不仅详细要求、具体规范,更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指导;不仅提升了参与教师的研学业务能力,更保障了研学课程实施的专业与有效。
研学旅行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全域研学体系必不可少
据了解,2024年底以前,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将在郑州市所有开发区、区县(市)全面铺开。
研学旅行未来将如何发展?曹淑玲认为,研学旅行课程化、系统化、精品化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产品的标准化规范才能提高市场的信任度和美誉度,更需要聚焦规范。”
曹淑玲说,未来的研学旅行需要聚焦“全域研学”这样一个新的格局,要深耕中小学研学市场,拓展亲子研学、成人研学、中老年人研学的研学市场,坚持一盘棋的统筹谋划,形成以研学营地为中心,串联周边研学基地的三日、两日游等全域研学这样的旅游线路的产品体系。
“项目多样,课程的开发和规划基于国家课程的课标内容,将吃、住、行、用、玩、研、评与劳动教育、实践教育、研学、旅行教育等融为一体,实现了课程的体系化、建设的规模化、管理的智能化、环境的生态化、体验的社区化和遴选的标准化。”曹淑玲说,比如郑州研学旅行课程教研联盟和郑州铁路局共同研发了研学专列,从郑州出发的“专列课程系列”,也给研学旅行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