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融演讲稿

2021-10-06 来源:易榕旅网

  过去一年,全市银行运行尽管受到诸如均衡放贷、规模限量、平台清理等宏观金融政策的调控,但最终呈现“可持续发展”良好局势,把握节奏的信贷投放总量较均衡、持续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发展。

  20xx年末,全市银行业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xx年末的2.436倍和2.435倍;利润是五年前的4.96倍;股份制银行来注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城商行异地设行,促进了全市银行业形成政策性与商业性、大型银行分支机构与中小法人机构资源共享、优劣互补、服务互助的银行组织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及业务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和发展空间。这些进步,都是依托于地方经济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银行自身努力,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对金融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一直以来,分局积极担当起防范银行风险的专业责任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坚持“在发展中防范风险”,推动全市银行不断改进金融服务理念,主动深入市场、深入企业、深入项目,改变了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单一状况。尤其针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创新拓展思路,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危”中寻“机”,实现了共同发展。积极支持银行高管们争当发展的行长、创新的行长、服务的行长和安全的行长,鼓励银行拓宽视野、立足本土,既抓“大项目”,也不忘“小企业”;既防风险,更促发展,全市小企业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农信社涉农贷款实现“三个高于”目标。通过适时监测,目前融资平台公司贷款、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整体可控。积极给予地方中小法人机构的最大的监管容忍度,通过多方联动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历史包袱进一步化解。

  支持、督促城商行和农信社充分利用经济快速发展大好时机,壮大资本实力,提升了经营实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各项经营指标、监管指标持续向好。针对各个时期的政策要求和经济发展新形势,分局及时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积极增进银、政、企之间的联动,促进了全市银行高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增强,转变发展方式思路不断拓宽,主动研判形势、主动纠正和执行监管政策的能力得到提升。

  20xx年,宏观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年内可能受资金、土地等国家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很大,需要全市银行更加注重盘活优化存量、力争增量。经过前些年深化改革,我市银行体制机制虽出现可喜变化,但这种变化可能会是阶段性的,成效需要巩固。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影响下,保持**银行业良性发展的态势非常重要,需要我们采取更加审慎的经营行为。中小法人机构要密切跟踪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影响,银行业作为经济的血脉,面临着经济转型和行业变革的双重挑战。去年,**银行业各项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地方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银行业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扩展了发展空间,加上市委市政府领导对金融的高度重视支持,是全市银行发展的希望和动力。

  分局重点工作思路如下:

  1、监管引领,促进全市银行科学发展。引导全市银行业认识新形势、把握新动向,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纳入银行自身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以信贷结构的有效调整,去主动适应全市经济结构(投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城乡结构)的调整,增强预见能力和应对水平。在市委市府领导下,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增长极等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两快三超”的发展目标,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改革重大部署和规划,紧密结合经济特点,突出推进全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4+3”特色优势产业和绿色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服务;支持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新法子,增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用好用活金融资源。银行要加强对“三农”、小企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经济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这些领域对我国扩大就业、社会稳定和长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各行应善于发现和提出要求,有条件地满足需求,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2、准入挂钩,实施差别化监管。

  方式撬动银行业机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构建差异化监管体系,“准入挂钩”等方式强化涉农和小企业贷款指标考核,促进银行业健全完善小企业服务的“六项机制”;继续推进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网络体系,健全完善银行小业务服务专营机构,开发更多适合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消除银行信贷管理人员在对小企业信贷支持中的“不敢为、不愿为”心理障碍。各银行要重视发挥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树立因行而异的特色化、品牌化战略,大力节约成本,大力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3、推进创新,提升银行金融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步伐。指导安居融兴村镇银行做强做大,在尽快完成设立**村镇银行基础上,支持和引导先进股份制银行到我市区县投资、新设村镇银行或专营贷款公司,向上级力争小额贷款公司转制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及县域金融市场发展。

  二是深化、扩展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试点,促进其通过细化金融生态图谱、专门制定金融服务方案、清晰信贷服务重点、跟进新农村建设等措施,通过在统筹城乡中全面创新组织构架,完善产业化龙头企业、小企业、新农村示范片金融服务,拓宽业务空间,提升为现代农业服务的能力。

  三是推进邮储银行二类网点改革试点,实现“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功能转型。四是指导中小法人机构制定落实3-5年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发展健康度;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产品服务方式创新,支持农村信用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创造条件,增强服务农村综合实力。五是重点完善县乡镇服务渠道建设,实现网点自助设备全覆盖,提高自助机具使用效率,面向有产业支撑、有基地带动的镇、乡、村丰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切实解决金融支农“空心化”现象,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各类金融服务需求。

  4、多方联动,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加强银监与金融办、经信委、中小企业局、人行等多方联动,促进银政企良性互动。深化银企融资、服务的信息对接活动,持续开展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共同搭建银政企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平台公司与银行、财政的三方会谈,继续开展融资平台贷款的清理规范,确保平台债务风险可控和公司业务发展的可持续。积极协助各级政府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融资中介管理,营造持久吸引资金投入良好的社会金融环境和氛围,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

  5、“守土有责”,着力管好“七大风险”,为经济金融的健康稳定保驾护航。

  继续以贯彻“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为契机,大力倡导银行绿色信贷,确保各行今年按照贷款新规走款比重真正达到80%以上,加强贷款精细化管理,支持信贷资金真正流入实体经济。通过实施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驻行社监管等专业形式,加强对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贷款集中度、流动性、银行声誉、信息科技以及操作风险的管控,要保持案防工作的持续化、常态化发展方向,严防突发问题、案件事故的发生。各银行要深化改革、苦练内功,以完善的内控治理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核心,建设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加强政府、银行、人行、银监的联合调查研究。及时把握经济金融走向,共同研判形势,多觉度洞察社会投融资领域中涉及的经济金融热点、难点问题,对接、掌握、汇集多方面信息情况,踩准不同阶段、特殊时期的经济、金融发展节拍。

  二是重视和推进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商业化改制。对全市51家平台公司,经过公司与财政、银监、人行等方面的对接、确认,已经完全纳入平台监测和考核,希望政府主导,协调各方,共同做好平台规范、转轨改制等工作,在此基础上使其能够持续获得银行支持。

  三是及时制定应对复杂形势的应急处置预案。及早加强社会民间融资规范、规范引导中介理财服务,明确其经营定位和展业范围,引导民间资金流向;各银行业机构要保持对案件工作的高压态势,确层网点营运安全,密切防控重点领域和人员的案件风险,严防现金管理环节的挪用、侵占、贪污等案件,严防犯罪分子以大额或大额存款为诱饵的诈骗行为;

  四是继续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共同珍惜、维护公平有序的良好金融环境。企业红名单、黑名单制,加强企业辅导培育,让更多的符合“三品”要求的微小企业、新兴企业因及时得到金融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

  总之,经济决定金融的基本原理决定了必须把支持经济发展作为实现银行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基本要求。希望全市银行业机构充分结合实际、把握现实机遇,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发展转型,谋划经济金融和谐发展,实现“”的良好开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