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三下乡实习总结

2024-05-12 来源:易榕旅网

  在下乡期间,通过支教与调查,让我们看到农村教育的一些问题所在:

  (一)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差异

  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一般都是随班就读,绝大多数幼儿只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就进入小学,错过了幼儿智力开发的最佳期。农村小学普遍资金投入不足,教舍简陋,设备缺乏,开展的科目较少,老师上课缺乏生动性,导致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较差。农村学校一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教育活动都不能开展,素质教育多的是一纸空谈。学校和老师对此状况只能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叹。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障碍

  由于城区学校对教师的"甄别"(年轻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学校很低还常拖欠的收入,农村学校老、中、青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农村小学教师表现出知识水平较低、专业技能薄弱、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通过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迫在眉睫,但农村教育经费短缺、教师经济收入低等原因使教师在职学习、培训举步维艰,教师队伍后继乏人的显现相当严重。据调查了解到,部分的学生因为教师上课不爱听,也与教师本人的素质有关。

  (三)学校办学条件难以满足课改的需求

  新课程强化了实验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实验的数量。目前农村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教学需要。XX年全国统一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与新"课标"的要求还很遥远。农村小学需要新"课标",但更需要的是实施新"课标"所需求的配套设施。落后的农村教育现状与先进的"课改"理念相去甚远,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短期内还很难达到"课改"的要求。据雅绍中心小学的学生反映,"我们的老师都不开这种室外课堂的",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四)家庭教育缺乏

  农村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普遍低下也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是"读书无用论"的最直接反映。还有打工族的"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无法安心学习,形成一个学习无人过问、生活无人关心的特殊群体。

  (五)投入严重不足等原因,导致课程实施资源缺乏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课程必须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收取的杂费本来就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哪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的改善呢?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空间、材料、设备、环境、场地等课程资源都难以保障,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当然,在新课程实施中,缺乏课程实施资源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缺少课程开发的动力与意识。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教育有只注重知识传授的不良倾向,要解决农村小学教育只看分数的问题,首先是要对于农村学校的教材配置要考虑农村孩子的特点,切忌城乡一刀切,或者"大跃进"似的发展农村教育;二是各地方根据自己的地方特点,补充一些地方特色教育活动。三是由单纯的文化教育向培养农村孩子全面发展转化。克服农村孩子书写潦草的问题,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文明礼貌教育(特别针对农村孩子讲脏话、粗话的现象),克服无知,迷信,态度冷漠等因素;培养农村孩子自尊、自强;合作意识;重视培养孩子们创新、思考能力。

  (二)全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一是多开展城乡教师间的互相交流活动。二是奖励先进典型,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热情,用先进典型带动一大片。三是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新教材培训" 、"专家讲座"、"名师讲座"等。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参与一些教师团体。四是学校内部把教改科研活动真正搞起来。五是督促农村学校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杜绝那些应付检查的作假手段和形式主义。(三)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家长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顾及身边的孩子,还有农村孩子的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较城市低,是农村孩子家长没有时间更没有能力去辅导自己的子女,也就某种程度上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相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扫盲"活动的开展,新一代农村家长会孩子的学习会日益重视,关注子女的教育程度也会日益提高。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工作与思想状态,而且也让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对我国农村教育现状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不再是纸上谈兵;还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磨练吃苦耐劳的意志。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实践当中,用我们所学、尽我们所能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