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
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标的。其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认为国家为了致富和防止贫困,必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
国内商品生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应大力支持其发展。
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从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
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结果。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它们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惟一形态,但在如何增加货币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
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平衡论,
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因此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极力主张通过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以增加货币财富。
从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贸易平衡论,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认为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加,不仅应多卖,而且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多,才可能卖得更多。为此,他们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货币输出的政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并在大量购买基础上实现更大量的卖,从而积累更多的财富。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上应用贸易平衡方法,力争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外销的本国商品的货币总额,从而实现出超和顺差。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出超,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奖励输出和限制输入,即使用各种奖励措施,增加国内产品的输出,同时以关税及其他方式尽量减少或禁止本国能够生产的消费品的输入,特别是奢侈品的输入。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其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要点上:第一,他们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工具、原料等);第二,他们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年预付、原预付),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重农学派的学说的两个重要特点:“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
1、什么是斯密理论的二重性?
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斯密理论的这种二重性是斯密著作中反映出来的他的方法的二重性的结果。
斯密的二重方法是同他的二重研究任务相联系的。一方面,他试图深入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内部生理学,另一方面,他试图既要部分地第一次描写这个社会外部表现出来的生活形式,描述它外部表现出来的联系,又要部分地为这些现象寻找术语和相应的理性概念,也就是说,部分地第一次在语言和思维过程中把它们再现出来。因为这两个任务是各自独立进行的,所以在他的书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两种表述方法。
2、评析斯密的价值理论。
斯密对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了区分。认为价值一词有二个不同的意义,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指出一个商品可能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很小,或者使用价值很小甚至没有使用价值,而有很大交换价值。
他回答了关于商品交换价值的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换言之,构成一切商品真实价格的究竟是什么?他主要阐述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么?他阐述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第三,什么情况使上述价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他阐述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他指出:自然价格指与工资、利润、地租的自然率相符合的价格;市场价格指受供求影响的价格;自然价格是中心价格,由于供求比例的变动,市场价格有时高于有时低于自然价格。
2、 比较李嘉图和斯密的价值理论。
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是从评论斯密的价值理论开始的。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比斯密更前进了一步。李嘉图认为,有些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如空气、水等,可以没有交换价值。一方面,使用价值无法用任何已知的标准加以衡量,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估价,所以,使用价值不能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另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或者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益于人们欲望的满足的东西,无论怎样稀少,也无论获得时需要花费多少劳动,都不会具有交换价值。
李嘉图批评斯密同时用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两种规定说明价值决定,认为两者并不等同,商品的价值只能由耗费的劳动决定,价值的大小与这种劳动量成正比。
李嘉图还批评了斯密抛弃劳动价值论,用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根据李嘉图的观点,价值是第一性的因素,分配要在价值形成以后才进行,因而是第二性的因素。商品价值始终都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和商品的价值分配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李嘉图指出,一种商品在生产出来以后,它的价值可以在不同社会成员中分配,但这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
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来自两个源泉:一是它的稀少性;一是获得它时所必需的
劳动量。如名画、古钱等其价值由稀少性决定,不过这类商品数量很少。指出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的原理只适用于可以由人类劳动不断生产出来,不受限制地参加竞争的商品,这类商品占绝大多数。
李嘉图始终坚持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批评一切与其相矛盾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商品价值量与生产时的耗费劳动成正比例,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原理。他着重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他赞成商品价值要分解为三种收入,同时指出不能倒转过来又认为三种收入构成交换价值,并详细地证明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变动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只影响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因此,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并不改变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
李嘉图还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也论及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计量问题。
5、什么是“斯密教条”?
斯密曾断言:“每一件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由三个收入的全数或其中之一构成;合起来说,构成一国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价格,必然由三种收入构成,而且作为劳动工资、土地地租或资本利润,在国内不同居民间分配。” 这种断言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只分为三种收入,由三种收入构成的观点,一直被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遵循,因此被称为“斯密教条”。
5、 评述李嘉图的地租理论。
李嘉图强调地租不是决定价值的原因,而是农产品价格提高的结果。认为”真正的地
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
他反对把地租看成是自然的赐予,认为恰恰相反,大自然是吝啬的,自然界中好地太少,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得不耕种贫瘠的土地,耗费更多的劳动生产农产品。
李嘉图只讲级差地租,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对级差地租的考察涉及到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由于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在同量土地上投入同量资本,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第二种形态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递减,原先投资和追加投资所形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也会形成级差地租。
6、 评述比较成本学说。
李嘉图发展了斯密优势原理的思想,特别展开分析了相对优势原理。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生产自己条件最好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并不一定要比别国生产该产品的成本绝对低,只要在本国各种产品间,以及在与其他各国产品比较时相对较低就可以互相交换,双方所能得到的使用价值比自己去生产时要多。
李嘉图曾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生产酒和毛呢的例子:葡萄牙生产酒和毛呢所需工人数都比英国要少,也即酒和毛呢的成本要绝对的低,如果按绝对成本学说,二国之间不可能进行交换。但是,从比较成本学说考虑,葡萄牙生产酒比生产毛呢所需工人数要少,而英国生产毛呢比生产酒所需工人数要少。在上述例子中,葡萄牙生产酒,英国生产毛呢,然后进行交换,二国都可节省劳动或成本。对于葡萄牙来说,它原来自己生产毛呢需90个工人,现在用80个工人生产的酒就可以换回所需毛呢,可节省10个工人的劳动。对于英国来说,自己生产酒需120个工人,而现在生产毛呢换回酒,只需100个工人劳动,可以节省20个工人的劳动。在交换中,两国都获得了比较利益。按照比较成本学说,双方按不
等量劳动的产品进行交换(80个工人劳动换100个工人劳动),各自都降低了成本,获得了更多的使用价值。
1、为什么说西斯蒙第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西斯蒙第既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列宁曾把他的学说称为经济浪漫主义。
(1)西斯蒙第的学说代表了处在产业革命和经济危机下,受到灭亡威胁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感情和经济要求。他从小生产的破产和工人的贫困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矛盾和危机的必然性,否认资本主义是合理的和自然的制度,表现了政治经济学自身的怀疑。
(2)西斯蒙第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生产力和财富的无限发展,另一方面劳动群众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必然发生。这在经济学说史上是一个重要贡献。
3、怎样理解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
西斯蒙第在收入决定生产理论基础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经济危机:
(1)若生产超过了收入,即生产超过了消费,生产和消费的这种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收入不足就是消费不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消费不足。
西斯蒙第认为,生产超过消费,这只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小生产者遭到破产,丧失了收人,从而降低了消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利润,生产者之间受自由竞争支配,资本家为了击败竞争者,占领市场,纷纷采用大量生产、低价售卖的政策,为此,必然力求降低生产成本、削减工人工资,工资的下降使工人消费日益萎缩。因此,一方面,在追求利润、采用机器和企业不断集中下,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占国民大多数的劳动生产者收人不足,这将使国内市场越来越狭窄,使生产和收人之间的比例遭到严重破坏,产品的实现受到严重的障碍,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西斯蒙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结果。
6、什么是“萨伊定律”?
萨伊认为货币并非一切交易的目的,只不过是媒介而已,在交换中,它只起“一瞬间”的作用。如果一种产品难于脱售而产生过剩,并非由于缺乏货币,而是由于某些产品生产过少所致。
他由此得出几个结论:(1)在一切社会,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样化,产品便销得越快、越多和越广泛,而生产者得到的利润也越大,因为价格总是跟着需求增长。(2)每一个人都和全体的共同繁荣有利害关系,一个企业办得成功,可帮助别的企业也达到成功。(3)购买或输入外国货物决不至于损害国内或本国的产业和生产。(4)仅仅鼓励消费并无益于商业,因为困难不在于刺激消费的欲望,而在于供给消费的手段。激励生产是贤明的政策,鼓励消费是拙劣的政策。
萨伊这一理论被称为“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市场法则,它被用来
论证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本否认资本主义存在供求脱节和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1、 怎样评价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李斯特的经济学说有其自身的特点,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是最主要、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该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为历史,第二编为理论,第三编为学派,第四编为政策。与英法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他从讲述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展开他的论述。
李斯特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以世界主义的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的或国家的经济学。而他的国家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李斯特认为要解释经济现象,除了价值理论以外,还必须考虑到一个独立的生产力理论。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是完全不同的。财富是交换价值,而财富的原因则是生产力,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许多倍。他把“国民生产力”分成四种类型:(1)人的生产力,包括精神的生产力和肉体的生产力;(2)自然的生产力;(3)社会的生产力;(4)物的生产力。根据李斯特的观点,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的生产力是不可分离的,而二者在发挥作用时,又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秩序条件下,即“社会的、市民的、政治的状态和制度下”进行。而物的生产力主要指物质的农业、工业和商业资本的生产力。
李斯特认为,“个人主要依靠国家并在国家范围内获得文化、生产力、安全和繁荣,同样地,人类的文明只有依靠各个国家的文明和发展才能设想,才有可能”。为此,需要探讨国家的发展。
李斯特提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论。他把国家经济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他认为,一个国家从未开化时期转入畜牧时期、农业时期,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初期的阶段,实现转变的最迅速最有力的方法是与先进城市、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但要使工业、海运等真正大规模发展,就要依靠国家的干预了。
1、说明17-19世纪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及其主要观点。
边际效用学派,简称边际学派,于19世纪70年代初同时出现于西欧几个国家,是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它是对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创建、发展、宣传边际效用价值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其他经济理论的为数众多的人物和学派的统称。它们都主张边际效用价值论,但在资本理论、分配理论上不尽相同;在价值理论上,各自的理论结构、表述方式、具体论点、思想深度和矛头所向也有明显的差异。
其奠基者是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主观价值论的三位经济学家: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个大支派:
一个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是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庞巴维克等人;
另一个支派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以英国的杰文斯、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和瓦尔拉斯的继承人帕累托为代表的数理学派。
较早使用边际效用说明价值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福斯特·劳埃德。他用第一、第二、第三盎司……食物对一个饥饿的人的意义来具体说明人们对价值的估价。他说:“他的食物短缺时,他对现有食物的估价是很大的,换言之,他置于其上的价值是很大的;当食物供给增加时,他对它们的估价就减低了,换言之,他给予它们较小的价值。” 这实际已揭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
爱尔兰经济学家朗菲尔德几乎与劳埃德同时提出了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劳动价值论不同的价值观点。他把任一物品的效用下定义为它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的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而价值则被理解为某物品交换其他物品的能力。认为价值可以用劳动衡量的是那样一部分:它是在所谓最不利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在这种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商品需要花费最多的劳动。他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边际成本的概念,用来说明价值决定一个方面,即供给。同时,朗菲尔德还提出了边际需求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人对任一商品的需求强度的大小,即是他愿意并且能够为该商品支付的数额,或是他不愿意没有该商品,从而放弃该商品时他所提供的喜悦的数额。
朱尔·杜比特(1804—1866)是法国工程师。他在研究实际经济问题和政策抉择中运用了边际效用原理与方法,他的论文《公共工程效用的测量》(1844)和《论通行税和运输费用》(1849)是这种运用的集中体现。
3、评述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
奥地利学派的价值理论是由门格尔奠定的,维塞尔最早提出“边际效用”术语。不过,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庞巴维克的著作中论述得最全面、最系统。
庞巴维克认为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商品价值由
人们的主观评价决定。
庞巴维克认为,一个产品可满足多种不同的欲望,这一系列的欲望的重要性并不一样;同样,在满足某一种欲望时,随着这种欲望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增加,产品的重要性也不一样。处在边沿上的效用,叫做边际效用。他认为决定物品的价值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 。
对于生产性物品的价值,门格尔提出是由它们生产出来的消费品的价值决定的。他把物品分为若干等级,说明生产资料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从消费品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过程。
庞巴维克还在其主观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客观交换价值论”,即价格理论。他的客观交换价值论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对商品的主观评价通过在市场交换中的竞争而最后确定的市场价格。
2、评述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是马歇尔理论体系的中心与基础。他不再去研究价值本身,只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价格上,以价格为中心,研究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作用如何达到均衡,从而决定商品的价格。
马歇尔把均衡价格分为三类:(1)暂时的“市场价格”(即在几天内甚至更短时间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而变动的价格),需求起主要作用。(2)短期的“次正常价格”(即生产者来不及改变其固定资本比例时形成的价格),需求和供给起对等作用。(3)长期的“正常价格”(即生产者有足够时间改变其固定资本比例时形成的价格),供给起主要作用。上述每三种状况中,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但都是处于某种均衡状态。马歇尔认
为,在短期内,一般来说,效用对商品价值决定起主要的作用,而在长期内,生产成本对商品价值决定就起着主要的作用了。
2、《通论》的主要理论贡献及其影响是什么?
《通论》全书共6篇24章。第一篇“引论”,共3章,批评李嘉图及其以后的经典学派的经济学家的两个“前提”:即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物;当就业量不变时,工资的效用等于该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凯恩斯认为,这两个假定只适用于一种特例,不适用于通常情形。进而,本篇又分析了“有效需求原则”,即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相交时的数值,就业量就决定于这个相交点。第二篇“定义与观念”,共4章,主要阐述预期、所得、储蓄及投资的定义、使用者成本等问题。第三篇“消费倾向”,共3章,分析了消费倾向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的关系。第四篇“投资引诱”,共8章,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灵活偏好与利率、资本性质、利息与货币工资的特征。第五篇“货币工资与物价”,共3章,分析货币工资的变动、就业函数、物价等。第六篇“通论引起的几篇短论”,共3章,分析了商业循环,论述了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消费不足说。最后是结语,论述了《通论》可能引起的社会哲学。但是自从《通论》出版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论》一书的基本思想及其政策主张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凯恩斯主义因为在理论上缺乏微观基础,不能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保持一致,在实践上无法解释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即滞胀)的现象,在滞胀面前束手无策,因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为了挽救凯恩斯主义,80年代形成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力图提供微观基础,并重新表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通论》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如下:
凯恩斯所面临的是就业问题,解决此问题是他建立《通论》理论体系的目的。所以,
凯恩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他强调有效需求机制决定就业水平,认为资本主义大量失业的出现是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造成的:即消费倾向偏低,造成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偏低,造成投资不足;灵活偏好偏高,造成利息率上升,阻碍投资。所以,提高就业、减少失业的对策就是提高消费倾向和扩大投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扩大投资,因为它通过“乘数”作用可以引起多倍于投资量的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长。因此,凯恩斯主张扩大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通过财政和货币金融政策来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消费需求;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需求。如此,充分就业可望实现。
4、“凯恩斯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部名震一时的划时代著作把西方经济学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这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并把它与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上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
此后,凯恩斯的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也纷纷采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并将他的理论与建议作为制定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通过凯恩斯的追随者对其理论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凯恩斯经济理论已基本上被西方经济学界看成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同义词。所以,从《通论》出版到60年代中期也称为“凯恩斯时代”。
但是自从《通论》出版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论》一书的基本思想及其政策主张
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凯恩斯主义因为在理论上缺乏微观基础,不能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保持一致,在实践上无法解释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即滞胀)的现象,在滞胀面前束手无策,因而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为了挽救凯恩斯主义,80年代形成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力图提供微观基础,并重新表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