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文献综述
作者:李海力
来源:《卷宗》2013年第05期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少儿图书的出版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取得了很大进展,显现出繁荣的景象,但在繁荣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查阅总结多篇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概念、现状(包括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中国的少儿图书出版业在未来能够更加有力地前行与发展。 关键词: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对策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振兴,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少儿图书作为少年儿童成长成材过程中的精神食粮,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少儿图书出版渐入佳境,迎来了万物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蓬勃发展的“春天”,我国也正向着少儿出版大国不断迈进。但是在少儿图书出版日益繁荣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客观辩证地看待的同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以求推动中国少儿图书出版更加有力地崛起。 一、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概念简析
要探究关于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相关问题,首先要明确探究的对象——少儿图书是如何定义的。
(一)中国少儿图书的界定
王益、汪轶千主编的《图书商品学》中这样定义“少儿图书”:少儿图书,是少年儿童图书的简称,是由读者的年龄来界定的。因此,少儿图书,是供0-18岁的少年儿童读者或亲子共读的图书。[1]
在上述定义中,作者以年龄作为划分标准将少儿图书的受众界定在0-18岁这个区间中,虽然符合多数人对于少儿图书中“少儿”的认知习惯,但在当下人们的阅读无论是在题材范围还是在形式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情况下,少儿图书由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受众不再仅仅限于少儿,很多青年人、成年人也喜欢阅读。因此笔者认为,此定义稍显偏颇。
在《图书商品学》一书中对于少儿图书进行的十大分类,相比于年龄的模糊分界,按类别的划分更符合对于少儿图书概念的界定。以下是书中对于少儿图书划分的十大类别,为了方便查看,笔者用表格的形式将其进行了整理:
综上所言,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通过对图书类别的划分,界定“少儿图书”是非常必要也是最为合适的,既可以避免界限上的模糊,又能够详细清晰地阐明“少儿图书”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
在明确了少儿图书这一基本概念后,笔者将对“出版”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尤其是说明本篇综述所探究的“出版”这一概念。 (二)何谓“出版”
百度百科中这样定义“出版”;出版,是指通过可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现代出版主要指对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媒体承载的内容进行编辑、复制(包括印刷、复制等)、发行(或网络传播)三个方面。[2]
《辞海》中对于“出版”的定义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狭义仅指书刊的出版,而且不包括印刷和发行”。[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在本篇综述中,笔者所要探究的是广义的出版,即集编辑、复制、传播于一体,而不是只限于《辞海》中所指的狭义的出版。
在简单阐述了“中国少儿图书”和“出版”的基本概念后,本文将结合收集、整理的相关文献针对中国少儿图书出版这一问题展开探究。 二、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的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少儿图书出版业也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从“小儿科”到“大气候”的蜕变,成为出版业这个浩瀚的银河系中一颗璀璨的恒星。
从目前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情况来看,少儿图书出版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它日益繁荣的胜景引人注意。鉴于此,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少儿图书出版所具备的优势和显现出的迅猛发展劲头。
(一)一路繁花—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勃勃春日
海飞在《走向少儿读物出版大国—中国少儿出版给个开放三十年的四大变化》中说,中国的少儿出版业作为我国改革开放遗爱最受厚爱和关注的一个文化产业,三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从紧缺出版到繁荣出版,成为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少儿出版大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的确,在改革开放政策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支持下,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突飞猛进,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
1、少儿图书出版在行业中所占比重增大
《少儿出版的幸福时代:告别还是开始》这期沙龙中提到,据统计,目前,少儿出版约占市场份额的12% ,最易跨入出版强国的行列。在这期沙龙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张秋林也提到2010年上半年,少儿图书在总体市场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同比增长速度高于总体市场。[5] 由上述列举的相关数据也可看出,少儿图书的出版受到更多青睐,在出版业中占据的比重不断增大。这一方面体现出少儿图书出版的迅速发展,它如此的广受欢迎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少儿图书本身所具备的优势吸引了出版社的目光。 2、少儿图书出版业竞争日趋激烈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竞争往往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几年人们对少儿图书出版的重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一起分享少儿图书出版这块“蛋糕”。海飞在《“童书出版强国元年”的展望》中指出,在2010年全国少年儿童类图书选题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童书大出版”的市场化竞争格局。在全国580家出版社中,有519家上报了少年儿童类图书选题,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89.5%,近乎全国所有的出版社都在出少年儿童图书;而上报的少年儿童图书选题多达36417种,占全国上报图书选题总量的19.14%。[6] 从这一系列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少儿图书市场正在经历着一个竞争激烈的阶段,而以长远的眼光来看,竞争必将刺激竞争者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少儿图书出版在品质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 3、少儿图书出版发展空间极大
尽管中国的少儿图书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未来也必定将会有更多的竞争者参与其中,但童书评论家谭旭东认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我国的少儿图书出版业拥有4亿少儿读者,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未成年人儿童读物拥有量在全世界仅排名第68位,是以色列的1/50、日本的1/40、美国的1/30。[5] 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儿童图书出版还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依笔者看来,除上述客观因素外,当今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加上素质教育中对于孩子课外知识积累的重视,也是使得少儿图书出版存在极大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
4、原创性有所增强
杨蔚在《关于中国少儿出版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提到,与5年前相比,国内市场少儿图书的引进版和国产版的比例由以前的7:3提升为5:5,原创的份额有所增加。出现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畅销常销的品牌如《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全传》等,其中有些还延伸到动漫及衍生产品。[7] 李欣人也认为,在少儿文学类图书方面,2010年童书市场中引进版图书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发展迅猛,而是放缓了脚步,呈现出一个调整的态势,而原创文学则在整体发展格局中占据了较大的优势。2010年的少儿文学类引进版图书,从品种和数量上都比前几年有所降低,在2010年少儿文学图书市场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原创儿童文学占了绝对优势。[8] 从以上两者的观点,皆可看出,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少儿图书的原创性还有待提高,但相比于过去几年,原创性确有增强,这说明相比于过去大家盲目、跟风地引进外国图书,现在在引进图书时更加沉着冷静,注重推动原创少儿图书的发展。 5、得道多助的出版文化产业之路
海飞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少儿出版拥有四大显著变化,一是少儿出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厚爱,成为得道多助、厚重发展的出版文化产业;二是中国的少儿出版成长为出版格局合理、出版体系完备的强势出版文化产业;三是少儿出版从短缺到繁荣,从简陋到精致,是整个出版界数量增长最快、品种增长最快、质量提升最快的出版门类之一;四是少儿出版从封闭到开放,从只有引进到开始输出,成为影响世界的出版文化产业。[4] 三十年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蓬勃发展,取得了根本性的变化,成绩骄人。试观其未来,在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少儿出版业必将愈行愈远,推动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少儿出版强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显著进步有目共睹,但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正则必有反,优点与不足相应而生,在其繁荣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是阻碍少儿图书出版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荆棘丛生—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繁荣的背后 1、良莠不齐,图书质量缺乏保障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批评某些幻想类少儿图书中的想象力大多无趣、平庸、拙劣乃至恶劣,匮乏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确,相比于其他类的图书,少儿类图书的受众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他们年龄相对较小,辨别能力较差,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而非主动地选择,正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而龚魂在《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编辑素养分析》一文中也指出,随着少儿图书品种的增多,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制作周期的缩短,其内容质量和编辑含量不断降低,质量难以保证。[9] 在笔者看来,缺少了精心和耐心,必然会缺少精品,缺乏真正有实力的、有益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佳作。这也是当前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业面临的一个困境。 2、缺乏创新意识,影响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发展的引擎,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任何领域,创新都是重中之重,就如水之于鱼,空气之于人,阳光之于万物。而缺乏创新,在我国少儿图书出版这一行业中已是积存多年的重大难题,它不仅影响了国内少儿图书出版的突破性进展,而且也影响到我国的少儿出版在世界少儿出版业中的地位;长远观之,缺乏创新的作品还会导致青少年儿童的思维受到禁锢,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缺乏创新意识,在我国少儿图书的出版领域中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出版物同质化,低层次重复出版
童趣公司总经理侯明亮在《少儿出版的幸福时代:告别还是开始》这期沙龙中指出,童书主要的问题是同质化现象太严重,而差异化的东西太少。出版产业作为内容产业,本来就是创意为主的产业,但是在少儿版块缺乏创意。[5] 杨蔚也认为国内少儿出版缺少创意,很多作品创新不够,内容风格雷同,跟风现象、模仿现象、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7] 一个作品成功了,其他作品就争相模仿,以期达到同样的效果,长久以来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少儿图书出版的发展。
正如李欣人所言,这种缺乏创新、缺乏艺术个性的跟风之作,不仅不会带来儿童文学真正的繁荣,还会导致文化的泡沫。[8] 龚魂也提到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同一题材的少儿图书可见众多的版本,是低层次出版方式的不断重复。[9] 在笔者看来,一个出版社要想真正实现突破,获得长久发展,不能简单地依靠复制成功,而是要善于寻求时机,创造成功。 (2)原创性作品稀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谭旭东认为很多出版社都在引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幻想类儿童小说和图画书。但对本土图画书和本土幻想儿童文学的挖掘出版不重视,所以国内原创童话和幻想小说还难以形成规模性具有冲击力的系列品牌。[5] 而杨蔚也在《关于中国少儿出版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在面对国外引进版产品竞争和我们的原创版“走出去”开拓时,我们的原创作品往往显得缺乏竞争力。[7] 的确,相比于《哈利·波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风靡,我国的原创作品例如《淘气包马小跳》等即便在中国本土的出版中也只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前面我们也提到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原创性有所增强,但那只是从纵向上来看,近几年相比于以前确有增强;但如果横向上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很大差距,要想真正跻身世界少儿图书出版强国之列,原创性作品的比重必须有所提高。
总体来说,缺乏创新是当前我国少儿图书出版面临的最大问题,简单地模仿、依赖他人的创意绝不是推动少儿出版长久发展的良计。李欣人在《2010少儿文学出版回眸》中指出:儿童文学类图书存在的问题是文学样式趋于单一,校园小说主导文坛,其他作品类型略显冷清,并提出如果我们的目光仅仅盯在这一类作品上,这种盲目的跟风会直接导致作品的质量的下降。[8] 其实,这种样式的单一不仅仅体现在少儿文学类图书上。纵观整个少儿图书出版界,出于家长对少儿教育实用性的重视,出版商紧紧盯住这一点,因而内地少儿出版社大都以出版教辅读物为主,这种样式多样化上的匮乏,不仅不能真正满足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业的多样化进程。
3、版权方面存在“贸易逆差”, 走向世界仍然面临困境 (1)贸易逆差
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引进大于输出一直是多年存在的问题。海飞在《“童书出版强国元年”的展望》就曾尖锐地指出,当前我国童书版权引进多,输出少,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 [6] 《中国儿童图书走出去的现状和发展环境》一文中也提到中国儿童图书版权贸易现状逆差仍未消失,以2007年为例,全国引进版权11101项,输出版权2571项,引进输出比例为4.31:1,除去港澳台,比例为5.56;1。[10] 这一数据之间的强烈反差鲜明地反映出我国少儿图书出版在输出方面的薄弱。而李学谦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我国少儿出版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传统出版领域,我国少儿出版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发达国家好一点的少儿出版机构,版权输出在它们的收入构成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不少在70%-80%。我们在经营图书,他们在经营版权,这是区别,也是差距。[5]在笔者看来,引进与输出之间的“贸易逆差”作为历史问题,由来已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缺少优秀的少儿作品,创新性不足,国内出版社缺乏自己的特色品牌,难以吸引国际出版界的注意。当然,除了上述的主观因素外,当前中国出版界的客观条件也限制了中国少儿图书的出版走向世界。 (2)走向世界困难重重
《哈利·波特》在中国乃至全球各地都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每当新书出版时,“哈迷”们都会兴奋呐喊。相比之下,我们却很少知道中国的哪部少儿图书在世界上拥有如此众多的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丝。对此,熊雁从儿童文学类图书进行了剖析,她认为,目前的儿童文学领域,中国优秀的作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相对还是比较小。原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版权代理机构的运作还没达到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相应机构的水平;无论从企业数量、规模,还是人员配备、国际经验来说,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对此,她还列举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目前,美国的版权代理机构有 600多家,英国也有 200 多家。而我们泱泱大国,已批准的版权代理机构才 27 家,这必然影响中文图书及其版权的输出。第二,儿童文学的翻译能力有限,翻译人才的短缺,是导致我们版权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图书的翻译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转换,它对译者的水平要求较高,需要译者既懂得儿童心理,又要有较丰厚的儿童文学知识,还需要精通母语文字和翻译国语言。而能符合这些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缺。国外的图书市场很大,他们有需求的书,需要我们将其译成本国语言,或直接将摘要译成外文才能走向市场。第三,目前的这种局面,使中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出版社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国际主流渠道来宣传、推广自己。[11]
其实,“版权输出难,走向世界难”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少儿文学类图书,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少儿类图书中都存在这个问题,这其中既有主观性原因如作者、编辑、出版社方面在作品的创作、选题上缺乏原创性,很难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也有中国当前的出版机制不够健全等客观原因。而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得到重视和解决,必将阻碍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与国际接轨和进一步发展。
4、缺乏教育资源的强力支持
李学谦强调教育资源的支持是少儿图书出版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他在《少儿出版的幸福时代:告别还是开始》这期沙龙中通过举中美的例子,进行了对比:发达国家好的少儿出版机构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产品的集散地。美国最大少儿出版机构学乐教育集团每年斥资几百万美元办教育网站,国内尚未有出版社在涉足少儿出版时想到这一点。所以国内的少儿出版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缺乏教育资源的支持,没有足够强大的教育资源的支持。[5] 笔者认为,出版社作为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的“伊甸园”,尤其是少儿图书出版社,因为其受众的特殊性,更是承担着普及教育、孕育希望的使命,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资源与出版的相互支持融合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是未来建设少儿出版强国必须加以完善的一方面。 5、编辑素养不足影响出版进程
编辑在少儿图书出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联系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的思想通过编辑传达给读者,从而达到桥两岸的“同频共振”,编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谭旭东认为,现在少儿图书编辑从整体上看,职业素养还不够。很多少儿图书编辑还缺少儿童教育、心理和儿童文学方面的知识。以儿童文学类图书为例,如有的文学编辑对儿童文学创作情况也不太了解,对国外的儿童文学和儿童阅读情况也不熟悉,所以在做图书的时候容易跟风,不会经营自己的品牌,不会挖掘有潜力的作者。[5] 而随着少儿图书出版周期的不断缩短,编辑只重效率不重质量的情况屡见不鲜,为此,笔者将编辑素养的不足体现出来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业务和文化素养不足
龚魂在《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编辑素养分析》中认为,不少少儿图书的编辑由于缺少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和儿童文学的知识,知识结构狭窄,理论修养不足,缺乏阅读兴趣,语言文字功底薄弱,影响着对选题的规划与开拓,对书稿的整体驾驭能力,从而影响图书质量、品味和生命力。[9] 而这种编辑业务上和文化上的素养不足体现在少儿图书上更为严重,少年儿童作为刚刚开始接触知识的萌芽阶段,劣质的、缺乏生命力的图书会直接侵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甚至导致他们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失去判断是非的能力,正所谓“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也会导致他们丧失阅读兴趣;长远来看,编辑由于业务、文化素养不足导致图书质量的下降也不利于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长期发展,缺乏精华和品质保证。 (2)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当前的少儿图书出版业中不乏编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情况。龚魂指出,由于近几年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出版社也开始了转型,由原先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所以从出版社整体到编辑个体,均以量化的经济指标进行年度考核,“销售为王”成为硬道理。而编辑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也往往从“短平快”着眼,没有时间和经历来平心静气地对选题进行推敲筛选,对内容进行精雕细琢,也无力顾及更广大范围内少儿读者的阅读需求。
笔者认为,编辑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了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而舍弃社会效益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这就像井底之蛙,坐观天象一般,眼光狭窄局限,只能看到短期的利益,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最终只会导致恶性循环会危及自身,失去在读者当中的信誉和口碑,也会致使中国的少儿出版业陷入一种低质、粗糙的怪圈中。 (3)编辑的读者本位意识不强,人文关怀缺失
编辑除了具备优秀的业务和文化素养,还应拥有人文主义的情怀,怀着虔诚的心对待编辑工作,将优秀的作品和精华的思想传达给读者。尤其是少儿图书的编辑,因为其面对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少儿出版的编辑更应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充满爱心与关怀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少儿图书编辑的工作中。龚魂认为,相比于读者的需求,当前少儿图书编辑更关心的还是市场需求,读者本位转移成了市场本位,有些畅销书只是简单地迎合市场需求,但消解了少儿形成中的审美鉴赏力和阅读判断力,无益于少儿的健康成长。[9] 如果说业务和文化素养不够高,那编辑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实践不断积累历练,但如果编辑缺乏了最根本的人文关怀精神,不能时时刻刻替少年儿童着想,则是编辑素养不足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如不及时得到重视,必将危害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6、少儿图书出版一头沉,忽视农村少儿读者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与国际的接轨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重城市轻农村”的趋势在我国少儿图书出版业中越来越明显。龚魂在《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编辑素养分析》中指出,少儿图书的装帧越来越精致,精装本、礼品书不断涌现,从而提升着少儿图书的成本和定价,囊中羞涩的农村少儿则只能望而却步;而内容上逐渐升温的幻想类、冒险类则主要体现了城市少儿的阅读趣味,,而以农村少儿为读者对象的品种甚为少见;此外,各式各样的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品种,其读者更是锁定为城市的幼儿。[9] 确实,从当前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整体来看,符合农村少儿的阅读需求,反映其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的图书很少,但实际上农村少儿的数量远远高于城市少儿,但由于编辑和出版社大部分将目标定在城市,导致农村少儿图书出版的市场不仅不能得到有效地开发,而且农村少儿也没有享受少儿图书出版的成果,若长期下来,必会导致城市和农村少儿之间在阅读普及上的不平衡,不利于农村少儿眼界的开拓和知识的增长。 总体来说,我国少儿图书的出版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面对当前我国少儿图书出版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现状,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完善少儿图书的出版体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业的进一步繁荣。
三、针对中国少儿图书出版问题的对策
在此,笔者结合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和自己的认识,对于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中存在的着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一)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前面所列举的问题中提到缺乏创新意识是目前中国少儿图书出版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杨蔚在《关于中国少儿出版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从全球少儿出版发展的趋向以及国内的行业状态来看,创新理念,重视形式内容的创新升级,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发挥原创性的动力机制,将是未来中国少儿出版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7] 由此可见,重视创新是大势所趋,而支持激励少儿图书在出版方面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1、设计上更注重人文化、个性化的
在杨蔚看来,现代少儿出版更注重对少儿情感需求的关注,更强调少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生理的特点,通过与少儿精神需求空间相一致的内容设计带给他们持久的阅读兴趣,多方位塑造他们的个性品质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方法。[7]笔者认为,相比于模仿成功的少儿图书出版,创新风格,树立自己的个性化品牌才是最重要的,人文化强调在关怀、尊重少儿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灌输,而个性化则强调摒弃千篇一律,雷同模仿,创新自己的特点和内容。 2、内容上更注重趣味性、参与性
杨蔚认为,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有尝试新鲜事物的热情和勇气是少儿普遍具有的特点,因此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少儿教育方式。她举了苏·威廉姆的《我走路》这一绘本中作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多场景的趣味性设计来引发小读者的好奇性和想象力,通过感官、情感激发兴趣,通过场景设计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让孩子身临其境地体验探索世界的兴奋。[7] 通过抓住少儿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少儿图书在趣味性方面的设计,是相对于传统的单纯讲故事型少儿图书的一个重大突破,是让少儿读者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的一种极具创新性的尝试。 3、形式上更关注创造性、自我实现式
结合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这一特点,杨蔚提出,现代教育理念更强调素质和能力的挖掘,更注重对个人的自信意识、自我效能实现意识的培养。现代少儿出版应顺应这种理念的变化,从传统模式中突围,关注内容过程设计、尝试设计、亲历设计等概念和环节的设计,调动感官、情感、场景等因素的交互性作用的力量,贯穿激发创造力、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7] 通过这种极富创造性的设计,可以将枯燥化为多趣,调动少儿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
4、政策上支持创新
余人在《提升中国少儿出版的原创力与传播力》一文中提出通过政策鼓励、宏观规划,国家在政策上对少儿原创作品予以倾斜,挖掘原创潜力,着力打造国产少儿原创品牌来推动少儿图书的创新。例如从2006年4月开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就是很好的政策导向与政策激励,成效显著。[12] 通过国家对原创少儿图书的出版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来激励创新,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效的,不仅能提升中国原创少儿图书出版的竞争力,树立自己的特色品牌,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扭转引进与输出版权的贸易逆差,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增强针对性,准确定位受众
儿童阅读有一条金科玉律:什么年龄段的孩子看什么书。[11] 而我国少儿图书出版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编辑和出版社对于不同少儿图书的手中定位不明确,出版的图书很多,但读者却往往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这也表明当前我国的少儿图书出版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熊雁在《从杨红樱现象看儿童文学出版的三个成功因素》一文中指出:杨红樱的儿童文学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创作作品的针对性非常清晰。她以儿童文学类作品为例,认为由于各年龄段的孩子的身心特征、思维方式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对成长过程中各时期所需的文学作品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儿童文学必须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主体结构的同化机能,必须在各方面契合“阶段性”读者对象的接受心理与领悟能力。[11] 对此,李学谦也认为,阅读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阅读有不同的需求。这是少儿出版存在的依据,也是做好少儿出版必须遵循的铁律。要做好少儿出版,就必须认真研究阅读与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系,认真对待不同年龄段孩子对阅读的不同需求。[5] 笔者认为,只有认真分析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阅读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少儿图书的出版,只有真正了解儿童的编辑和出版社才能做到让读者真正的满意,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三)提高编辑的整体素养
前面也提及过,编辑素养的高低直接关乎图书出版质量的优劣,因此在针对当前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界部分编辑缺乏业务和文化素养,不能够深入地了解儿童教育、心理、文学方面的知识等一系列问题,提升编辑的整体素养是极为重要的一步。正如侯明亮在《少儿出版的幸福时代:告别还是开始》这期沙龙中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童书之于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童书作家以及童书编辑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愈强愈好。孩子的选择与判断是有限的,所以社会给予他们什么,就显得极为重要。较之其他编辑而言,对童书编辑的要求一定是更高更严。[5] 而编辑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吴惠娟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以少儿出版物为例》中指出,编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在选题策划过程中要抓准信息,科学预测市场趋势,送读者之所需;在物色作者和组织书稿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选择有较高文学素养、熟悉孩子的作者;在审读加工中要有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好审读三关口:导向关、趣味性、浅显性;注意加工三问题:即加工稿件要严谨、注重各年龄段少儿的特点、要勒核查。在市场营销中积极有效地帮助发行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图书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发行人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充分利用市场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图书销售状况,抓住读者兴趣。及时组织作者修订并策划相关图书出版。[13] 在少儿图书的出版过程中,从确定选题、组织书稿、深度加工到市场营销,编辑无疑在这个链条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编辑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保证少儿图书的质量,推动少儿图书出版的发展进程,切实使得我国的少儿图书出版做大做强。 2、了解家长的消费心理和能力
谢琛香认为由于少儿读物具有家庭教育的间接性的特性,少儿读物的编辑首先要熟悉并了解家长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能力,明白他们对哪类图书比较关注和感兴趣。[14] 在笔者看来,少儿由于其年龄小不具备独立选择图书的能力,通常是家长代其挑选,因此编辑要特别注意家长的消费需求和能力,找出他们的兴趣点。 3、了解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
同样是在《少儿读物的特殊性对编辑素质的要求》一文中,谢琛香提出由于少儿读物还具有学校教育的相关性这一特性,所以少儿编辑必须熟悉和了解学校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以便给小学生策划、编辑适销对路的课外读物。[14] 很多学校都会给学生推荐很多课外书目,而这些往往都是与学校日常教育密切相关的,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的过程中应多关注学校教育的动态,在保证少儿图书贴近学校教育的同时又极具备开阔的视野和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在认知能力和心理方面特点迥异,对此,谢琛香认为由于少儿读物具有儿童自身的可接受性,所以少儿编辑要充分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少年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使编辑出版的图书在内容、语言、装帧设计等多方面适合不同层次的少儿读者,编辑出版适合少年儿童口味的图书。[14] 少儿编辑只有深谙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才能真正编辑出适合青少年,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作品。
(四)重视农村少儿的阅读需求
前面提到过当前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对此,张桂枝认为,少年儿童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农村少年儿童在我国少年儿童中占很大比例,他们的读书和成长关系到我国正统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全民族的发展。出版工作者有责任关注农村少年儿童的阅读现状,中国农村图书市场有广大的读者群和巨大的潜力。政府等多方面、社会各界在财政、资金上加强资助,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建农村书屋、校园书店等多种渠道使少儿图书与农村的小读者零距离接触。少儿图书编辑也应借全国都在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东风,积极开拓农村的文化建设,关注农村孩子的生活、学习和阅读现状。[15] 笔者认为,编辑和出版社应借助各界的力量和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少儿图书在农村的普及,刺激农村少儿图书市场的崛起,推动城市农村的少儿阅读的共荣发展。 (五)加强国际传播,更好地走向世界
从版权输出和作品的影响力来说,中国少儿图书出版一直存在“走出去难”的困境。朱璐以儿童文学类图书为例,她认为儿童文学是最适宜于延伸内容产业链、形成跨界发展资源的题材。因而,儿童文学图书在对外推广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秀的儿童文学图书,“一鱼数吃”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哈利波特》由小说拍成电影,自电影再到形象授权开发服装、玩偶等,进一步拓展,还可以开发网游、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可见,一个好的内容产品一旦能够实现跨界,直接面对、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渠道和方式就会增多,这种量变就会逐渐积累形成一种宣传感染上的质变,凝聚成良好的市场号召力,达到地提升了推广的成功率。[16] 笔者认为,她提供的这种思路可以应用到少儿图书出版这整个行业中,延长产业链、深加工都是推动少儿图书出版进一步增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杨蔚也提出中国少儿图书在出版过程中应增多对外传播版权输出的品种,不仅限于儿童文学作品,而是有针对性地增加卡通动漫图书、经典名著等板块;此外,还应建立良好的海外营销平台,形成长期推广的长效机制,完善版权输出工作,增加版权输出机会。[7] 提升国际传播力,不仅有利于我国少儿图书出版在海外的影响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有利于与其他国家优秀的少儿图书进行交流和借鉴,取其精华,不断提升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品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通过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国际竞争力,注重发掘农村少儿图书的出版,提升编辑的整体素养等各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推动我国少儿图书出版的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少儿图书出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在繁荣的背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弱化不足,而要主动认识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才是真正推动我国的少儿图书出版不断迈进的根本之策。不积硅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出版社及其工作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进,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相信在未来我国的少儿图书出版必将以更加朝气蓬勃的姿态行走在世界的出版业之路上,而中国也将跻身世界少儿图书出版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王益、汪轶千.图书商品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 [2]百度百科,“出版”词条 [3]《辞海》.
[4]海飞,《走向少儿读物出版大国—中国少儿出版给个开放三十年的四大变化》,[J],《中国编辑》,2008(2),4-7页
[5] 《少儿出版的幸福时代:告别还是开始》,[J],《编辑之友·沙龙》,2010(6),8-20页
[6] 海飞,《“童书出版强国元年”的展望》,[J],《编辑之友》,2010(6),21-23页 [7] 杨蔚,《关于中国少儿出版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编辑之友》, [J],2011(8),18-21页
[8] 李欣人,《2010少儿文学出版回眸》,《中国出版》,[J],2011(5),66-69页 [9] 龚魂,《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编辑素养分析》,《中国出版》,[J],2010(2),44-46页
[10]《中国儿童图书走出去的现状和发展环境》,《出版广角》,[J],2009(6),9-13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 熊雁,《从杨红樱现象看儿童文学出版的三个成功因素》,《出版科学》,[J],2009(5)第17卷,53-55页
[12] 余人,《提升中国少儿出版的原创力与传播力》,《出版广角》,[J],2011(5),36-39页,
[13] 吴惠娟,《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的主观能动性—以少儿出版物为例》,《出版发行研究》,[J],2011(9),26-27页
[14] 谢琛香,《少儿读物的特殊性对编辑素质的要求》,《出版发行研究》,[J],2011(7),40-41页
[15] 张桂枝,《城乡少儿读物市场反差探析》,《中国出版》,[J],2008(5),37-39页 [16] 朱璐,《中国儿童文学图书走出去的意义和优势》,《编辑之友》,[J],2011(5),20-22页
[17]王桂平,《谈多元媒体时代的少儿阅读》,《出版科学》,[J],2011(3)第19卷,105-107页
[18]孙建江,《从市场终端数据看少儿图书出版》,《中国出版》,[J],2008(6),8-12页
[19]王一方,《少儿出版:坚硬的稀粥》,《中国图书评论》,[J],2007(7),96-97页 [20]王泉根,《童年文学的难度与杨红樱的意义》,《中国图书评论》,[J],2009年,92-97页
[21] 杨小彤,《中国童书出版“战国时代”之乱象风云》,《出版广角》,[J],2011(2),32-33页
[22]马红娟,《浅析时下我国儿童读物的现状》,《科教文汇》,[J],2007(11),228页
[23]欧阳志荣,《少儿出版:应多一些人文关怀》,《出版参考》,[J],2011(6)·上旬刊,1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